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70年代中后期,前苏联海军异军突起,其核潜艇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当时,美国在1957~1967年间制造的核潜艇面临退役,而且,美国由航空兵、反潜水面舰艇、反潜潜艇组成的反潜力量日益感到力不从心。面对这一局势,美国海军当局在财政紧缩的情况下仍然作出决定:在70年代建成一艘性能先进、威慑力巨大的新型潜艇——“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1976年4月,美国潜艇设计师们开始了这种新型战略核潜艇的建造工作。1979年4月,首艇“俄亥俄”号下水,并于1981年11月加入美国海军的战斗序列。按美国海军的计划,该型潜艇将以每2~3年1艘的速度快速建造20艘。 “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海军的第四代战略核潜艇。第三代“乔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瑞典海军大力研 制各种新型潜艇,先后推 出独具匠心的“西约特兰” 级、“哥特兰”级,并正在全力研制“2000”级潜艇,真可谓“好艇连台”。 “哥特兰”级潜艇和将于21世纪初加入海军序列的“2000”级潜艇无论与以往的潜艇相比,还是与其他发达国家潜艇相比,都有许多重大的甚至是划时代意义的突破。 别出心裁的动力装置 首先是潜艇的动力装置。传统的常规动力潜艇主要动力采用蓄电池组和柴油机,在水下以高速航行时,只能持续航行很短的时间;即使以低速航行,也才维持数十小时至少上百小时。瑞典研制的这两级潜艇,都属于常规动力潜艇,但其动力装置却别出心裁,即在柴电动力装置的基础上加装了一斯特林发动机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潜艇时间。  相似文献   

3.
潜艇最早出现于18世纪70年代,经过两个多世纪的研究与发展,其在海战中的作用终于被世界各国海军所承认,其中尤以德国最为重视.1906年,德国日耳曼尼亚造船厂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成为大西洋上最令人恐惧的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伊始,德国U型潜艇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名垂潜艇史册的"一艇沉三舰",是德国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4.
潜艇作为现代海战的利器,它的出现改变了海战的格局也改变了海军的构成和海军战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在不断改进原有潜艇的同时,也积极推陈出新,无论是常规潜艇、核潜艇,还是遥控的无人潜艇都成为集设计优化、装备精良、高费效比、隐身等高科技于一体、名副其实的海战利器。本文仅对当今世界各国正在研制和计划开发的无人潜艇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2000年8月21日,一个谁也不愿意听到的消息传向了全世界:救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的3名挪威潜水员于当天清晨7时45分成功地打开了“库尔斯克”号潜艇后部外舱,发现舱内早已进满了海水。这一消息无疑宣布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118名官兵无一幸免于难,给善良的盼望着能出现奇迹的全世界人民以当头一棒。 潜艇在海战过程中受损以及在日常航行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而造成潜艇遇难是不可避免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900年至1989年的90年间,国外潜艇就发生了495起非战斗海损事故,导致84艘潜艇沉没,其中核潜艇7艘。为此,各国海军在不断提高潜艇作战技术能力的同时,都十分重视潜艇救生技术,并使水下脱险成为每个潜艇艇员必须  相似文献   

6.
徐娜 《科学之友》2007,(13):28-29
美国<海军时报>披露,2007年3月13日晚-14日凌晨,一艘满载核武器的美国核攻击潜艇"圣胡安号"在著名的百慕大邻近水域神秘地中断了联络,美国紧急出动航母战斗群展开搜救,同时向国际潜艇救援机构求助.  相似文献   

7.
徐娜 《科学之友》2007,(7):28-29
美国《海军时报》披露,2007年3月13日晚-14日凌晨,一艘满载核武器的美国核攻击潜艇“圣胡安号”在著名的百慕大邻近水域神秘地中断了联络,美国紧急出动航母战斗群展开搜救,同时向国际潜艇救援机构求助。就在各方陷入绝望之际,该潜艇意外恢复与外界的联系,而且人艇安好。美国海军潜艇指挥部发表声明中指出这只是“虚惊一场”,但是外界称整个事件扑朔迷离。也因为事件发生在著名的“魔鬼三角”区,失踪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个为人熟知的神秘地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海军潜艇和潜艇部队的发展与壮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这是中国人民经过了40多年的艰苦努力才取得的成绩。这里重点介绍中国海军常规潜艇多年来走过的发展道路。 引进技术 1950年,中国政府批准了海军在近期内组建以鱼雷快艇部队、潜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为主,相  相似文献   

9.
人民海军猎潜艇的研制工作始于建国之初。1950年5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致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的函中提出,为了更快地巩固中国国防,加强中国海军建设,请苏联政府给予经济援助。函中具体请求苏联提供包括大型猪潜艇在内的几种型号的军舰的制造材料、发动机、辅助机器和武器等,在中国船厂制造。 1952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了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副司令员罗  相似文献   

