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考虑到重正化效果的普适V-A理论,本文计算了μ~-被Be~7俘获后跃到Li~7的基态与第一激发态的俘获几率,Li~7核第一激发态的极化,以及由此跃迁到到其基态时放出γ光的圆偏振度。其中对于不同的超精细结构态分别进行了计算,计算过程中,采用了壳层模型的原子核波函数。并假定忽略二次效应下,S态的四个核子没有参加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来,实验已经对Li~6第一激发态3.56Mevγ-跃迁的寿命进行了测量。另外,实验也肯定,这一激发态和He~6以及Be~6的基态构成同一同位旋的三重态。因此,可以断言:从3.56Mev激发态到基态的M1-γ-跃迁约化矩阵元,可以从He~6到Li~6基态β-衰变的数据中计算出。在[3]的工作中,利用He~6到Li~6基态的β-衰变数据,和L-S耦合的波函数,计算了原子核矩阵元中径向波函数的积分平方,再将这一积分平方值,代入  相似文献   

3.
简要的回顾了经典集团展开、量子集团展开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并利用求几率密度的方法计算了第二维里系数,得出一般的计算公式;作为具体应用计算了无自旋的刚球位势模型的费米子、玻色子的第二维里系数,最后和一般的相位移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应用定标粒子理论,本文计算了 Li~+、Na~+、K~+、Rb~+、Cs~+、Ag~+、Cl~-、Br~-和 I~-等9种1价离子从水到 MeOH、HCONH_2、DMF、DMSO、MeCN 及 PC 等6种有机溶剂中的标准摩尔迁移自由能。最后,还对计算结果与计算模型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元胞组合法构建出钝化共掺杂TiO_2-B模型,并引入共掺杂原子N+V和C+Cr,对其进行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分析。通过对Li~+嵌入位点和迁移活化能的计算,确定了Li~+低浓度下共掺杂模型中最稳定的嵌入位点,得出N+V和C+Cr共掺杂体系的迁移活化能分别为0.47,0.42eV;对Li~+高浓度下嵌入电压进行计算,得出N+V共掺杂嵌入电压为0.83~0.97V,比C+Cr共掺杂的对应值1.05~1.27V小,因此N+V共掺杂模型更适合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对两种共掺杂的态密度进行计算,得出N+V和C+Cr共掺杂体系的带隙宽度分别为1.7,1.4eV,说明N和C主要修饰价带结构,V和Cr主要修饰导带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夸克集团模型,适当给定核内存在6夸克集团及9夸克集团的几率,很好地解释了胶子分布函数的核效应  相似文献   

7.
冯有纲 《贵州科学》1992,10(4):17-24
本文提出了具有固体物理学元胞意义的集团概念;根据集团内由于格点自旋方向随时可变的几率分布造成的物理学非均匀性定义了集团容量维,并引进了集团的基本群概念。在临界点处,关联长度与集团一样进行自相似变换并历经时间。讨论了相变过程中的标度间断及其物理意义;引进了瞬时位相图,并建立了确定集团边长的三个定则。本文引进的映射棋盘格子在临界点处与相应的一般格点模型具有等价性,进而计算了E~d空间中正(d+l)面体格子Ising模型的临界点与饱和点。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计算NEA光电阴极电子表面逸出几率的新方法,选用双偶极层表面模型,计算了GaAs:Cs-O NEA光电阴极的电子表面逸出几率,比较了2种双偶极层模型的异同点,计算结果显示电子表面逸出几率受第一偶极层的影响较大,并粗略推测了该偶极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9.
在集团模型和少体理论基础上,采用折叠模型方法和相同的Λ-Λ势和Λ-α势,给出了各集团间的相互作用势,并计算了双Λ超核Λ6ΛHe和Λ10ΛBe的基态结合能和集团间的均方根半径,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集团模型和少体理论基础上,采用折叠模型方法和相同的Λ-Λ势和Λ-α势,给出了各集团间的相互作用势,并计算了双Λ超核6ΛΛHe和10ΛΛBe的基态结合能和集团间的均方根半径,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集团模型和少体理论基础上,采用折叠模型方法和相同的Λ—Λ势和Λ—α势,给出了各集团间的相互作用势,并计算了双Λ超核A6 ΛΛ He和10 ΛΛ Be的基态结合能和集团间的均方根半径,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D+CH4→CH3+HD反应的量子含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VRT(semirigidvibratingrotortarget)模型[1 ] ,对反应D CH4 →CH3 HD进行了量子含时动力学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反应几率随平动能的变化曲线 ,呈现出显著的量子共振特性 .H -CH3的振动激发 ,极大地提高了反应几率 ,转动量子数j的增大 ,也会使反应几率有较大的提高 .结果表明 ,SVRT模型对于精确计算某些多原子分子间的反应碰撞 ,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用离子-分子相互作用势函数,以Li~+,Na~+,Be~(2+),Mg~(2+)和(OH)_2PO_2~-形成的金属阳离子-磷酸阴离子络合物为模型,研究金属离子与核酸的相互作用。计算的相互作用能表明,由于金属离子对磷酸阴离子电荷分布的极化,使核酸构象发生改变。其阳离子作用顺序为Na~+相似文献   

