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量刑建议是近年来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尝试的一项意在加强审判监督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探求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实施量刑建议的法理根据分析这项制度的实践意义,并对于量刑建议制度实践的时间、主体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指出量刑建议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阳光量刑"是我国当代司法改革的直接产物,它是人们对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喻称。"阳光量刑"可界定为:通过量刑规范化改革,置量刑活动于公开透明之下,使法官的量刑权受制于公正的量刑制度,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量刑公正、均衡。"阳光量刑"的实施既是解决司法实践中量刑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法治进步、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需要。"阳光量刑"的实践探索过程包括萌芽、正式提出与试点、全面试行和总结升华四个阶段。"阳光量刑"的实践在量刑制度建设和规范量刑的实际效果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量刑建议制度是量刑建议在整个刑事诉讼中的动态运作过程及其相关一系列程序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量刑建议。量刑建议制度引发了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判之间的博弈,有助于检察机关对法院量刑裁判进行监督,实现量刑公正。  相似文献   

4.
量刑规范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改革任务,其改革成败关乎刑事法治能否顺利实现以及量刑公正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作为量刑规范化改革中的制度设计之一,有其存在的法理、法律依据以及价值内涵。量刑建议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充分、得当与否,也在一定程度决定着量刑规范化改革"触角"的深浅,但是量刑建议作为人民检察院公诉权延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合法律性遭质疑、说理不足、标准不明确、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需要不断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量刑是刑事审判的核心内容,量刑民主化的目的就是保证法官实现量刑公正,避免枉法裁判。量刑民主化的实现可以从人民陪审员制度,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权、受害人及其亲属的量刑建议、量刑辩论环节、判决书中展示量刑理由等多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量刑适当与定罪准确一样都对司法公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普遍存在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等量刑不规范的现象。量刑进行规范化就要确定量刑基准,把"中线论"与"案例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均衡各种量刑情节,避免量刑标准绝对化,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
证据与辩论在美国无陪审团参与而由法官量刑的非死刑案件的量刑程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大部分非死刑案件的量刑听证程序中,包括非法证据在内的各种证据、量刑前调查报告、控辩双方的律师的辩论、缓刑官的量刑建议等对法官公正地量刑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量刑证据是与定罪证据相对,用于证明刑事案件中量刑事实的材料。由于我国司法实践采用定罪量刑混合模式,"重定罪、轻量刑"成为思维定势,量刑证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出台,使量刑证据与定罪证据得以区分,量刑证据的独立性得到了立法肯定。然而,新《刑事诉讼法》却没有为量刑证据的适用设立独立的量刑程序和量刑证据规则,这使量刑证据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和立法,完善我国有关量刑证据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9.
论量刑辩论     
量刑辩论适用于庭审程序,能够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促使程序公开、透明,能真正实现程序公正继而保障实体公正。本文从量刑辩论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出发,讨论其内在价值,并对于如何规范量刑辩论进行了思考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程序立法上量刑证明标准的缺失是造成量刑失衡的重要原因。确立独立的量刑证明标准既是规范量刑自由裁量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导控辩双方在量刑程序中有效开展举证及辩论活动的现实需要。我国应确立以罪行轻重程度为依据的多元化的量刑证明标准,量刑证明标准的确立及适用离不开对刑罚目的的准确把握以及相应配套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我国毒品纯度与量刑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毒品纯度在对被告人量刑时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建议对我国现行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做出修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普遍存在着轻刑化的现象,突出表现在非监禁刑比例偏高、财产刑适用数量少、法律监督比较困难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是法律规定存在缺陷、审判机关量刑存在失范、检察机关办案存在偏差,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完善法律规定、规范量刑行为、强化检察职能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以故意杀人罪为例,讨论模糊数学方法在量刑中的应用,建立了具体的模糊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死刑缓期执行,是贯彻我国“少杀、慎杀”死刑政策的一项有效制度,对于限制死刑、减少死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死刑缓期执行有关适用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一些认识误区,因而,有必要对死刑缓执行的若干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据此,笔者着重论述了死刑缓期执行的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盐酸克伦特罗"是人用药品,因对动物具有促进增长、降低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等作用,使得一些惟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将其作为"秘密武器",大量用于生猪饲养,严重威胁到了群众的健康。因此,对涉"盐酸克伦特罗"案件在定罪、量刑及法律适用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刑罚的目的是报应还是预防,自18世纪以来在学者中引起纷争,折衷主义学说由此产生。折衷主义认为,刑罚的目的既在于报应犯罪,又在于预防侵害、保护社会。报应和预防是相互统一的,报应构成刑罚的基底,在此基础上刑罚也应当考虑一般预防和教育改造罪犯之目的。在刑事活动的不同阶段,报应和预防又多有不同的侧重。  相似文献   

17.
死刑替代措施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死刑制度改革。国外死刑替代措施的立法例与构想有四种:以绝对的无期徒刑替代死刑;以相对的无期徒刑替代死刑;以有期徒刑替代死刑;以不定期刑替代死刑。在我国应当以特殊的无期徒刑替代死刑。以特殊的无期徒刑替代死刑时,我国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内容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针对爆炸场温度高、温度动态范围大、不可直接测量、温度场重建难以取得较高精度等问题,改进了一种在图像重建中广泛应用的联合代数重建(simultaneous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ART)算法,以实现爆炸场中温度场的重建。该改进方法将原算法迭代固定步长改为自适应步长,通过判断相邻像素间是否产生畸变来决定迭代步长的大小,无畸变时迭代步长较大,有畸变时则加入惩罚使迭代步长变小;并在SART算法满足的最小二乘准则中加入均匀性准则,提高重建质量。通过仿真实验讨论了惩罚区域和惩罚系数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对比了传统SART算法和在校正项中加入惩罚的SART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改进方法在迭代系数中加入了惩罚项,得到的重建图像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古代刑罚的嬗变及刑罚制度的分析可知,中国古代的刑。罚与观念密不可分。从刑罚的起源来看,刑罚既不是“出于天”,也不是“起于兵”或“源于苗”,更不是由“象刑”演变而来,刑罚只不过是观念的产物,并随着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髡刑在中国古代之所以被认为比笞刑还重的刑罚,只能从古人对头发的不同观念来解释。而族刑作为极其残酷的刑罚制度,也不过是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的产物,其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不论是“秋冬为刑杀”的“顺天行刑”思想还是“灾异赦宥”的行刑思想,都是当时的人们对四季及天象异常的相应观念在行刑制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奴隶制五刑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经过刑制的不断改革,最终在《开皇律》中确立了封建制五刑。较奴隶制五刑而言,封建制五刑是一种较文明、较人道的刑罚。由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的过渡是中国古代刑制史上的伟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