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现代体操技术的发展,竞技体操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安徽省各地市体校竞技体操教练员对运动员常规选材标准的内容选择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得出:安徽省各地市教练员在进行运动选材过程中的标准大不相同,在进行运动选材时的方式依旧是遵循陈旧的常规经验法来进行选材,经验法虽然在运动选材中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体操项目的快速发展,陈旧的经验法已不能全面有效的适用于运动选材标准,必须适当的参考科学的选材标准对于竞技体操的发展才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南京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现状进行研究,以南京11所高校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南京11所高校定向运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场地器材、学生学习定向运动情况等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目前南京高校在开展定向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索出了一系列适合南京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具体措施,为今后定向运动在高校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新疆各大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结合内地高校定向运动开展形式就新疆高校定向运动开展形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平原地区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重要性,同时从选材、校内训练、集中山区训练以及注意的事项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解决困扰平原地区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实践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使用文献资料法、远程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陈艳青雅典奥运比赛选材与教练员因素方面做出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举重选材的过程中不仅要强化运动员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和生理机能的选材,而且更加应该加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选材,教练员的执着、耐心与勤奋将有利于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和默契,促进运动训练良性循环的形成,提高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定向运动全面普及与开展,近年来逐步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闽江学院体育课中开设定向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闽江学院体育课中开设定向运动选项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漳州师院体育课中开设定向运动可行性做以研究.定向运动是集健身、趣味、竞技、知识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 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受高校学生喜爱和欢迎,在漳州师院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定向运动以选项课程形式建立起来具备完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吴强 《山西科技》2015,(1):98-99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其结果表明,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定向运动课程发展缓慢,体育任课教师对定向运动的参与度较高,学生对定向运动的认知度较低但兴趣较浓,指出要提高普通本科院校领导对开展定向运动的重视程度,提高体育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建立高校定向运动俱乐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参与过与未参与过定向运动的学生就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参与定向运动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没有参与过定向运动的学生,表明定向运动是一项十分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运动,应该予以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0.
丁来健 《科技信息》2010,(3):I0172-I0172,I0241
定向运动已在国内广泛开展,本文通过对定向运动有关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回顾、整理及分析,在对定向运动现状进行分析的同时,尤其关注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研究现状,指出定向运动在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在教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就营口市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向30位体育教师、30位家长、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经调查发现,目前营口市开展校园篮球运动仍存在以下问题:经费短缺、训练器材及设施不完善;部分体育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素质不高,缺乏与工作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有少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参加篮球训练会对文化课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将对今后营口市篮球运动水平的整体提高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营口市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涛 《科技信息》2010,(27):I0141-I0141,I0180
目的:通过对跳远的技术分析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使运动员能够快速获得正确的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的运动基本知识。通过对助跑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快速掌握确定助跑距离及助跑的形成;通过对踏跳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掌握起跳腿、起跳脚、踏跳板的配合及胯、膝、踝的伸展,充分施展踏跳时的爆发力,掌握踏跳时的起跳角度和水平速度;通过对腾空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掌握摆动腿、起跳腿、躯干和手臂的角度、部位、空中高度及其用力方法和运行轨迹;通过对落地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掌握最佳落地姿势从而提高落地动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电热产生的机理,认为,绝缘体材料中的电热是由于外电场作用使价电子能态升高,改变了构成材料的价电子空间位置,使得晶格势场分布发生了变化,价电子系统处于高能状态.价电子系统由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转变的过程,对应于导体由热学非平衡态向平衡态——热学最可几状态转变,此时以热的形式放出多余能量,即表现为电热.导体载流时,载流子在作宏观定向运动,当其靠近原子实时,由于在晶格势场中的能态降低,故以热的形式放出多余能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热效应.其实,电热与载流子宏观定向运动无关,例如,处于超导载流态的超导体内,虽然有载流子的宏观定向运动,但没有电热产生.电热产生是与价电子能态变化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员体能的主导因素及其训练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运动是一项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和对抗性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员体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比赛的结果,因此必须加强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训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体能的主导因素及其训练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能训练中,应针对性地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利于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进而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水平.  相似文献   

15.
表象训练法是近年来各国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用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它对于运动员掌握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表象训练对武术中的跳跃动作的训练有着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提高武术跳跃动作训练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有。  相似文献   

16.
就普通高校组建男子篮球队而言,各个学校以及教练员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根据美国职业篮球队的人材选拔测试项目设计了一套相对比较科学的选材方法,由单纯地依靠感觉选材到对相应项目进行量化处理,使每位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篮球技能都有一个相应的比较合理的参照数据,使教练员的取舍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7.
跳远运动支撑期间,下肢动作的准确性可使运动员最大程度避免受伤,且决定着运动员跳远成绩,因此需要对支撑期间下肢动作轨迹进行预测,以达到改善动作准确性的目的。传统方法预测动作轨迹时,一般采用光流估计法或变分方法;但这两种方法较为繁琐,且预测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一种新的跳远运动支撑期间下肢动作轨迹预测方法,将跳远运动简化成运动员骨架的运动,获取三维人体骨架模型,通过未标定的多幅跳远运动支撑期间下肢动作图像对摄像机内参数进行确定,完成摄像机的自标定。将跳远运动支撑期间下肢动作的左右膝关节、左踝关节点作为关键节点进行分析,求出首帧图像对应的三维运动骨架特征点的坐标;在此基础上,继续求出各后续帧中三维人体运动骨架特征点的坐标,从而实现跳远运动支撑期间下肢动作轨迹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轨迹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在800米运动项目中,为了实现训练和比赛的目标,科学地制定运动负荷量十分必要。负荷适宜且恢复措施及时,机体就会出现良好的适宜性变化;训练负荷太小,运动能力提高则不明显;训练负荷过大,会出现过度训练,免疫力低下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等方法来探讨高校800米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前后外周血中细胞的变化特征并根据变化特点科学的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19.
在800米运动项目中,为了实现训练和比赛的目标,科学地制定运动负荷量十分必要.负荷适宜且恢复措施及时,机体就会出现良好的适宜性变化;训练负荷太小,运动能力提高则不明显;训练负荷过大,会出现过度训练,免疫力低下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等方法来探讨高校800米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前后外周血中细胞的变化特征并根据变化特点科学的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20.
肌氧含量的光电无损检测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动脉血氧和肌氧饱和度的概念。从光与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出发,给出了无损光电监测组织中氧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推导了计算公式。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肌肉氧代谢能力进行了实时连续无损检测和评估,随着运动状态的改变,明显看到了肌氧含量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及训练后恢复期的氧消耗和恢复与运动强度明显相关。这对于进一步评定训练效果,掌握训练强度,判断疲劳以及运动员选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