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产减值会计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减值政策赋予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的权利,目的在于使企  相似文献   

2.
本就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问题从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对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惯例和证监委对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监管要求进行探讨与叙述,分析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利润、税负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对投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任素芳 《科技信息》2009,(29):I0687-I068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资产减值会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成为当前各国会计制度规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新准则中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产减值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资产减值的实务会计处理中还应注意资产减值计量及记录中的问题.各企业的相关职员要本着谨慎认真的态度,对本企业的有关资产减值工作负责,这样才能使企业如实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夯实企业资产价值,避免利润虚增.如下问题: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5.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减值准备在为企业提高资产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易产生随企业管理当局的意图而变动的问题,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或违法行为留下可操作的空间。着重论述了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许秋梅  马春颖 《科技信息》2011,(1):I0398-I0399,I0417
为了使企业能够准确理解和正确执行新资产减值准则,紧扣新准则相关内容的变化,结合实际案例,分别就企业不同资产发生减值时如何利用严谨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规范的账务处理程序,确认、记录、计量资产减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介绍了资产及其资产减值的概念,资产减值的原因以及资产减值确认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沈晓凤 《科技信息》2012,(34):93-93
资产减值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论述了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模式,资产减值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形成的原因,资产减值会影响企业的商誉和使用寿命,本文阐述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盈余的表现形式及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新旧资产减值政策为背景,对比研究在不同政策背景下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动机,特别是新准则的实施是否如预期有效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操纵.检验表明,新准则下企业依然可以利用资产减值实现扭亏、配股等目标,这表明,在禁止部分资产减值转回的情况下,企业可能存在别的隐蔽渠道.盈余管理与市场反应的回归结果表明市场并没有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区别对待,或者说,市场并没有看穿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实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除存货等)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针对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单向计提的规定,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向及计提幅度两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信号显示作用,发现资产减值的计提方向存在信号显示作用,资产减值计提幅度在发生资产减值时也存在信号显示功能。这表明资产减值准备传递了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王岚 《科技信息》2008,(5):255-25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企业应于会计期限期末对有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认是否计提减值勤准备。而减值测试的关键在于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并就如何杜绝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造假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研究,找出相应的对策,完善我国资产减植会计规范  相似文献   

14.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不仅规范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式,还给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现状带来了其他影响。本文分析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和推动作用,并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则、规范盈余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棋萍 《科技资讯》2006,(26):133-133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正日益受到人们质疑;同时,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企业具有规避风险的内在动力。这两方面因素催生了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广泛运用。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对我国传统会计观念造成很大冲击,它将引发许多新的会计问题。正确认识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理论基础以及规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其圆 《科技资讯》2009,(23):154-15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等相关会计准则,在新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并出台了应用指南,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重点讨论了确认的标准及计量属性的种类和计量标准的选择,并介绍了.资产减值会计记录的方法和报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朱丽芳 《甘肃科技》2014,(2):83-84,23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重新规定了减值损失可作转回处理。这一变动,必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利润等产生影响。就此指出了我国会计实践工作中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汪淑萍 《海峡科学》2009,(10):74-75,80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在资产持有期间,由于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资产的价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新的资产负债日,如果资产的价值比原来记录的账面价值低,说明资产发生可减值,这就是资产减值的本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还存在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难以确定及可变现净值、  相似文献   

19.
崔青春 《科技资讯》2006,(12):249-249
对于资产减值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认为资产减值就是资产账面金额超过可收回金额部分的差额。我国的统一会计制度则是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就是说资产减值是存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但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计量的内容当中作出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实践中合理利用并不断完善资产减值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分析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在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了更直观和准确地说明问题,收集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几年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数据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的经济后果,尤其是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