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两度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生物化学家弗瑞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于2013年11月19日睡眠中在剑桥的阿登布鲁克医院病床上去世,享年95岁。他是世界上唯一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1958年,他因对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尤其是胰岛素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1980  相似文献   

2.
正保罗·博耶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物化学家,他运用化学方法提出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功能机制,并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保罗·博耶(Paul D. Boyer)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生物化学家,他凭借"美丽的小分子机器"这一发现而荣获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这种分子机器可以帮助产生在所有活细胞中的化学能量转移。2018年6月2日,博耶  相似文献   

3.
导电塑料     
Kaner  RB  秦泳游 《世界科学》1989,11(6):23-25
塑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质:价廉、耐用、轻便与用途广泛,然而它们却与导电性无缘,下一代塑料将改变这一状况.本文标题在20年前会被认为是极其荒唐的,因人们一直把塑料归类于非导电物质,如果说塑料的导电性将能与铜媲美,那么将更难使人置信。然而,最近几年通过对普通塑料不断的研究与改进,已使塑料具有了良好的导电  相似文献   

4.
龙亚秋 《世界科学》2005,(11):32-32
在8岁的时候,理查德·R·施罗克(RichardR.Schrock)从哥哥那里得到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礼物:一套化学反应装置,它的爆炸溶液和令人困惑的说明点燃了施罗克对化学的激情,最终以获得2005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而到达极致。这套来自于他的13岁哥哥的生日礼物将小施罗克引领到了化学的核心:物质转换——推动着这位印第安那木匠的儿子最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执教。“在获得这套化学装置之前,我可能是在森林里建造小木屋之类的东西,”施罗克在接到瑞典皇家科学院告知他获得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电话数小时后在家中如是说。因为在烯烃复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5.
谢雨桐 《世界科学》2014,(6):64-64,10
<正>杰罗姆·卡尔勒(Jerome Karle)在晶体学相位问题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在198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2013年6月6日,他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安嫩代尔去世。他卓越的物理洞察力和数学功力使他从同时代最优秀的科学家中脱颖而出。杰罗姆1918年6月18日在纽约州布鲁克林  相似文献   

6.
<正>因对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而获1975年诺贝尔奖的英籍澳大利亚化学家约翰·康福思(John Cornforth)爵士于2013年12月8日去世,享年96岁。约翰·康福思是迄今唯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澳大利亚人。同年,他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年度人物。后来,他被封为骑士,再后来,他因对社会的贡献获得百年联邦奖章。失聪者的化学约翰·沃卡普·康福思(John Warcup Cornforth)于1917年9月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是四个孩子  相似文献   

7.
导电塑料     
不久前,科学家们在塑料的基础上研制成一种新材料。它的薄膜呈银色,外形很象金属,但也象日常生活中包装食品的一般聚合物薄膜一样,具有良好的柔性、弹性和相当的粘性。聚乙烯中掺加某种物质后就与一般的聚乙烯不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不远的将来,电子工业便能获得价廉的导体来制造各种装置——从太阳能电池到避雷针。按照科学家的说法,制造导电塑料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邓雪梅 《世界科学》2010,(12):10-13
<正>初次工作便惊动世人出租车司机听说过他,政治领导人征询过他的意见,民众也常常为他的想法而欢欣鼓舞,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促成关于禁止使用氟利昂的蒙特利尔协议的化马里奥·莫利纳在199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便开始着手解决一个更大的难题——清洁墨西哥城学家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  相似文献   

9.
美国休斯敦赖斯大学的罗伯特·柯尔教授、理查德·斯莫利教授和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哈罗德·克罗托教授共同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是因发现碳原子结合成一个球状的结构而获得此项殊荣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温柔的嗓音让我昏昏欲睡。而此时此刻,他并不在我的房间里,我是在电视机中收看了当地电视台对他的一个采访,当然他说的是德语。  相似文献   

11.
龙亚秋 《世界科学》2005,(11):31-32
美、法三位科学家因发展了分子的换位反应,这一过程给塑料、药物和其他材料的生产带来了革命而分享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宣言中称: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朝着“绿色化学”前进了一大步——通过巧妙的工艺减少了潜在的有害废弃物。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月1日,日本岛津制作所为奖励该所的工程师田中耕一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成立了“田中耕一纪念质量分析研究所”,并由田中耕一就任该所所长。《牛顿》编辑部最近独家专访了他,询问该所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此田中耕一坦言自己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导电塑料的发现和发展—从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长勤 《世界科学》2000,(12):23-24
2000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艾伦小黑格( Alan J.Heeger)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化学家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Alan G.Mac-Diamid)教授和日本筑波大学的化学家白川英树(Hideki Shirakawa)教授,以表彰他们对导电塑料的发现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塑料长期来一直被认为是不导电的绝缘体。电线通常就是用塑料作外套,来防止短路和漏电。黑格、马克迪尔米德和白川的工作改变了我们对塑料的看法。事实上,在某种…  相似文献   

14.
新型高分于材料的研究是化学科学与材料科学两大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芳香族聚合物材料由于具有特异的多功能如导电性、液晶性、电色性、生物传感性和分离性等,因而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导电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做出开创性研究的美国艾伦·马克迪尔米德、艾伦·黑格和日本白川英树三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朱长超 《世界科学》2011,(10):61-62
今年,是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1911年,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化学奖颁发给了居里夫人,表彰她在放射性研究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是她第二次获  相似文献   

16.
曹虎 《科学之友》2002,(2):30-31
莫里斯是美国的一位科技新兵,他发明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当时他才38岁。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又叫PCR技术,是对DNA分子进行复制的一种新技术。在生物工程的研究中,首先要识别DNA分子的密码信息。仪器对DNA识别的准确程度,在于DNA样本的多少,样本越多,识别的误差就越小。以往DNA的复制用细菌或酵母,操作复杂,而且要好几天才能得到足够的样本,速  相似文献   

17.
沃尔特·科恩(Walter Kohn)与他人分享了199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在他86年的生涯中,从未学过大学化学课程。他认为,这是二次大战的缘故。 忘记战争的蛮行,品尝科学的美妙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化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有90年了。由于在化学领域内最杰出和最重要的成果才能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分析90年来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专业类别及其内容,对于把握化学科学发展的脉搏,培养科学鉴赏力,帮助青年化学工作者选定他们的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90年  相似文献   

19.
正为庆祝Walter Kohn和John Pople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周年,《科学通报》组织出版若干理论计算化学青年学者的代表性成果.正如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奖公告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快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化学理论和计算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其结果使整个化学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匈牙利裔美国人乔治·欧拉,以表彰他在有机化学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欧拉研究工作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使碳正离子存在时间延长到足以来得及在高浓度条件下进行配制和仔细研究的方法。他发现了碳正离子保持稳定的酸浓度,从而使人们能够有目的地操纵和指导这一类化学反应。 欧拉1927年5月22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1949年在布达佩斯技术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49~1954年,他担任过多种职务,包括匈牙利科学院有机化学部主任和中央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