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启武 《科学通报》1986,31(6):480-480
根据营养动力学理论,种群增殖主要依赖于系统中可供利用的营养物数量。遵循这一方向,作者提出了一个单种群的新数学模型。它在两种特例情况下可以简化为生态学上的两个经典模型(Malthus和Logistic方程),而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解释比经典模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漫说蝴蝶     
蝴蝶是色彩艳丽的鳞翅目昆虫,按照其色彩和翅膀花样等特色而分为若干科,全世界已知近20000种。粉蝶科的蝴蝶较小,多为白色或黄色,往往有黑色翅脉或翅缘。蛱蝶科的蝴蝶体型适中,后翅退化,翅缘有角状或波状凹陷。凤蝶科的蝴蝶较大,也比较更美丽,后翅有两条尾状突起。“木蠹生虫,羽化为蝶。”(干宝《搜神记》)先民们惊讶于蝴蝶形态的奇异变化,认为它具有神异的力量,进而将它视作图腾,并制成器物以祛邪祟。如6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制作了大量的“蝶形器”作为装饰品。我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也已经出现了“”字(古“蝶”字)。…  相似文献   

3.
张璐  蒋跃绒  薛梅  吴彩凤  王景尚  殷惠军 《科学通报》2009,54(15):2228-2232
利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观察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稳定性及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 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 每组10只. 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 其余两组高脂饲料喂养, 2周后行球囊导管血管损伤术,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继续高脂喂养, 辛伐他汀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2.5 mg•kg-1•d-1, 连续给药6周后, 各组采血测血脂; 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 -9(MMP-3,-9); 取腹主动脉HE染色光镜观察斑块组织大体病理形态学指标, 利用图像软件定量测量斑块面积(PA)、血管横截面积(CVA)及校正斑块面积(PA/CVA);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斑块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第8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 MMP-3及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的蛋白表达. 结果表明,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辛伐他汀组腹主动脉VEGF, FⅧRAg, MMP-3, CD40L及血清hsCRP, MMP-3, MMP-9表达显著减少(P<0.01, P<0.05); 同时辛伐他汀组校正斑块面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1); 辛伐他汀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 推测辛伐他汀有一定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 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是其又一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选定纵向岭谷区大保(大理-保山)和思小(思茅-小勐养)两段高速公路,采用对比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速公路干扰下沿线群落主要组分及其水平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建设干扰下沿线乔木和灌木优势和亚优势物种的数量有所减少,草本优势和亚优势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并出现了入侵物种;(2)高速公路建设干扰下沿线群落中各优势和亚优势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将发生由均匀型或者随机型向集群型的转化,其聚集程度加剧,扩散能力增强;(3)高速公路沿线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种群的平均盖度和高度等指标均高于远离公路处,其频度在公路沿线200m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4)大保高速公路对沿线群落构成及种群分布的影响强度高于思小公路,两条公路在山腰路段的影响强度高于山顶路段.  相似文献   

5.
佘志群 《科学通报》1957,2(1):24-24
中国金屬学会第一届全国会員代表大会于11月26日到12月1日在北京召开。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会章,选举出以周仁、刘彬、張文奇、王之璽、李薰、李文采、顏鳴皋等56人組成的中国金屬学会理事会。并且提出今后应以(1)强化造矿及冶煉的生产过程,(2)資源的合理綜合利用,(3)扩大产品的新品种,(4)改进并提高产品質量等四項問題作为学术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童村 《科学通报》1957,2(17):536-536
抗生素飼喂家禽、家畜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用抗生素飼养魚类方面尚少有所聞。我們选用了微溶于水的二(艹卡)二胺青霉素(Dibenzylethylene diaminedipenicillin)或普魯卡因青霉素与紅魚虫干相結合,用来飼喂草种青灰色金魚及龙种金魚,已获得显著效  相似文献   

7.
图中照片“正常组,系正常家兔主动脉(胸段)用苏丹染料染色.所见系动脉内壁,微小红点系自发动脉粥样硬化,对应于8~9页中所说的在最初阶段为正值.“未治疗组”系大量服用胆固醇及静脉注射表面活性剂损伤血管后形成了许多斑块,组织中纤维化(黄色)也严重.因硬化而扭曲.“治疗组,系在服用与上组相同、注射同样多的表面活性剂损伤血管之后,用711树脂降低血清脂质,并且使用影响蛋白质代谢药物(DDBY),显然可使斑块面积减小,使统计处理平均值减少2.2倍,t试验相差显著.差值有两个S.D.  相似文献   

