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存在论证明自提出以来,就遭到过诸多批判。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这个证明的比较著名的批判主要来自托马斯.阿奎那和康德。托马斯.阿奎那把这个证明视作先天论证,认为从先天出发并不能证明这个证明,要想证明这个证明必须从后天出发。康德却视其为存在论证明,认为即使从后天出发,也不能为上帝存在提供证明。他把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上帝到底是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上,认为从后天出发的证明——宇宙论证明和自然神学证明,依然是"伪装的存在论证明",证明不了"上帝存在"这个命题。康德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击中了存在论证明的中枢神经,动摇了该证明。  相似文献   

2.
司法证明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司法证明过程的特殊性质,惟有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司法证明标准才有可能是恰当的。不考虑司法证明过程的特殊性质而直接借用它种证明的证明标准建构或充当司法证明的证明标准都值得商榷。运用逻辑语言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司法证明过程的特殊性质,讨论了其它司法证明标准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建构司法证明标准的一般框架。  相似文献   

3.
洪维争 《科技信息》2007,(13):208-208
证明标准是证据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证明标准可以分为优势证明标准、清楚而有说服力证明标准和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三种。本文从一个实际案例出发,详细的分析了税务行政诉讼中证明标准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行政处罚事实认定标准是行政处罚程序中的查明事实行为,是自向证明活动,具有客观真实的实体性倾向。行政处罚事实认定证明标准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证明行政处罚事实依据的证明程度,是行政机关的证明事实行为,是他向证明活动,具有法律真实的程序性倾向。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行政处罚事实认定标准相互影响,行政处罚事实认定证明标准具有多元性。  相似文献   

5.
在拓扑学定理的证明过程中,教材一般都是利用逆否命题的证明方法来加以证明,本文则是采用直接的证明方法对定理进行严格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理论界对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主体的范围界定过大,因此有必要将证明主体与诉讼主张、证明责任、新诉讼模式等联系起来,以重新界定证明主体。在界定证明主体概念的同时,文章对证明主体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刑事诉讼证明的主体应包括公诉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院等都不是诉讼证明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体系是指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其模式以及刑事诉讼的性质、诉讼证明、证据理论的共同作用下,结合立法司法实践所自有的体系化内容,也可以说是以证明标准模式与具体的证明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产物。也有学者认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体系是指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法律规定的体系。笔者同意前一种观点。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论探讨中,存在对到底选择哪一种证明标准的模式或多或少地予以回避,对模式支配下的具体证明标准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这反映出证明标准的体系化研究不够到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着力论证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体系化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拓扑学中两个基本定理的一种新的证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拓扑学定理的证明过程中,教材一般都是利用逆否命题的证明方法来加以证明,本文则是采用直接的证明方法埘定理进行严格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证明责任分配是证明责任之分配主体根据特定的实质性标准将待证事实的证明责任在承担主体之间予以分配的活动,证明责任分配的主体、客体和标准构成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要素,而分析证明责任分配之构成要素,有利于揭示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0.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倒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中一般由控方承担证明责任,但是在某些物定情况下,控方只需证明初步事实的存在,其他与被指控犯罪相关的事实的证明责任则转由被告方承担,如果被告方不能证明相关事实,则要承担对其不利的推定,这就是证明责任的倒置,但并非所有被告人担证明责任的情形都属“证明责任倒置”,在一般情况下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实际上是“证明责任正置”。证明责任倒置在形式上是“有罪推定”,但它对某些刑事案例件实体真实的发现极具必要性,也符合正当的法律价值取向。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必须确立证明责任的倒置规则,但其适应范围须作出严格界定。  相似文献   

11.
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和灵魂。传统的三大诉讼同一的“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与当今学术界积极倡导的“高度盖然性”民事诉讼最低证明标准,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及本质上的统一性。民事诉讼应有自己的证明标准,其证明标准内部应有层次之分。在“自由证明”与“法定证明”相结合的模式下,合理地对“盖然性”进行程度量化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一、定理机器证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所谓定理的机器证明 ,是指使用计算机证明定理的成立 ,即把人证明定理的过程 ,通过一套符号体系加以形式化 ,变成一系列在计算机上自动实现的符号计算过程。其实质是把具有智能特点的推理演绎过程机械化。定理的机器证明是涉及人类智能问题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从传统的手工证明到定理的机器证明 ,是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重大突破。机器证明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公理化代数化坐标化机械化。近代的机器证明思想由莱布尼兹首先提出 ,并直接导源于他的定理证明机械化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一、定理机器证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所谓定理的机器证明 ,是指使用计算机证明定理的成立 ,即把人证明定理的过程 ,通过一套符号体系加以形式化 ,变成一系列在计算机上自动实现的符号计算过程。其实质是把具有智能特点的推理演绎过程机械化。定理的机器证明是涉及人类智能问题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从传统的手工证明到定理的机器证明 ,是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重大突破。机器证明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公理化代数化坐标化机械化。近代的机器证明思想由莱布尼兹首先提出 ,并直接导源于他的定理证明机械化设想。到19世纪末 ,希尔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证明这样两点:一是在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的发生时间成立于审判阶段,检察机关是证明责任的唯一承担者;二是非法所得罪的证明责任由公诉人与被告人的双向证明责任关系构成,公诉人与被告人均负有各自的证明义务。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实数连续性定理的等价性的证明,大都采用循环证明的方法。本文给出以区间套定理证明其它定理的一种等价性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组件属性证明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组件属性的证明方案,以解决多个组件以一定的结构构成的安全属性的证明问题,满足不同类型属性的证明需求。以CL签名为基础进行多个组件与属性的签名,使组件-属性的映射具有多对一的关系,并对各组件的组成结构进行了简要分析。多组件属性的证明方案具有组件验证效率高,协议配置灵活,可兼容单组件的属性证明等特点,证明平台的隐私可以得到保证。多组件属性证明方案适用于具有特定组件结构的属性证明。  相似文献   

17.
四、基本定理的证明为了需要,先证明下面有关对数函数的三个分析性质。性质11 若y_j≥0(j=1,2,…,n),则有证明所有性质证明利用中值定理,可得:性质13证明因此有取,应有性质12,可得:因为故有下面开始证明基本定理。  相似文献   

18.
囿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持及审判经验,我国法院在审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案件时,思路存在问题。为此,有必要总结司法实践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认定中的焦点问题,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权利边界、侵权判断标准及正当使用方式进行分析。为正确认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否构成侵权,应厘清证明商标与普通商标的区别,重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认定的思路;厘清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的关系,反思将地理标志纳入证明商标保护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零知识证明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运算的新的零知识证明算法,分析表明,该算法同其他零知识证明算法相比原理简单、运算速度快、欺骗的可能性小,只需要一次证明,就可以满足其他零知识证明需要多次证明才能保证的安全性要求,该算法尤其适合中文、日文等非字母文字信息的零知识证明,同时对各种信息的零知识证明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自动定理证明中,我们发现一个卓有成效的证明方法-多余文字参数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简单便捷地证明许多难以证明的各种推理策略中的完备性问题。本文列举了如何应用这一方法来证明自动定理证明中归结原理的完备性,语义归结完备性,线性归结的完备性以及输入归结和单位归结的等价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