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当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它应该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当今大学外语教学中,它还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外语教学活动中运用好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必要性十分显见;因而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间交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通过语言行为,二是通过非语言行为,后者当然是极其重要的形式,正如David Abercomb ie所指出的“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人们可用其身体不同部位“说话”。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各国之间密切往来,人与人交往也日益密切。跨文化交流对人们来说不再陌生。不同的非语言交际的冲突也日益显露。本文将对跨文体交流中的非语言行为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文化的不同非语言行为,从而正确处理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冲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语言活动,这种语言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情境”就无法进行。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而,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际。  相似文献   

4.
形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称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通过表情、手势以及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无声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形体语言,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亚红 《科技信息》2010,(3):162-163
人类的交际是以一定的符号为手段在一定的规则指导下进行韵,因此交际就是符号活动。非语言符号在交际中传递比语言符号大得多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非语言符号承栽的不同的文化信息,认识它们的约定俗成性,对促成有效跨文化交际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莉 《科技信息》2010,(3):I0256-I0256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及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言语交际是交际的重要手段,而非语言交际往往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比前者更为重要的交际功能。在正常交际中,人们的许多行为是无意识习得的。尤其是非语言行为,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和误解,应引起人们注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手段,讨论了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跨文化交际中,有多种交际方法,存在着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大系统。而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并且非语言行为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运用丰富翔实的例证,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问题,希望能给英语学习者和教师的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宋晓川 《科技信息》2009,(28):130-130
非语言交际包括交际语言中所有的非语言刺激,这些非语言刺激的产生是基于行为发出者以及他对环境的利用,这些非语言刺激对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不重视语言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而仅仅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势必会远离这一目标。如能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语言教学与非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并融入文化教育,势必事半功倍,特别是在泛读课中,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以及表达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都可称为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的内容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材和教学活动中加强非语言交际的讲解和训练,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非语言交际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交际中,人们通常多注意语言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接受性,却往往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频频发生。文章将就教室环境语,师生间距离和课堂沉默等静态无声非语言行为三方面在教学中的应用分别作以论述,并探讨由此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无声语言”和口头言语同时并存。“无声语言”的运用能补充、强化教学信息的传递,影响学生心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把握“无声语言”表达的几个要素,让“无声语言”与口头言语有机结合,共同表达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晶 《科技信息》2009,(30):341-341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而非语言交际的民族性,是由历史、文化、习俗和心理因素的差异决定的。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往往重视语言的正确性,忽视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了解非语言文化知识,把握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本文拟从非语言文化差异的现象、成因以及对策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覃耀龙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7):68-69,76
空间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主要内容,影响着交际的进展。本文从三个角度比较了中美跨文化交际中各具特色的空间观念和文化的差异,以期通过对"空间"这一"无声的语言"跨国界的了解,达到引导交际,减少文化冲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姚尚莲 《科技信息》2011,(8):I0018-I0018
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一种无声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目光语、微笑及身体姿势等几个方面论述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论英语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英语教学,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是外语交际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非语言行为文化符号的潜藏性和非系统性等特点,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功能低估及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大学外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可以从诠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概念、教材和课件的选用、网络课堂的开设、教师素质提升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立等体验式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框架的整合入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吴洁 《科技信息》2010,(25):I0159-I0160
身势语是无声的语言,对语言交际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旅游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涉外导游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还需辅以恰当的身势语,以实现高质有效的沟通。本文以非语言交际理论为基础,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身势语所含文化内涵及语用功能的异同,对本校在杭州各主要旅行社从事涉外导游工作的学生的进行访谈,指出导游在身势语使用中应遵守的原则,指导其使用适当的身势语创造无障碍沟通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晓 《科技信息》2008,(4):276-276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的含义因文化而异。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手势语、目光语、沉默、体距行为的跨文化对比,揭示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突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之一。在非语言交际的角度上对中英茶文化进行对比,总结了中英茶文化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的沟通。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由于过分强调语言这个交际工具的重要性而产生的两个误解着手,对语言及非语言交际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论述,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作为次重要和次要交际工具的非语言交际也是人类交际必需的手段。同时,对语言交际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