8.
瘤棘奈氏虫(Netzelia tuberspinifera)是东亚特有种,属于有壳虫原生动物,壳体大小约为100μm.本文首先在空间尺度上对中国88个湖库中瘤棘奈氏虫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瘤棘奈氏虫的分布与纬度、海拔和温度显著相关,分布在低纬度、低海拔、高温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重点以福建厦门汀溪水库连续4年时间序列样品和中国南方地区28座水库(14个流域)空间样品为基础,研究瘤棘奈氏虫种群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汀溪水库瘤棘奈氏虫种群密度为0~10.7 ind/L,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水温和食物(藻类)是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水温的影响更大.水温变化范围在14.3~32.1℃之间,高于30℃的水温更适合瘤棘奈氏虫生长繁殖,因此在夏秋季节种群密度较高.空间尺度上,瘤棘奈氏虫种群密度为0~19.2 ind/L,主要受地理因子的限制,随经度、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食物(藻类)、电导率和硝态氮对种群密度也存在显著影响.在形态方面,壳口直径是决定瘤棘奈氏虫种群在季节间(33.5~68.2μm)和流域间(33.5~73.6μm)形态差异的主要特征;食物(藻类)可能是影响汀溪水库不同季节壳口...  相似文献   

9.
<正>苏门答腊短耳兔(Nesolagus)俗称条纹兔,是现生兔形类乃至哺乳动物门类中种群数量最稀少的世界濒危动物之一(图1),现生种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及老挝、越南的长山山脉.由于以前没有化石材料,该类群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个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昌柱研究员担任第一作者撰写的《苏门答腊兔化石种类在东南亚地区的首次发现》揭开了这一谜底.该文发表在《中国科  相似文献   

10.
灰狼 欧洲野生种群数量:1970年,1.4万只;2008年,1.68万只. 19世纪,欧洲南部和西北部人们的生活不时被灰狼侵扰,以至于当时的猎杀活动频繁,灰狼几近灭绝.而在今天的欧洲,灰狼的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1.6万多只,这得益于法律对它们的保护,公众对这些野生动物的接受度不断上升,以及鹿(灰狼的天然猎物)种群数量的持续恢复.在欧洲的东部,从巴尔干山北部到俄罗斯境内以及芬兰境内这一大片区域中,都生活有大量的野生灰狼,并在种群上形成一个有序的连接.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杂化材料对高蜡原油降凝降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蜡原油的管道输送一直是国内外油气储运领域研究的重点. 研制了一种新型纳米杂化材料, 对高蜡原油具有显著的降凝降黏作用. 原油中加入纳米杂化材料后, 原油的凝点和黏度大幅下降, 并且比传统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降凝剂具有更好的时效稳定性. 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纳米杂化材料对原油结晶过程的影响. 加入该纳米杂化材料后, 原油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行为发生变化, 蜡晶的数量变少且不容易缠结, 原油析蜡温度降低. 该研究发现纳米杂化材料对原油具有显著的降凝降黏效果, 对实现高蜡原油的安全、高效、节能输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2月20日出版的《Nature》封面所示为一只大黄蜂和一只蜜蜂在采向日葵的花蜜。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两个严重的蜜蜂病原体对于一种野生授粉昆虫"大黄蜂"的感染能力,他们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该期杂志上。高效授粉对于粮食生产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有证据表明新出现的传染病造成一些重要昆虫授粉者种群数量下降。来自英国各地的数据显示,"变形翅膀病毒"(DWV)和微孢子虫寄生虫Nosema Ceranae在两种类型的授粉者中存在"共局部化"现象,蜜蜂病对大黄蜂也有传染性,这项工作表明,野生授粉者种群可能面临风险,而且与人工管理的蜜蜂种群不同的是,它们没有因为养蜂人采取干预措施而受到保护。野生授粉者的这种损失会显著降低作物授粉效率。  相似文献   