10.
4月20日,第一艘英国核潜艇进入马岛周围的封锁水域,此时距阿军登岛日已快20天了。阿根廷海军可以采用反潜护航队的方式,这在二战中是盟军船队闯过潜艇封锁线的标准方法。阿根廷使用自己那两艘先进的42型导弹驱逐舰反潜护航,本可以突破封锁圈继续补给马岛。结果海军司令阿纳亚却采用了自相矛盾的战术:他既不用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里,未来的潜艇会是什么样子呢?本文仅谈谈常规动力潜艇的发展情况。 多姿多彩的AIP潜艇 AIP是“不依赖空气的动力系统”的简称。潜艇最可贵的就是它的隐蔽性。常规动力潜艇的各种噪音大大小于核潜艇——因为它在水下潜航时只用蓄电池电能,而核潜艇必须开启核反应堆处于工作状态。然而常规潜艇必须上浮水面开  相似文献   

12.
当今海上优势国美国是以航母为制海主战兵器,而许多国家则以潜艇作为远海主战兵器。历史上潜艇和航母都取得过骄人的战绩,总体上来讲是航母胜过潜艇。可时间过去了几十年,海军兵器技术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潜艇同航母究竟谁怕谁?潜艇首次发生作用是在一战期间,当时取得制海权的兵器是战列舰。战列舰是优势海军国阻止劣势海军国使用海洋,进而保证己方使用海洋的主力兵器。当时的潜艇主要还是一种破坏交通的兵器,是劣势海军国阻止海权国使用海洋的武器。在一战中,德国希望通过用潜艇打击英国运输船队,从而逐步截断英国的海上运输,企图让…  相似文献   

13.
关键词     
仿制坦克日前,供职于杭州市余杭区一家民营制造企业的郝金喜,花费资金40余万元,和工友一起利用5个多月的时间,仿制出一台重达10t的坦克。图为参观的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在观看坦克。仿真版二战潜艇英国兰开夏郡居民赛瑞尔·霍华斯今年79岁,在花费了数万英镑后,终于将一艘狭长的普通铁船改装成了一艘逼真的德国潜艇。这艘潜艇长约21.3m,从指挥塔到鱼雷发射管,完全仿照二战时击沉3000多艘盟军船只的德军潜艇而制,十分威风。  相似文献   

14.
从70年代末开始,全世界对前苏联海军研制的“台风”级核潜艇给予极大的关注。然而苏联人对其结构、性能一直秘而不宣,直到苏联解体,一些内情才稍有透露。  相似文献   

15.
周闻 《科学之友》2005,(5):29-31
维诺葛雷德博士是前苏联列宁科学院的资深科学家。在缄默几十年之后,他终于向外界披露了当年惊人的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一艘苏联探测船在古巴外海执行核弹搜寻任务,当时这艘载着科学家和军事家的苏联探测船,任务是在古巴外海寻找一艘于1962年遭美国击沉的苏联货轮,据说该船载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初,美国五角大楼制定了一个秘而不宣的“ATF”计划,ATF是“先进战术歼击机”的英文缩写。该计划要求未来的ATF能够对付前苏联空军的米格-29和苏-27所带来的空中威胁。 美国空军初步计划购买750架这种新型歼击机,而美国海军也打算将这种飞机稍作改装后,用来作为海军航空兵换代的歼击机,大约要购买500架。仅美国空军和海军  相似文献   

17.
自从潜艇一出现,人类就期望能研究出一种不依赖于空气的推进系统,使潜艇能够真正长期在水下遨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研究过一种不依赖于空气的动力,然而,当其头角初展时便因德国法西斯的战败而被停止了研究的步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潜艇的诞生再一次使常规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研制步伐减慢了。直到80年代之后,这一研究才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8.
驱逐舰诞生已经100多年了。1893年英国人建造了一艘鱼雷驱逐舰,从此,驱逐舰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驱逐舰是以水中武器、舰炮、导弹为主要武器,具备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军舰,是各国海军中突击能力较强的舰种。驱逐舰主要用来攻击潜艇、水面舰船以及用于舰队防空、侦察巡逻、布雷、攻击岸上目标等任务。它可以称得上是“海上的多面手”。驱逐舰的型  相似文献   

19.
1968年3月12日,苏联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因为一艘编号为K-129号的弹道导弹潜艇没有按照计划向指挥部进行汇报。10天过去了,进入战斗执勤区域的潜艇仍然没有一点消息,再也坐不住的苏联人开始派出大批舰艇进行搜索,但是这艘潜艇最终却被美国人找到了。  相似文献   

20.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潜艇声呐主要用于对水面舰艇、潜艇和其他水中设备进行搜索、识别、跟踪和水面通信等。声呐侦察也称水声侦察,是指使用被动式声呐进行的声学侦察。主要任务是:截收敌方各种主动式水声设备及原发性声场的声信号,并测定其技术参数及方位、距离,以掌握敌舰动态,或为进行水声干扰和舰艇使用武器提供可靠依据。核动力攻击潜艇装备的声呐种类繁多、性能优良,有的装备各种声呐达15部左右。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和常规动力攻击潜艇装备声呐5~10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