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英国科学家小组克隆出多利羊之后,世界上对克隆人的喧闹也达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出来宣布禁止克隆人的国家有好几个,就在严禁克隆人的美国,又有科学家公开宣布克隆人的计划。 我主张克隆技术用来为人类服务,基本上反对用克隆技术克隆人。因为克隆人一旦出现,就带来了大量的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使我们这个社会一下子变得“可怕”起来,不知该如何对待克隆人。 那些对“梦之队”有着特殊感情的大财主,提出用克隆技术克隆出一支新的“梦之队”,并认为这样的“梦之队”会赚大钱。是赞成,还是反对? 有钱的企业家,因为没有子女,…  相似文献   

2.
克隆动物成功的事实似乎说明,克隆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用于克隆人了,以致一位研究体外受精的专家和一位生殖生理学家宣布:他们计划在一年内克隆婴儿。我们决不赞同复制人,固然有许多社会和伦理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沙漠地区的一家从事动物克隆实验的神秘生物实验室突然向外界宣布,他们将在2001年1月正式开始从事人类克隆实验,并希望能在2月份完成首例人类克隆胚胎的受孕过程。这样一来,第一个克隆人将在今年出世。消息传出,美国舆论一片哗然,而那些对克隆人类一直心存疑虑的科学家们更是不寒而栗。 去年9月,一对美国夫妇年仅10个月的女婴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在接受手术时不幸夭折。这对夫妇爱女心切,找到了位于内华达州的这家“基因复制公司”实验室,表示愿意出资50万美元,通过克隆技术使其爱女“重生”。…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06,(8):22-24
10年前的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头“无性繁殖”的绵羊——“多利”在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培育成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只用动物的体细胞复制出来的哺乳动物。几个月后,英国《自然》杂志刊文,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重大科学成就。旋即,“多利”羊、“克隆”等名词风靡世界,一批批克隆动物此后相继问世。“多利”羊对经典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冲击是根本而深远的,以至于10年后的今天,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学家依然在思考“多利”羊留下的遗产,由“多利”羊引出的一系列课题依然在考验当代生命科学家的智慧。为了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问世10周年,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梳理一下未来克隆技术领域若干有待攻克的突破口,《文汇报》记者江世亮回访了9年多前参加该报召开的探讨“多利”羊问世科学意义的两位知名学者——中科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施履吉先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遗传学家曾溢滔先生。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英国科学家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将一只成年绵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名为“多莉”的绵羊,轰动了整个世界。动物可以克隆,植物能  相似文献   

6.
克隆技术隐含多种潜在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克隆技术不断完善 ,继多种动物克隆试验后不久 ,人类也有可能被克隆问世 ;不过科学家对冒风险克隆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伦理     
克隆技术问世之后 ,人们就担心克隆人诞生 ;胚胎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 ,又引来一阵议论。最近我国科学家在人兔细胞方面取得一项成果 ,即使用人类皮肤细胞核移植到家兔卵细胞中 ,成功地使男童皮肤细胞克隆出人类胚胎 1 0 0多枚 ,其中部分发育到“桑葚胚”阶段。消息一经传开 ,引来不同反响 ;在这里我不准备评论人兔细胞克隆人类胚胎的结果 ,而只想谈谈由此引起的科学与伦理问题。事实上 ,科学史上的许多成果 ,都曾有过类似的大讨论 ,特别是涉及到的人类生命问题。人们都不会忘记 ,当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时 ,体外受精同样遭到非议。在试管…  相似文献   

8.
英国公布"多莉"克隆成功不到10个月,美国"科学狂人"查德·席德就宣称要克隆自己,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并遭到反对、谴责与禁止。尽管如此,一些科技界人士仍认为,如果能够克服技术与安全问题,在20年内必将有人尝试克隆人。这不,近来又有人秘密地进行克隆人实验,并扬言——地球上第一个克隆人将在年底诞生。  相似文献   

9.
2002年12月27日,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正式宣布,世界第一个克隆女婴“夏娃”已经于当天诞生,女婴体重7磅。克隆的细胞来自一位31岁的美国妇女。 12月29日,布瓦瑟利耶又宣布克隆婴儿将同其“父母”于30日一道乘飞机返回美国家里,在适当时候接受DNA身份的检测,以便证明确实属于克隆技术的结晶。据布瓦利瑟耶说,另外4名克隆婴儿将在今后的几周内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10.
当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成功地用体细胞克隆出“多利”羊之后,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卷入这场克隆热的,不仅有科学家,政治家,而且还包括普通老百姓。大家为什么热衷于“多利”羊呢?它带给我们什么?其实克隆动物的成功,在此之前早已有之。从两栖类动物,到鱼类,直至哺乳动物,生物学家都成功地克隆过。当初仅仅作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发表,这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唯独这克隆羊非同一般,这是因为,它是用体细胞的遗传物质,说得具体些是用一头6岁的母绵羊的乳腺表皮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受精但去核的受精卵…  相似文献   