13.
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在半散养条件下,经常发生多只雄虎与同一只发情雌虎轮流交配的情况,可能产生多重父权.多重父权可以有效提高遗传多样性的保存能力.本研究针对一个东北虎圈养种群采用的一雌一雄和一雌多雄交配体制,通过微卫星分析了后代的父权和遗传多样性情况,比较了两种交配体制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两种交配体制中,亲本群体之间和子代群体之间的等位基因数(A)、期望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标准个体杂合度(SH)等群体遗传学参数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一雌多雄制在66.7%的胎数中存在多重父权.子代与亲代比较时,两种交配体制的A,He,Ne也没有发生明显的下降(P>0.05),但一雌多雄体制的SH发生了明显的下降(P=0.029).然而,采用有效标准个体杂合度(ESH)消除了各组双亲之间血缘关系的影响后,SH未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虎及其他猫科动物人工饲养种群中,可以采用一雌多雄的交配体制,提高多重父权比例,从而提高遗传多样性的保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粘贴DNA计算机模型(Ⅱ): 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经典的粘贴DNA计算模型采用单、双链混合型DNA分子编码, 其生物操作具有无需DNA链的延伸、无需生物酶以及DNA链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已经受到不同学科学者的关注. 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 进行一定的扩展与完善, 必对DNA计算机的研究有良好的贡献. 基于此, 对粘贴DNA计算机模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 提出了基于粘贴模型的矩阵表达模型; (2) 对经典粘贴模型应用于图与组合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给予综述, 诸如集合覆盖问题、图的顶点覆盖问题、图的Hamilton路与圈问题、图的团与独立集问题、图的生成树与Steiner树问题等; (3) 给出了基于粘贴模型的图的同构问题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吕晓平  魏辅文  李明  杨光  刘海 《科学通报》2006,51(3):292-298
在4个中国梅花鹿(Cervus nippon)种群45个样品的335 bp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中, 共发现25个变异位点, 并定义了8种单元型. AMOVA分析表明, 中国梅花鹿种群间出现了显著的遗传分化(Φst = 0.744, P < 0.05), 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 > 0.05). 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也显示了中国梅花鹿单倍型的系统地理格局与地理分布区或亚种划分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基于最大似然法和最大简约法及最小跨度网络图的系统进化分析均表明单倍型聚类对应于中国、日本南部和日本北部的3个单系, 其中中国大陆种群和日本南部的梅花鹿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与日本北部种群则较远, 而中国台湾种群与中国东北和四川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与华南种群较远.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5,(7):7-7
美国人参(西洋参)是一种著名的补品。不过,看来不仅人类对西洋参的需求量不小,鹿对它们的胃口更大。一项新研究发现,野生西洋参就快要被鹿给吃光了。近年来,由于鹿缺乏天然的掠食者,并且人类也不愿意捕杀鹿,所以鹿群的数量飙升。研究人员连续5年监测了阿帕拉契西洋参草的种群数量,结果发现,许多西洋参草被啃到了根部,这是鹿群吃草的典型特征。据估算,西洋参这个物种存活到22世纪的概率仅为50%。另一项在美国8个州针对西洋参进行的调查则发现,最大参群中的个体数量只有406株,然而维持一个参群更新换代所需要的个体数量据估计为800株。科学家担心,由于鹿群狂噬西洋参,其他的西洋参种群同样面临着灭绝的厄运。  相似文献   

17.
刘木兰 《科学通报》1990,35(1):12-12
令m,n是正整数,F_2是由0和1两个元素组成的有限域,F_2上的2维(m,n)阶deBruijn-Good图是一有向图,它的顶点集合V由F_2上的m×n阵组成,即 它的弧集合由下面的2个集合E_1和E_2组成:  相似文献   

18.
单群的一种数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先华 《科学通报》1995,40(10):871-871
本文只讨论有限群,文中记号是标准的.设G是有限群,用π(G)表|G|的素数因子的集合.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用纯数量来刻划群历来被群论工作者重视,并有许多好结果(见文献[1]).这种研究可分成几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用极大子群的阶或指数来刻划群的特性.例如,Huppert关于超可解群的著名定理:有限群G超可解(?)G的极大子群的指数都是素数.Guralnick给出了有素数幂指数的极大子群的单群,并证明极大子群的指数都是素数幂的群G可解或G/S(G)(?)PSL(2,7).王殿军用极大子群的阶的集合刻划了SL(2,q).作者从极大子群的指数的因子情况和类数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群的结构,获得了一些结果.通过这些研究可以看到极大子群的指数集合或阶的集合对群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猜想这两个集合能够用来刻划群特别是单群.本文已获得下列定理: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的造山运动一直是间断性的:火山活动、褶皱作用、断层作用和其他诸如此类的造山活动较明显地集中在几个不相连续的时期。两位纽约的科学家说,从撞击地球的大型陨星的数量来看,也有着不相连续的显著集中的时期,每一时期延续几百万年之久。美国布法罗州大学的西费特(C.K.Seyfert)和默陶(J.G.Murtaugh)说,这两种时期似乎是互相吻合的。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20.
吕国蔚 《科学通报》1997,42(21):2241-2247
躯体内脏相关和脊神经节的核团性质是感觉神经科学领域的两个热点课题,前者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既接受躯体感觉信息又接受内脏感觉信息的躯体觉/内脏觉会聚性神经元;后者的关键是脊神经节内是否存在突触/接头性活动。如同将运动神经元区分为躯体运动性神经元和内脏(自主)运动性神经元那样,人们迄今一直认为,感觉神经元分为躯体感觉性神经元和内脏(自主)感觉性神经元,分别支配躯体和内脏(Kandel 1991)。与躯体觉的传入通路有别,内脏传入的胞体可追踪到脊髓Ⅰ,Ⅱ,Ⅳ,Ⅴ和Ⅹ板层,内脏感觉信息的上行通路只限于背索(DC)、脊丘束(STT)和脊网束(Willis 1991,Ness和Gebhart 1990)。另一方面,脊神经节被定义为躯体感觉系统的感受器(Kandel 1991),一向被视为一种感觉传入通路的简单集合和感觉纤维营养物质的贮存站,甚至认为其在感觉信息传入中的作用可有可无(Liberman 1976)。根据我们近年对脊髓投射系统和脊神经节的研究以及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工作,上述传统认识似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