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曹秋平 《科学通报》1981,26(11):690-690
我们曾用半合成方法从DOI制备胰岛素的类似物,说明去六肽(B_(25)-B_(30))胰岛素仍具有胰岛素的生物活力。由于在半合成中羧基的酯化及皂化有副反应产生,半合成产物的质量尚待提高。井上等利用胰蛋白水解酶的逆反应成功地将人胰岛素的八肽(B_(23)-B_(30))与猪的DOI反应而获得人的胰岛素。在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DHI酶促合成的适宜条件及产物的分离,获得了均一的DHI。  相似文献   

2.
洪敏 《科学通报》1990,35(23):1827-1827
心房肽(Atriopeptin,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是首先自心房中分离纯化的肽类激素,具有舒张血管、促进水盐排出维持体液平衡等重要作用。后来经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证实,部分心房外器官如心室、肺、脑、肾、脾等组织中也有心房肽,但不能完全排出组织中心房肽来自血液循环。只有用分子杂交法证实组织中有心房肽基因转录产物,才能确切肯定该组织是心房肽产生器官。迄今为止对影响心房肽基因表达、心房肽合成和分泌的因素,仍有待进一步阐明,特别是脑组织中心房肽情况所知甚少。本文报道互补RNA探针的制备及用分子杂交法证实脑是心房肽产生器官,并且水盐平衡显著影响它的心房肽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陈海宝 《科学通报》1983,28(23):1458-1458
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_y~(Ala))的3′半分子叫和相应于其5′半分子(1-35)的三个大片段——1-13(Ⅰ),14—22(Ⅱ)和23—35(Ⅲ)(图1)后,我们就开始进行其5′半分子的合成研究。为了加速取得有关T_4RNA连接酶在两个连接点上的实验数据,同时探索了两条合成路线A与B.A路线从3′端向5′端延伸合成5′半分子的结果详见  相似文献   

4.
薛楚标 《科学通报》1987,32(22):1703-1703
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活泼酯法具有缩合产物旋光纯度高等特点。因此,它在肽合成尤其是通过片段缩合的肽合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HOSu活泼酯法易发生一些副反应,形成极为不利的副产物,如在活化步骤形成琥珀酰亚胺氧羰基-β-丙氨酸的HOSu酯  相似文献   

5.
作者曾报道二芳基硼酸α-氨基酸酐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肿瘤的药效试验.我们进一步合成了20个对空气及水稳定的双(对-甲氧基苯基)硼酸衍生物,除化合物1外,其余  相似文献   

6.
宋礼成 《科学通报》1983,28(20):1279-1279
我们从μ-联硫六羰基二铁起始,通过与苯基锂的还原加成及反应中间体对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1)至(Ⅵ)六个(μ-苯硫)(μ-烃硫)六羰基二铁络合物。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金文桥 《科学通报》1987,32(9):711-711
甲八肽酰胺(metorphamide, Met~5-enkephalyl-Arg~6-Arg~7-Val~8-NH_2)系从牛尾核和人嗜酪细胞瘤中分离到的一个内阿片肽。Weber等合成了该肽并测定与阿片受体的结合活性,发现甲八肽酰胺对μ受体有高度亲和力,对k受体亲和力较弱,约为μ受体的一半,而对δ受体几无作用。本文研究合成的甲八肽酰胺及甲八肽氨酸(Met~5-enkephalyl-Arg~6-Arg~7-Val~8-OH)  相似文献   

8.
心钠素(ANP)免疫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进 《科学通报》1995,40(5):453-453
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是de Bold在1981年发现的一种由心肌细胞分泌的多肽纪素,具有利尿、利钠、降血压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ANP(99~126)由28个氨基酸组成,第105,121位的2个Cys以二硫键连接成1个包括17个氨基酸的环状结构.不同种属的ANP保守性很强,人与大鼠的ANP之间只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大鼠心房肽(rat atriopeptin Ⅲ,rAPⅢ)是大鼠体内ANP的1个具有活性的较短的存在形式,由24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9.
1,18-十八烯-(9)-二酸是某些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合成塑料、涂料及香料等方面有广泛用途。由于该酸有一个不饱和双键,所以用化学合成法获得该α,ω-二酸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株Candida tropicalts多倍体突变种能选择性地氧化十八烯-(9)-一酸的甲基末端,生成1,18-十八烯-(9)-二酸。经过试验,发酵120小时后,加硫酸酸化至pH 1~2,用乙醚提取得1,18-十八烯-(9)-二酸  相似文献   

10.
田少雷 《科学通报》1991,36(14):1105-1105
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许多正常和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多重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为了探讨TGF-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我们合成了它的一系列重要片段,并对这些片段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首次报道其a.(93—102)、b.(84—102)和c.(25—38)片段的固相合成和生物活性的初步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1.
John V.Turner 《科学通报》1987,32(5):352-352
外消旋长蠕孢酸(1)的合成已有报道,生物试验显示有类似赤霉素[如GA_4(2)]的生理活性。为了确定有效的对映体,我们研究了光学活性的长蠕孢酸的合成,经多次实验,以(1)-紫苏子醛(3a,1-Perillaldehyde)为原料,按下述路线(见方程式)成功地合成了(一)-长蠕孢  相似文献   

12.
纪中生 《科学通报》1986,31(15):1200-1200
心房肽是近年从心房肌中提取的一类多肽。放射免疫研究证明肺内含有心房肽样物质,为了了解其在肺内的存在位置和分布特点,本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白鼠肺。肺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冲洗和脱水后,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6μm。抗  相似文献   

