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河北省小五台山已知16目2 404种昆虫,对其种类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小五台山昆虫由6目137科2 115种完全变态类和10目66科289种不完全变态类组成;种级阶元组成以鳞翅目和鞘翅目为主,共占总种数的59.15%,而其他14目共占40.85%;科级组成以鞘翅目最多,鳞翅目和半翅目次之,其次为双翅目,分别占科级总数的23.65%,19.21%,19.21%和13.30%,共占75.37%.研究数据显示,小五台山昆虫的区系组成以古北界+东洋界共有成分为主,占总数的45.47%;古北界成分占总数的43.16%,东洋界成分占0.13%,古北界、东洋界以及两界共有成分占到已知总数的88.75%,而其他动物地理区的成分仅占11.25%,说明其与古北界、东洋界的联系紧密,而与其他动物界的关系疏远.物种复计数据表明,该区昆虫分布与东北区关系紧密(60.74%),与蒙新区、西南区和华中区有较大联系,而与华南区和西藏区的关系疏远;已知土著昆虫17种,占总种数的0.7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的调查统计,整理出该目昆虫38科180属302种.其中优势科为盲蝽科Miridae、叶蝉科Cicadellidae、蝽科Pentatomidae和蚜科Aphididae.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古北界成分有103种,占总数的34.11%;古北界+撒哈拉阿拉伯界共有成分65种,占总数的21.52%;古北界+中日界成分36种,占总数的11.92%;其他区系成分有98种,占总数的比例仅为32.45%.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单区型"东北昆虫区"为主,共计91种(30.13%),其次为双区型"东北昆虫区+华北昆虫区",共计41种(13.58%).表明保护区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北昆虫区特征,且与华北昆虫区联系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贵州省关岭县66种叶蝉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66种关岭叶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有10个区系型,其中以东洋界区系型为主体,种数为31种,所占比例46.97%;其次为东洋界—古北界区系型,种数为23种,占34.85%;按含特定地理区的跨区区系型复计种数和复计比例来看,纯东洋界区系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含古北界的跨区区系型.66种关岭叶蝉科昆虫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共计20种类型,其中以华中区特有种所占比例最高,计13种,占19.70%;其次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种类,计9种,占13.64%.分析结果表明66种关岭叶蝉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界为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中区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4.
2006—2013年,从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昆虫标本1 380号.共鉴定出花尺蛾141种及亚种,隶属56属.其中,保护区新记录种138个、甘肃新记录属2个(Gagitodes、Thera)和甘肃新记录种18个.保护区的花尺蛾分别占甘肃省分布总属的81.16%和总种数的79.66%.优势属有Photoscotosia、Laciniodes、Rheumaptera、Xanthorhoe.区系组成特点是:保护区分布有花尺蛾141种及亚种,东洋界种类占总种数的2.84%,古北界种类占总种数62.41%,两界兼有种占总种数的34.75%,即以古北界成分占绝对优势.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度地带(古北界的东南边缘区).因此,花尺蛾昆虫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金钟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进行调查采集,经鉴定共有89种,隶属于9亚科46属,其中新种1种,广西新纪录种4种。属、种组成分析表明,切叶蚁亚科和蚁亚科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构成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金钟山蚁科昆虫区系以东洋界种类和东洋界+古北界共有种类为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性质,并与古北界关系紧密;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与华中区关系最为紧密,与其他动物地理区的关系随着距离增加逐渐变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中国蚁形甲已知的种类,依据鉴定标本和相关文献,整理出中国蚁形甲6亚科22属126种,其中蚁形甲亚科种类最为丰富,达13属87种,中国特有61种.中国已知蚁形甲中以东洋种为优势,共计81种,占总数的64.3%,古北种37种,占总数的29.4%,跨古北界和东洋界和仅8种,占总数的6.3%.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西南区种类达31种,华南区为29种,华北区为12种,其他区较少.  相似文献   

7.
对内蒙古齿爪盲蝽亚科(Deraeocorinae)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内蒙古齿爪盲蝽亚科昆虫可分为古北界种类、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种类和古北、新北两界共有种类,其中以古北界种类占绝对优势,有13种,占总数的76.47%;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内蒙古齿爪盲蝽亚科昆虫主要归属于东北、华北、蒙新3个区,其中分布于华北区的种类最多,共有15种,占总数的88.24%;在内蒙古地带性植被带中,属于草原带的种类最多,有16种,占总数的94.12%.  相似文献   

