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重点论述了黄草营地区金矿资源的主要分布范围、地层构造、成矿类型、地质条件及成矿地质背景。区内已发现了东、西两个成矿点,矿石类型主要以含金石英脉和含金黄铁矿为主,品位变化较大。通过对该地区金矿地质特征的研究,证明了在黄草营地区具有进一步寻找金矿资源的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赣东北地区主要的内生金矿成因类型、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的分析,提出本区金矿找矿的方向,并对其它地区金矿的找矿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多年来在西秦岭地区的找矿实践和该区金成矿特点、矿床特征,提出了该区金矿带划分及其金矿类型特征,指出了找金矿有利地段。仅供今后对该区进行金矿勘查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中辉 《甘肃科技》2009,25(20):45-47,131
肃北县金庙井金矿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金矿床。从矿区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分析了甘肃省肃北县金庙井金矿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指出金矿主要受含矿地层、断裂构造两大因素的控制。提出了寻找金矿的有利部位,重点研究大断裂两侧的次级小断层控制的破碎蚀变带及蚀变带中的石英脉、重点注意在破碎蚀变带下盘部位寻找富矿体。为今后在该矿区部署金矿普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中辉 《甘肃科技》2009,25(21):31-33
肃北县南金山金矿床于1983-1989年经该局地质四队进行普查及部分地段详查评价,其金矿储量已达大型。从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了南金山金矿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指出金矿的形成主要受含矿地层、断裂构造两大因素的控制。提出了寻找金矿的有利部位,重点研究大断裂两侧的次级小断层控制的石英脉及破碎带,旨在为今后在该矿区部署金矿普查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金厂峪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阐明了金厂峪金矿的矿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矿体剥蚀深度和找矿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金矿的勘探是地质勘探永恒的主题,本文以西澳大利亚洲利奥诺拉东南部伊尔岗地块中所发现的金矿为支撑点,通过对其中三条主要的绿岩带的研究,来阐述伊尔岗地块金矿的矿化特征、成矿类型、和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对黑岚沟金矿田控矿断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构造演化和变形机制入手分析了控矿断裂对区内金矿化空间分布、金矿化局部富集、金矿化类型、金矿成矿演化的控制,并讨论了北西向断裂对本区金矿成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诚  王平户  李先军  王江飞 《科技信息》2011,(20):I0318-I0320
托库孜巴依金矿位于阿尔泰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是当前区域内最具找矿潜力的成矿区之一,本文重点对在该金成矿带内的蚀变闪长岩型金矿地质特征进行较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控矿条件和物质来源。金矿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发育于黄铁矿化、硅化闪长岩中,矿石品位相对较高,成分单一,易采易选,是该区域内近年来新发现的成矿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陕西省金矿利用现状调查汇总的基础上,对陕西省金矿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理,总结出了8条资源特征:矿区分布相对集中;查明量中主要分布在镇安、潼关、凤县、太白四县;矿床类型主要为破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勘查程度较高;矿床以中大型为主;矿石品位以中高为主;已消耗量占查明量一半以上;按现有产能分析可利用可开发6~8 a.理清了金矿矿区数、资源储量的数量、类型、消耗量、保有量,掌握了金矿矿区数量及区域分布特征,查明了资源储量的数量及结构、核查前后资源量的变化量,分析了变化原因。掌握了金矿开发利用水平、生产能力较强,未占用保有资源量较大,开发利用后劲大。建立了核查数据库,形成扎实的储量管理平台,为矿业管理、科学研究、企业运作、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南部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金矿集中区,也是甘青川“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床(点)分布广泛,形成以卡林型为主的金矿类型。本总结了细碎屑岩型、碳酸盐岩型、硅灰泥岩型三大亚类的成矿特征,阐述了卡林型金矿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2.
