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疫苗是用特定的蛋白碎片启动免疫系统,这意味着可以制成用于非病毒疾病的疫苗,而常规疫苗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分子疫苗比较容易生产,因为科学家可以利用合成化学来制造蛋白碎片,这是一种比去活病毒更简单的方法。 这种新型疫苗意图加强人体两种主要寻找并消灭病毒的抗病方法之一。若一个细胞已受到病毒感染或已经癌变,当来自  相似文献   

2.
叶凌 《杭州科技》2003,(3):26-27
一、全球抗非典专利之争风起云涌今春以来,全球“非典”疫情突发,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各国纷纷加强对这一疾病以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围绕科研成果的专利权之争也随之展开,并日趋白热化。加拿大迈克尔·史密斯基因科学中心率先在4月中旬测定出非典病毒的基因序列后,已向美国专利部门申请对这一基因序列享有专利权,从而使我国科学家失去了该项的发明权。美国卫生部下属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一批美国的生物制药公司等也对自己获得的非典研究成果,如非典诊断试剂等申请了专利。欧盟也专门召开会议,增拨大量资金,集中各国科研力量研制非典疫苗…  相似文献   

3.
要闻摘编     
《甘肃科技》2003,19(5)
1.非典诊断安全样品技术问世人类战胜非典有了一件锐利武器——日前 ,一种用人工方法获取非典 (SARS)病原体样品的技术在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问世 ,克服了非典诊断治疗研究中获取该病病原体样品难的瓶颈 ,大大提高了非典诊断治疗研究的速度。这种技术利用最新的现代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方法 ,在无需接触病毒活体的情况下 ,体外获取所需要的可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核酸和蛋白片段 ,安全、简单、快速地获得靶基因的片段和靶蛋白样品 ,并可根据病毒体变异株的不同 ,提供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片段 ,从而大大加速了非典诊断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改变流感病毒使其能够感染果蝇细胞,得以能够利用强大的基因组范围的RNA干涉(RNAi)筛选方法来识别该病原体成功感染所需的大量宿主基因。他们发现了几个宿主蛋白,在人体细胞中,这些蛋白在H5N1和HIN1流感A病毒的复制中有关键作用,但是在其他病毒的复制中没有。同样的策略也应该适用于其他病毒,只要病毒的复制周期至少有一部分能在果蝇细胞中得到支持就行。这是人们在寻找新的抗流感病毒方面取得的一项新进展,为人类对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H5N1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病毒H5N1是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发展植物源口服疫苗是疫苗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的HA基因转化烟草.共获得38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Western-d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表达,具有免疫原性,获得了能够表达HA基因的植物口服疫苗候选植株.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病毒H5N1是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发展植物源口服疫苗是疫苗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的HA基因转化烟草.共获得38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Western-d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表达,具有免疫原性,获得了能够表达HA基因的植物口服疫苗候选植株.  相似文献   

7.
在干酪乳杆菌中表达减蛋综合征病毒纤维蛋白KnobS,并分析其抗原性。分别将编码减蛋综合征病毒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纤维蛋白KnobS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插入干酪乳酸杆菌分泌表达载体pMG36e-UP/L中,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G36e-UP/LTB-KnobS,获得表达融合蛋白KnobS-LTB的重组乳酸菌干酪乳杆菌表达系统;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有大小约41kD的蛋白表达,具有与天然病毒蛋白一样的抗原特异性。在干酪乳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含减蛋综合征病毒抗原的融合蛋白KnobS-LTB,且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为减蛋综合征病毒重组乳酸菌活菌口服疫苗的研制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非复制性病毒(家禽痘、野鸟痘、痘苗和人类腺病毒)载体重组活疫苗、腺病毒载体重组口服活疫苗和杆状病毒载体重组亚单位疫苗三方面,评述了以病毒为表达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近年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病毒H5HA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编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基因(H5HA)的cDNA片段与CaMV35S启动子融合,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斑点杂交方法对重组H5HA基因在马铃薯植株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12株转基因植株中,11株为阳性.Western斑点杂交检测表明H5HA重组蛋白已在马铃薯体内表达.这一结果将为利用马铃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禽流感口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西科学》2007,14(3):269-269
科学家修改了H5N1病毒的一个蛋白,从而使其用于发现哪些突变可能让这种病毒进行人际传播,并创造出能用来制作预先防范性疫苗的毒株。H5N1病毒引发了禽流感,它也能偶然传给人类。目前还没有报道H5N1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病例。科学家相信,如果这种病毒要在人际传播,它表面的一种名为血凝素的刺状蛋白必须发生变异。血凝素蛋白的一个称之为受体结合区(RBD)的部分与宿主细胞的特定部分结合在一起之后,这种病毒才能再进入宿主细胞。科学家让H5N1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区发生特定变化,然后测试结构发生变化的受体结合区识别禽类和人体细胞…  相似文献   

11.
《广西科学》2005,12(1):72-72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是通过变形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的,该发现有望帮助科学家提前开发出治疗艾滋病的新药和疫苗。  相似文献   