13.
蚕豆叶细胞质膜中红膜肽的免疫化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育东 《科学通报》1990,35(17):1328-1328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红细胞膜上存在一个膜骨架系统,由红膜肽(spectrin)、连接蛋白(ankyrin)、带4.1蛋白和肌动蛋白(actin)等组成。最近在动物多种器官的细胞内也发现了膜骨架蛋白,特别是红膜肽的存在。我们在文献[3,4]中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蚕豆叶细胞质膜蛋白的组成,并与人红细胞膜骨架蛋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蚕豆叶细胞质膜蛋白中的245和228 kD两种蛋白质可能即是人红细胞质膜上的红膜肽α和红膜肽β。本文目的在于用免疫化学方法鉴定蚕豆叶细胞质膜中的红膜肽,进一步证明植物细胞质膜中膜骨架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细胞中确实存在着红膜肽α及β。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高效亲和色谱(HPAC)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生物传感器(QCM)研究了正义肽与反义肽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选取人β-干扰素(1-14)片段作为正义肽,根据遗传密码的简并性设计了三条反义肽AS-IFN1、AS-IFN2和AS-IFN3。以所建立的以正义肽为配基的高效亲和色谱体系探讨了反义肽在亲和柱上的保留行为。在pH 7.5条件下,AS-IFN3,即谷氨酸取代的反义肽表现出与固定化正义肽最强的亲和相互作用。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流动注射分析系统(QCM-FIA)实时考察了正义肽与反义肽的动态相互作用。正义肽和反义肽AS-IFN1、AS-IFN2、AS-IFN3之间的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2.08×10-4、1.31×10-4和2.22×10-5 mol/L。对正义肽与反义肽的识别作用机理亦进行了探讨,认为正义肽与反义肽AS-IFN3之间特异性的识别是基于序列依赖性和多模式协同亲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甘丙肽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萍  于龙川  高于礼 《科学通报》1998,43(23):2471-2477
甘丙肽是一个由29-30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中,甘丙肽N-末端1-15片段是高度保守的,为与受体作用的部位,甘丙肽受体的cDNA已克隆出,据此推导出的甘丙肽受体由346和349个氨基酸组成,属于G-蛋白偶联的受体类型。现有的几种甘丙肽受体拮抗剂多是在甘丙肽保守的N-末端上合成,均为多肽类。大量的研究显示,甘丙肽在脊髓水平具有与内源性阿片肽协同抑制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宝珍 《科学通报》1959,4(10):331-331
双(β-氯乙基)胺系一类对肿瘤生长确具显著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它的氨基酸衍生物已获得了广泛的注意。例如对位-双(β-氯乙基)氨基苯丙氨酸(溶肉瘤素)(Ia)及它的多肽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不仅在实驗治疗上得到了証实并已应用于临床。我们曾研究过它的合成法。本文是报导溶肉瘤素的合成改良法及其异构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杨士珍 《科学通报》1982,27(2):110-110
胰岛素原是胰岛素的前体,本身生物活力很低,只是在胰脏β-细胞中经酶解后才释放出胰岛素发挥其作用,同时也释放出一分子C肽和两对碱性氨基酸.人胰岛素原C肽部分是三十一肽,其他动物的C肽与人C肽的差异较大.尽管C肽的功能尚不清楚,但人体血浆中C肽含量是检测β-细胞释放胰岛素功能的最好指标.临床放射免疫(放免)方法测定血清中C肽含量已是许多国家糖尿病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手段.放免建立的先决条件是具备天然的或合成的  相似文献   

18.
施溥涛 《科学通报》1981,26(3):175-175
人们已经知道在脑内至少有两种类吗啡肽的受体存在。能够与吗啡、呐咯酮(naloxone)或呐曲酮(naltrexone)结合的受体称μ-受体。能与脑啡肽结合的称δ-受体。人们常用豚鼠回肠和小白鼠输精管作为测定这两种受体的药理学模型。我们在研究脑啡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工作中,用经典的液相方法合成了一系列脑啡肽类似物。发现其中有两个类似物——[D-丙~2-O-苯甲基-丝~5]脑啡肽和[D-丙~2-S-苯甲基-半胱~5]脑啡肽具有对δ-受体特别强的亲合能力。它们的合成路线见图1,合成肽的物理常数列于  相似文献   

19.
吉勇 《科学通报》1993,38(18):1709-1709
肽6A(Peptide 6A,P6A)和 RGDS 是纤维蛋白(原)的体内降解肽片段,分别来源于纤维蛋白 B_β链的 N 端(43—47)和 A_α链的第95—98或第572—575位的氨基酸残基。实验表明,P6A 和 RGDS 具有扩张血管和/或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但其作用机理有待阐明.目前,关于 P6A 和 RGDS 对心肌的作用未见报道.本工作在离体大鼠心叽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观察 P6A 和 RGDS 对心肌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10是中草药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镇痛和降低血清转氨酸(SGPT)等药理作用,已用于保肝及抗肝炎药物的研究.近年来,人们不仅关心它的药理活性,其化学合成也备受重视,相继报道了多种合成方法.1 实验以没食子酸为原料,经十步反应,总收率为12%,成功合成出(±)-Deoxyschizandrin的一条新路线.同时获得了3个新化合物5,6,7.合成路线如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