11.
克隆技术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各项成果相继涌现。除了克隆绵羊获得成功之外,1997年8月,美国科学家宣布,用体细胞克隆牛也已获得成功。随后日本和德国的科学家也陆续宣告,用类似的移植术,得到了克隆牛,从而证实了哺乳动物体细胞移植的真实性。2000年1月14日,美国《科学》杂志又报道了克隆猴子获得成功的消息,于是把克隆对象进一步扩大到了高级灵长类动物,很清楚,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时和克隆人体仅只是一步之遥了。  相似文献   

12.
2000年8月16日,英国政府宣布将允许以治疗研究为目的的人体胚胎克隆实验。消息传来,国际医学界立刻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英国《独立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幅胚胎照片,称这个只有6天生命的胚胎预示21世纪国际医学界的未来。根据英国科学家的乐观预测,该项技术将再造人的神经组织、心脏肌肉、骨骼组织、皮肤组织、血液细胞、骨节组织、肝脏组织、眼组织等,用于有效地治愈许多困扰人类的疾病。形象地说,人体胚胎克隆技术将像修理汽车那样,用科学家克隆的人体部件“修复”、“修理”和“再造”人体上有病和受伤的器…  相似文献   

13.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6,(11):36-36
已与他人合著新书《多莉之后:人类克隆的用途和滥用》的伊恩·维尔穆特,现正在将这项技术应用于研究人类的疾病。问:创造多莉绵羊后,你认为今后10年内克隆技术会把我们引向何处?答:从技术观点看,克隆技术曾令人失望。效率并无戏异性的改变,而且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今后10年,我  相似文献   

14.
“克隆”技术的社会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在下一个时代里,生物学的科学研究及其应用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这是一个建立在综观科学历程基础上的对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的合理推测。在即将跨进新千年之际,这个预测似乎已经悄悄地在向现实靠近。今年的2月27日,英国的《自然》杂志报道了首例无性繁殖的克隆绵羊“多利”由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维尔穆特博士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培植成功。一时在世界各地激起了激烈的反响,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界,而且扩展到了社会各界。克隆绵羊对社会的冲击不只是由于这项技术本…  相似文献   

15.
据2007年11月的媒体报道:美国俄勒冈州的科学家成功克隆出猴子胚胎,并从中提取了干细胞.这似乎意味着,我们朝着克隆人类胚胎又迈进了一步.或许某一天,克隆人也将成为事实.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在太平洋东岸.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无性繁殖绵羊成功的消息轰动了世界,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成熟细胞的核移植克隆出哺乳动物。这一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一经传媒报道,立即引起了全球公众的极大关注。克隆技术既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也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对这一重大科技热点及时作出反应,3月12日,本刊编辑部与文汇报科技部等联合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克隆羊的问世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的专家讨论会。现将讨论会上专家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施履吉(中科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讲,一个科学新发现一出来,首先面临…  相似文献   

17.
江黎 《世界科学》2009,(2):40-41
不久前,日本的科学家们在克隆技术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使用来自-20℃冰箱里保存了16年之久的冷冻小鼠尸体上的细胞成功克隆出一只健康的小鼠。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使用了与克隆羊“多莉”同样的技术,但却增加了一项使克隆过程更加有效的重复克隆步骤。科学家们相信,这项研究预示着,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克隆技术使埋藏在永久冻土带中的动物“复活”,例如冷冻的猛犸象尸体。  相似文献   

18.
克隆大事记     
《大自然探索》2003,(5):21-21
1995年7月,苏格兰科学家运用早期胚胎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了两头绵羊,这被看作是多莉诞生的前奏。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从一只6岁母羊的乳房上取下的组织克隆了绵羊“多莉”。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家让人体皮肤细胞大大变年轻。证据表明少吃和锻炼有助长寿。2022年4月,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短短13天的时间里,成功让一名53岁女士的皮肤细胞年轻了30岁!科学家认为,这让我们看到了“返老还童”的希望。逆转衰老早期研究细胞命运可逆转要逆转衰老,就要逆转细胞的生命周期,让细胞从“老年”回到“幼年”。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格登就通过“克隆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成功复制出了一只蛙,这是科学家首次证明成熟的细胞核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逆转为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克隆是一种复制遗传学上特征相同动物的新方法,它不仅较现行方法耗资低廉和简便易行,而且效率和效果更好。 人工克隆技术能够使克隆技术加速进入农业及养殖业,目的在于复制最优良产奶和产肉动物品种。南非自然资源保护学家不久将利用该技术克隆濒危物种。这项技术是由丹麦农业科学研究所加伯尔·瓦耶特(Gabor Vajta)和澳大利亚创新奶产品合作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伊恩·刘易斯(Ian Lewis)联合开发的。 美国威斯康星州克隆牛公司Infigen前总裁迈克尔·毕晓普(Michael Bishop)说:“这是朝克隆全过程自动化迈进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