胶东金矿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胶东金矿成矿具有“多源、多期叠加,时-空集中,规模巨大”的显著特征.该项研究通过对胶东金矿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研究沿革及进展的系统述评,总结了其叠加成矿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胶东矿集区中生代复合成矿系统的若干判据及待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尽管胶东金矿的矿床类型、分布区域、地质环境和成矿物源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但其成矿物质聚集、就位的时-空集中、规模巨大,主成矿期成矿时代的高峰值明显具有向中生代集中的趋势.金矿成矿年龄数据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胶东矿集区至少存在130—110Ma左右的金矿化和90—80Ma左右的金-银-多金属矿化两期金矿化,胶东矿集区是多期矿化作用时-空叠接的产物,其中生代复合成矿系统的形成及演化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庞亚明 《甘肃科技》2011,27(13):37-38
甘肃省武都县上坝里金矿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南部。通过对上坝里金矿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基本查明了Ⅰ号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空间位置及展布特征、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的类型;探讨了其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阳山金矿田金的赋存状态和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阳山金矿田属于类卡林型金矿床,金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千枚岩、蚀变斜长花岗斑岩、蚀变砂岩、蚀变灰岩四种.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矿石中金矿物自然金为主,其次是银金矿.金矿物以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粘土矿物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毒砂、黄铁矿、辉锑矿较其他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金矿物形态各样,粒度以微细粒为主.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岩浆岩和地慢,成矿作用与印支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的矿床成因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出地,区域内大型金矿密集分布,在多期次的构造-岩浆作用下,矿床类型多样,成矿作用复杂。本区内金矿主要受太古宙绿岩带控制,在滨西太平洋断裂带与古亚洲断裂带交切影响下,呈北东向与东西向断裂复合控矿的特征。成矿时间主要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  相似文献   

16.
张国荣  赵保青 《甘肃科技》2010,26(11):25-28
夏河县华尔寨梁金矿是2006年通过异常查证发现的,在叙述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其它西秦岭其它金矿的类比,探讨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区域成矿背景、矿区控矿因素显示,断裂构造、中三叠统下部建造层是主要的控矿因素。矿床所处区域地质背景、断裂控矿特征与鹿儿坝金矿相似,但矿石物质成份与鹿儿坝金矿明显不同,却与另外一个Ⅲ级构造单元—碌曲-武都古生代裂陷盆地的大水金矿类似,属于中、低温热液(交代)型金矿。  相似文献   

17.
从地层单元和岩石类型两个方面系统地讨论了滹沱群下部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元素的均值、众数值、浓集系数、变异系数以及元素之间的聚类组合特征。滹沱群内的金矿化明显受岩性和地层控制,即金矿化不超过下部层位的三个组并主要赋存于四集庄组地层中,陆源粗碎屑岩组合是主要的金释放岩石。滹沱群下部具有明显的变质砾岩型金矿化潜力,在合适的条件下(围岩、构造、变质变形、岩浆作用等)会产生与变质砾岩型金矿化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或次大山热液叠加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尼特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金矿与布青山群马尔争组及花岗斑岩、闪长玢岩关系密切,并受控于北西向断裂构造。金矿成矿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并在研究矿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工作成果,初步认为Ⅰ、Ⅱ号矿化带深部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韧性剪切带是地壳中深层次呈带状展布的高应变的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以卡拉麦里断裂带附近发现的与韧性剪切带型相关的金矿床(金矿点)为研究对象,解剖了韧性剪切带的成矿特征研究,主要从剪切带的构造成因机制、组构特征、剪切带的变形与成矿的关系、金矿与剪切带的关系、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做了一个深入的分析.大型深剪切断裂应变特征和构造演化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构造叠加和区域构造转换在剪切带长期演化过程中,使得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和复杂性,多种有利累加效应使得成矿作用规模不断提高,从而形成大型剪切金矿带或金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20.
井边金矿位于下扬子台坳、长江褶皱断裂隆起带中段。金矿体赋存于三叠系中统铜头尖组中 ,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矿石类型主要有以含金褐铁矿为主的氧化矿石和以含金黄铁矿为主的原生矿石两大类。通过矿相鉴定 ,单矿物含金分析、物相分析、多点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等 ,查明了载金矿物系列特征的金的赋存状态。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 ,其次为银金矿。金的粒度较细 ,主要为中细粒显微金。金的嵌布类型有包体金、晶隙金及裂隙金 ,金的成色较高 ,平均为 91 0 .4。金主要呈矿物态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