8.
卷蛾科隶属于鳞翅目卷蛾总科,全世界已记载9000余种,许多种类是农林业重要害虫.2010-2013年连续四年对松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灯诱采集,共获得标本3700号,隶属于37属69种.区系分析表明:(1)松山保护区卷蛾科昆虫以古北界成分具明显优势,同时与东洋界有密切联系.(2)松山保护区卷蛾科昆虫区华北区种类具绝对优势,与华中区、蒙新区、东北区联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两栖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现存两栖类动物共有19种,隶属于2目7科9属。其中属于东洋界的有12种,占江苏两栖类总数的63.2%,是组成江苏两栖类的主体,但亦具有南北过渡地带的特点。江苏两栖动物的地理区划可分为淮北平原省、淮南平原省、长江下游平原丘陵省和宜溧低山丘陵省等4个动物地理省。种数和东洋界成分由北向南逐步增多,而古北界成分却逐步减少。过去文献中报道过的沼蛙、中国林蛙和大鲵,现在江苏已无分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结果表明 ,柞水县境内共分布兽类 5 3种 ,隶属 6目、2 0科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8种 .从兽类区系成分看 ,柞水县古北界种类有14种 ,占全县兽类总数的 2 6.42 % ;东洋界种类 2 6种 ,占全县兽类总数的 49.0 6% ;广布种等 13种 ,占全县兽类总数的 2 4.5 3 %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五台山地区有瓣蝇类进行区系分析和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采用昆虫分类学原理和方法,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生物地理学理论。结果:经研究发现五台山地区有瓣蝇类共7科67属106种,其中蝇科(Muscidae)23属37种,在属级水平和种级水平均占较大优势,分别占该地区已知属和种的34.33%和34.91%。从世界区系来看,该地区有瓣蝇类区系成分以古北界和古北界+东洋界成分为主,分别占五台山已知种数的21.70%和32.08%;从国内区系成分来看,七区广布种种数最多,占该地区已知种数的21.70%,其次是华北区+东北区和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分别占9.43%和8.49%。结论:结果表明山西省五台山地区有瓣蝇类具有物种多样性、地区兼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宁夏草原昆虫区系分析及生态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草原昆虫已知21目207科1374种,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金龟类(Scarabaeoidea)、蝗虫类(Othoptera)、蝶类(Rhopalocera)、夜蛾科(Noctuidae)和蝽科(Pentatomidae)5个类群,结合宁夏生态地理实际分析其区系组成特点,并对草原昆虫的一般地域分布和垂直分布进行基本分析,据此提出宁夏昆虫生态地理区划的初步意见,即3个区:六盘山森林草原昆虫区;黄土高原干草原昆虫区;荒漠半荒漠草原昆虫区。荒漠半荒漠草原昆虫区又分3个亚区:贺兰山、罗山草原昆虫亚区;河套绿洲草原昆虫亚区;荒漠半荒漠草原昆虫亚区。  相似文献   

13.
<正> 河南的鱼类过去曾有过一些报导,但缺乏系统的工作,50年代单元勋等根据前人的资料和当时所采到的标本,曾写出“河南鱼类调查与分布的初步研究”一文。为了查明河南的鱼类资源,于1973年~1980年历时数载,比较深入地进行野外调查和采集工作,共获标本2000余号,从所采到的标本分析,基本上反映了河南鱼类资源及其地理分布特点。全省现知有鱼类102种和亚种,分别隶属于7目15科62属,其有32种为本省新记录。(见表一)  相似文献   

14.
整理、鉴定分布于重庆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牛标本137号48种,隶属于天牛科5亚科32属,其中重庆市特有种2种,重庆市新记录种2种,并对其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洋区系成分30种,占62.50%;古北区系成分2种;占4.17%,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14种,占29.17%;全国广布种2种,占4.17%.四面山天牛以东洋区系成分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鉴定、整理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天牛标本794号,共鉴定出61种,隶属于鞘翅目天牛科的4亚科42属,其中重庆市新记录种4种,并对其区系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东洋区系成分37种,占60.66%;古北区系成分4种,占6.56%,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17种,占27.87%;全国广布种3种,占4.92%.缙云山天牛以东洋区系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近几年来对重庆市各区县的小唇泥蜂(Larrinae)种类资源的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共鉴定小唇泥蜂3族7属13种,属数约占中国小唇泥蜂昆虫总属数的46.67%,种数约占中国总种数的7.78%。重庆市现已知的小唇泥蜂中东洋区成分7种,跨东洋区与古北区共有成分3种,东洋、非洲区共有成分1种,东洋、古北及非洲区共有成分1种,东洋、古北及新北区共有成分1种;此外,已知种类跨中国华南与西南两区分布4种,跨华中、华南与西南3区分布4种,跨东北、华北与西南3区分布1种,跨华北、华中、华南与西南4区分布4种。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小唇泥蜂亚科属级阶元的调查结果与中国已知属的分布特点吻合,但由于重庆生态环境特点及采集深度等因素的影响,重庆已知的各属种类数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7.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考察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已定名的昆虫计有15目96科283属385种。其中,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双翅目的种类较丰富,约占总数的88.6%。昆虫区系结构以东洋种为主,占62.83%,东洋古北兼有种、古北种、广布种分别占26.46%、3.11%和3.89%。在东洋种中,中缅亚区种明显多于马菲亚区种。蝗虫类、蝽象类和蝴蝶类是猫儿山昆虫垂直分布的代表性类群。对猫儿山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昆虫分布特点和经济昆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世界塔叶蝉物种的多样性、区系成分和分布状况,并探究该类昆虫的起源与演化路径,依据世界塔叶蝉的地理分布数据,研究其区系组成特点,并运用Arc GIS 10.2软件进行栅格分析.结果表明:截至目前,全世界共记录塔叶蝉34属163种,以零叶蝉属为优势类群,全世界有零叶蝉44种,占世界塔叶蝉总数的26.99%.在世界动物区划中,塔叶蝉主要分布于东洋界(属级占44.12%,种级占50.31%)和非洲界(属级占38.24%,种级占36.21%),少数属种渗透分布至古北界和澳洲界,新北界和新热带界均为广布种.塔叶蝉的特有属、种极为丰富,特有属28个,占塔叶蝉总属数的82.35%,世界特有种148个,占塔叶蝉总种数的90.81%.塔叶蝉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中生代联合古陆解体之后,东洋界的中国南部和南亚诸岛是塔叶蝉的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分布在河南的蝗虫3总科、6科、17亚科、49属、87种(亚种),其中66种(亚种)为河南新记录。区系组成:古北种20种,占22.99%;东洋种27种,占31.03%;广布种28种,占32.18%:予陕地区分布种12种,占13.5%。对各区系种的分布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河北小五台山景观昆虫研究I.蝶类(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河北省小五台山景观昆虫鳞翅目蝶类8科75属117种,隶属于凤蝶科(3种),绢蝶科(3种),粉蝶科(13种),眼蝶科(20种),蛱蝶科(45种),灰蝶科(24种),弄蝶科(8种),喙蝶科(1种),其中14种为河北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