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lun.  T 周培文 《世界科学》1991,13(5):47-49
药物设计总是反复试验的过程.药物公司过去常从天然化合物开始,该化合物一般来自人们已在传统医学中使用的本地植物.现在,他们很可能选用化学品,并任意试验它们,看哪一个具有生物活性,这一过程称为筛选.接着,他们选择最佳的候选物,或“提示”  相似文献   

2.
3.
在保健之风日趋盛行的今天,步人药店和超级市场贴有官方标签的各种天然药品琳琅满目任人选购,你自然会联想到有关政府机构已确认它们所含药物成份的确具有保健功效。你甚至会确认既然出自天然,所有这些保健滋补药物必定是有安全保障的,然而实际情况绝非意如所料那么简单。1  相似文献   

4.
创新求实,实现我国药物靶标发现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强 《世界科学》2002,(11):26-27
大量事实表明,发现并验证药物新靶标是产生“重磅炸弹”式创新药物的源头,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寻找药物靶标带来了新的机遇,而新近发展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已成为从庞大的基因组数据中挖掘药物靶标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昭亮 Edson  L 《世界科学》1992,(2):34-36
约在1年前,詹姆斯·托里斯(James Torres)在纽约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施行了深度癌症化疗,在治疗期间,由于其免疫系统遭化疗的打击,还诱发了贫血症、多种皮疹和发高热。此后,虽又作了免疫系统激发治疗及抗菌素治疗,但均未见好转。事实上,托里斯当时已处于死亡的边缘。然而,托里斯是幸运的。他的医生们在征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署(FDA)同意后,对其施用了一种称之为  相似文献   

6.
谷子 《世界科学》2004,(8):48-48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颁布了新的传统医药指南,旨在对传统药物、补充药物和替代药物起到规范使用的作用。对卫生部门而言,该指南的目的在于帮助国家把可供选择的医疗措施的最好用途介绍给他们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8.
开辟流变学新领域——药物流变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辟流变学新领域──药物流变学重庆大学教授、博士导师蔡绍 重庆大学副教授、博士生王远亮重庆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吴云鹏1药物流变学的基本概念“药物流变学”一词是蔡绍皙教授于1993年在国家医药管理局成都会议上提出的。它是生物流变学的一个分支,即运用生物流...  相似文献   

9.
10.
艾滋病在全球的恶性蔓延2 0 0 2年 1 2月 1日是 1 988年伦敦世界卫生部长会议倡导的第十四次世界艾滋病日 /运动。艾滋病出现至今不过 2 0年 ,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自 1 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 ,全世界累计已有 60 0 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仅 2 0 0 2年 ,全世界已有 3 0 0万人死于艾滋病 ,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有 5 0 0万。目前 ,世界上艾滋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仍然是非洲 ,紧随其后的则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情况十分严峻 ,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数每年以3 0 %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同种药物治疗同种疾病,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结果。很快,医生要先为病人做基国检测后再开处方。饱经折磨之后,一位深陷苦恼的年轻妇女拖着疲惫的身躯求助于医生。医生诊断为严重抑郁症后,安慰她道:“现在,我们能给你做个DNA检测,看看什么药对你最恰当。”他从她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等下午报告出来后我再开处方,你的病很快就会好。”她首次露出长久不见的充满希望的笑容。类似的情景,可能不要很久就会出现。从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看来,病人不久就能用上适合其本人基因组成的药品。今天的医生只会让这位年轻妇女去试用一种药品…  相似文献   

12.
13.
以核酸为作用靶的药物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张礼和发展高效低毒的治疗或预防药物一直是药物化学家追求的目标。近年来蛋白质化学已经取得飞速发展,许多涉及重要生理和生化过程的酶、受体以及各种内源性的活性因子已经分离纯化,有些已得到了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Serv.  RF 李大卫 《世界科学》1998,(4):21-22,18
未来的药剂,由于今日生物技术工业的成就,将会使患者免去臂上挨针之苦,而代之以吸入粉末或是喷雾。  相似文献   

15.
扬子 《科学之友》2002,(6):13-15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有一天,人们能用药物改变人性,改变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够说,人类已经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相似文献   

16.
徐在超  赵凯涛  江应安  夏宇尘 《科学通报》2019,64(30):3123-314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能够引起急、慢性肝炎,其中长期慢性感染可增加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风险.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控制HBV慢性感染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HBV药物主要有两类:α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这两种药物虽然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或消除肝脏病理损害并有效阻止病情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但并不能有效地达到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 HBsAg)使其转阴并清除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所以HBV慢性感染很难治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HBV研究的深入,针对其复杂的感染机制及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靶点药物被相继开发出来.本文对近年来在病毒直接靶向和宿主靶向药物(一些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以及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此外,还对高通量筛选技术(unbi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s)寻找新的抗病毒化合物,以及老药新用的策略用于抑制HBV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系列研究表明:维生素可能有益于预防心脏病、癌症,甚至还能延缓衰老。古奇女士在洛杉矶西部开的天然食品店生意兴旺。这里还负责解答与健康有关的间题:维生素知识、服药剂t对比、出售健康常识和营养秘方等一个中年妇女为患慢性疲劳综合症而苦恼,店里让她服用大量的维生家C和维生素E、补钙以及维生素和矿  相似文献   

18.
19.
阿斯匹林     
Weis.  GW 赵清志 《世界科学》1991,13(12):39-42
阿斯匹林,这一古老的药物及其获得广泛应用的同族药物,二百多年后,其作用机理才得以完善地说明。尽管斯通当时并不了解,可他发现的是水杨酸类药物——水杨酸衍生物的总称。这些化合物能退热或缓解各种急病、恶寒、疟疾等引起的疼痛。这种柳树皮有收敛作用是因为它含有较高浓度的水杨酸甙。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水杨酸类是乙酰水杨酸,它以  相似文献   

20.
超级细菌战     
有人说,有抗药性的细菌是对人类的最大威胁之一。当人们前往医院时,他们根本不知道巨大的危险在等待着自己。有大量证据表明,对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致病细菌种类已大大增加。人类正生活在超级细菌的恐怖当中,而恐怖的制造者却正是人类自己。医生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对病人使用抗生素,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不按规定完成疗程,农场主为刺激牲畜的生长而滥用抗生素……这些都促进了超级细菌的进化与发展。为对付超级细菌,人们不得不寻找和研制新型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