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关于司法公正的呼声日渐趋高.司法的正义不仅是实体的正义,关键是通过程序的正义来实现实体的正义.量刑的公正,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专门的量刑程序是确保量刑公正的重要途径.作者从建立与定罪程序相分离,赋予和保障控辩双方对量刑程序的参与权利,完善裁判文书中量刑理由的阐述等方面对专门的量刑程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量刑公正是刑事司法公正的最终落脚点,量刑程序是确保量刑公正的关键。而我国的现行量刑程序存在着法官裁量权过大、控辩双方无法有效参与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建立独立的量刑程序、赋予控辩双方充分的量刑建议权和量刑辩护权等方式完善我国的量刑程序。  相似文献   

3.
量刑权是法院独有的权力,是人民法院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应当受到何种处罚的最终裁定权.量刑标准公开化不仅有利于对当事人所犯罪行惩罚程度进行掌握,更有利于提高量刑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也是现代刑法发展的历史潮流和时代方向,而且也是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规范和约束自由裁量权、统一司法尺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量刑证据是与定罪证据相对,用于证明刑事案件中量刑事实的材料。由于我国司法实践采用定罪量刑混合模式,"重定罪、轻量刑"成为思维定势,量刑证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出台,使量刑证据与定罪证据得以区分,量刑证据的独立性得到了立法肯定。然而,新《刑事诉讼法》却没有为量刑证据的适用设立独立的量刑程序和量刑证据规则,这使量刑证据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和立法,完善我国有关量刑证据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5.
"阳光量刑"是我国当代司法改革的直接产物,它是人们对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喻称。"阳光量刑"可界定为:通过量刑规范化改革,置量刑活动于公开透明之下,使法官的量刑权受制于公正的量刑制度,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量刑公正、均衡。"阳光量刑"的实施既是解决司法实践中量刑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法治进步、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需要。"阳光量刑"的实践探索过程包括萌芽、正式提出与试点、全面试行和总结升华四个阶段。"阳光量刑"的实践在量刑制度建设和规范量刑的实际效果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量刑建议制度是量刑建议在整个刑事诉讼中的动态运作过程及其相关一系列程序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量刑建议。量刑建议制度引发了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判之间的博弈,有助于检察机关对法院量刑裁判进行监督,实现量刑公正。  相似文献   

7.
确立量刑基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量刑失衡的问题,以实现刑罚的目的。但是仅靠量刑基准是无法解决量刑失衡的,而且如果只有量刑基准,那量刑基准的指导宣告刑的作用也没有办法发挥。量刑基准需要量刑原则、量刑标准、量刑尺度的辅助才得以发挥量刑基准的作用,所以要建立一个以量刑基准为基础的量刑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8.
量刑是刑事审判的核心内容,量刑民主化的目的就是保证法官实现量刑公正,避免枉法裁判。量刑民主化的实现可以从人民陪审员制度,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权、受害人及其亲属的量刑建议、量刑辩论环节、判决书中展示量刑理由等多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量刑是法院刑事审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在刑事审判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刑事审判实践中,量刑失衡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干扰了司法的公正性,因此解决量刑失衡问题迫在眉睫。探讨量刑失衡现象的原因和防治对策,实现量刑均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序立法上量刑证明标准的缺失是造成量刑失衡的重要原因。确立独立的量刑证明标准既是规范量刑自由裁量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导控辩双方在量刑程序中有效开展举证及辩论活动的现实需要。我国应确立以罪行轻重程度为依据的多元化的量刑证明标准,量刑证明标准的确立及适用离不开对刑罚目的的准确把握以及相应配套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