14.
郑曙东  田春山  李会山 《甘肃科技》2010,26(9):49-50,87
在全相对论框架下计算了Fermi核模型和点电荷核模型下计算的高离化态类氢离Z=80~116、主量子数n=1~3壳层的所有可能的E1跃迁的电偶极跃迁几率差△A随质量数A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对中高Z类氢元素内壳层跃迁几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相关的高精度计算中必须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量子化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模型方法采用 CNDO/2计算方案对锂离子水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指出:Li~+的原水化数为4,当水化层增大时,外层水分子与次外层水分子间氢键减弱,并从理论上估计了锂离子水化层的大小及水化层内包括的水分子数,说明了锂离子对水的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改进的偶极层模型和量子理论,研究了铯溅射负离子源中负离子形成机理,给出了吸附铯原子层的金属表面功函数变化及电子转移几率公式,并用量子隧道模型导出负离子形成几率,计算了负离子产额和引出束流强.其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相符.与测量值相比,比 Alton 的计算结果要好,且计算过程简单.它为溅射型负离子源机理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屏蔽氢模型,计算IIB、IVA族原子光谱中共振跃迁几率Are;通过混合角得到组合跃迁几率Ain,其结果与实验一致.  相似文献   

18.
该文假定~7Be的基态和第1,2,3激发态是~3He-~4He集团态,用共振群方法(RGM)计算这些态的本征能量和本征函数,并用这些函数计算了这些态之间的M1、E2跃迁几率,所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说明了~7Be的基态和第1,2,3激发态主要是~3He-~4He集团态,也说明了用RGM来研究核的集团态是很有效的,特别是理论计算的跃迁与实验的符合说明了计算中求得的各态的波函数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旋转异构态模型的三级相互作用近似,计算了Polymethylene(PM)链键构象的几率,并与二级相互作用近似下键构象的几率作了比较,得到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Li3N可作为Li~+电池的固态电解质,Na3P可作为Na~+电池的负极材料,特别是Li/Na以及N/P分别为同一族的元素,Li3N和Na3P的物理性质有很多典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故对比两个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助于推动Li~+/Na~+电池的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的稳定结构、声子谱、弹性常数、电子结构、离子扩散势垒以及缺陷形成能等.计算表明:立方相的c-Li3N最稳定,而六角相的β-Na3P能量最低.结合c-(立方相),α-(六角相)和β-(六角相)的Li3N与Na3P的声子谱,确定c-Li3N和c-Na3P最稳定.弹性常数的计算表明所计算的6种结构都是有机械稳定性的.结果还表明,c-Li3N和c-Na3P都是间接带隙的半导体.电荷密度的计算体现了两种材料中不同的键合特点.Li~+/Na~+迁移势垒的计算给出了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