12.
赵玉敏 《甘肃科技》2004,20(1):96-97
非典是由于SAPS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因而可针对其基因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诊治,还可利用重组DNA技术和转基因动植物技术来改造SAPS病原体或有关收蛋白成分,研究出各种基因工程疫苗。  相似文献   

13.
癌症作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全球被广泛研究.病毒样颗粒是由多个病毒的一种或几种结构蛋白组装而成的颗粒,不含病毒核酸,不能进行自主复制,具有与病毒类似的整体结构.通过化学和基因工程的方法对病毒样颗粒中所含的蛋白进行功能化修饰,可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众多应用前景的体系.病毒样颗粒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免疫激活剂,同时兼具纳米颗粒尺寸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中药物递送载体和疫苗的设计.本文对病毒样颗粒在上述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病毒样颗粒在肿瘤治疗及相关的药物研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杆状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的p95基因编码的P95蛋白是病毒核衣壳的组成部分,也是虫体经口感染相关因子PIF(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复合体的组成部分.前期研究表明,完整的P95蛋白对病毒的复制是非必需的,其中一段450bp的序列可以部分弥补p95基因的作用.本研究将p95基因一段339bp的片段(Core339,AcMNPV基因组位置:69 576~69 914bp)以正反两个方向分别插入到p95基因敲除的AcMNPV基因组中多角体位点的polyA之后,构建了两株重组病毒vP95K/EGFP/339+和vP95K/EGFP/339-.该两株病毒能在Sf9细胞中正常复制,复制水平与p95基因正常的AcEGFP相当,但复制速度较慢.重组病毒感染细胞的Western blot分析未检测到P95蛋白的表达.这一结果表明P95蛋白的缺失对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没有显著影响,但核心片段Core339对于病毒复制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5月1日,郑州大学对外宣布最新研究成果:“非典”可能是一种早已独立存在而未被人类认识的病毒。这一结论与美国权威杂志《科学》同日公布的美国和加拿大两个研究小组的结论完全一致。5月2日,新华社向全球发布了这一消息。于是,举世轰动:我们的科学家与美、加科学“非典”家同时攻占了“非典”研究的最前沿。 早在今年2月份,董子明教授和课题组另一成员、郑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薛乐勋教授就认为,广东等地流行的“非典”恐怕不会像医学界普遍认为的那样简单,如此大规模的传染肯定伴随有其他病毒。4月16日,世界…  相似文献   

16.
自世界卫生组织7月初宣布“非典”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停止传播以来,“非典”的阴影立即被人们抛到脑后。然而,8月份,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一个老年疗养院中,突然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呼吸道疾病,近150名患者感染,6人死亡。  由于引起该疾病的病毒同导致“非典”的冠状病毒极为相似,一些医疗专家认为温哥华可能遭到了“非典”变种病毒的袭击。随后,加拿大的科学家分别对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基因片段进行分析。在8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加拿大专家确认该病毒不是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因为该种病毒的大部分基因组排列与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的基…  相似文献   

17.
1 国际生物技术研究进展1.1 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1 1 1 国际社会通力合作 ,确认非典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中、德、加、法、美、日、荷、英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13个实验室经过通力合作 ,终于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SARS病毒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它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 ,以前从未在人体上发现过。1 1 2 六国科学家提前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美国联邦国家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于 2 0 0 3年4月 14日中午隆重宣布 ,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 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03,(6):29
<正> 非典型肺炎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道科学难题。在人类和病毒之间,正在上演一场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之战。在非典疑凶的确认上,2月18日,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衣原体颗粒,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非典的帮凶;3月23日,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几乎同时报告,一种冠状病毒才是真正的元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发现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不能成功感染同属甜菜夜蛾(S. exigua,Se)昆虫,为深入研究SpltNPV在离体Se301细胞中的感染进程以及病毒感染失败的原因,对感染后Se301细胞进行DNA复制、病毒基因转录以及病毒蛋白表达等检测。结果显示被感染的Se301细胞中病毒完成了DNA的复制和病毒早、晚期基因转录,但检测不到极晚期基因多角体基因(polyhedrin)的表达,病毒的蛋白表达受阻从而影响了病毒完成复制周期。 研究发现病毒蛋白表达受阻是SpltNPV在Se301细胞中无法形成子代病毒,完成整个病毒复制的主要原因,这为深入研究其感染失败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Tn5转座子介导的AcMNPV随机插入突变体库中,分离到一株复制正常的突变体AcApra41.突变定位发现Tn5转座子插入了病毒p95基因中.为了排除AcApra41中还有其他突变,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了p95基因定点插入突变的重组病毒AcGFP-P95in.PCR确认p95基因中插入了Tn5转座子;Western blot也证实AcApra41和AcGFP-P95in感染的细胞中,P95蛋白的分子量都因为插入突变而变小,由野生型的95 ku变为 55 ku.病毒复制动态曲线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带有该插入突变的病毒能够在Sf9细胞中正常复制,并表达极晚期基因.这一结果表明完整的P95蛋白对病毒复制是非必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