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近代美学史的分期特征提出了看法,认为中国近代美学具有资产阶级启蒙的特色,这又包含着借美学来启蒙──反对封建文艺观与启美学之蒙──草创近代形态的美学学科。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学科史中国地质学会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定价:71.00元论述了中国地质学的学科前史、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孕育、近代地质学学科在中国的初创,阐述了中国地质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拓展与深化、特点及展望,展示了中国地质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及面貌。  相似文献   

3.
山东大学     
《实验室科学》2013,(4):F0004-F0004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的分化是近代地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从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这三大地学分支学科不但已相继独立,而且在它们内部又分化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对这些新学科的命名是中国近代地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大量地学著作的研究,论述了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在汉语中的形成与演化。中国近代地学多数分支学科的名称,都经历了演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地学的发展过程。文章试对中国近代地学领域中含义变化较大、较易混淆的主要学科名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严复在近代世变之亟的境况下,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其中的进化论思想影响极大。在他的热情宣传之下,进化论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还在结合学科知识的同时,促使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在近代学科的建构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方志学于近代有了较大的发展,20世纪初其学科构建已现端倪。几乎与此同时,一些地理学家将近代传入的区域地理学也翻译作"方志学",于是中国近代出现了方志学者研究的方志学和地理学者研究的区域地理学共用"方志学"之名的特殊情况。虽然两者之间有相似相通性,但它们的时代属性和研究内容等却存在着差异,且分属中国史学和地理学两种不同的学科。此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当时两种学科的理论体系发展均不完善,两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等一些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由崔朝庆和杨冰编纂的《算表合璧》于1902年由江楚书局刊刻并出版,作为当时新式学堂的科学用表教科书,其内容丰富,大致涵盖7个大类,共51个科学用表,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年代学等学科,并介绍了每个科学用表的制作原理等相关内容。从史料记载来看,可以说这是中国第一部近代学堂所用的综合性的科学用表。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与越南的科技交流,主要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上.科技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密切了中越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是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相互支持的行动之一.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最早的天文和气象类期刊《观象丛报》作了历史性考察,并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其所载天体力学、气象观测学、地球磁力学和大地测量学等方面的论文作了解读,侧重于有关天体力学和地球磁力学的内容,涵盖重力学、地磁学、相对论等知识.经与同时期发表的相关文章相比较,认为《观象丛报》发表的这些力学论文,完全不同于晚清时期的粗浅知识介绍,它促进和深化了天文学与力学之间的学科渗透,在近代中国天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与天文教育 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和天文教育的形成、壮大、发展,展示了在天象观测记录、历法编制、仪象制造、民间天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和天文教育对外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善兰(1811-1882)把西方数学、天文、力学、生物学等引进中国,集数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于一身,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他的成就很多,.其中有许多是中国科学史上的第一.本文所讲的无穷级数除法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是一门发现型的学科。2017年天文发现和研究进展目不暇接,一些新的大型观测设备开始运行。从研究进展和天文仪器2个方面遴选了9项具有代表性的天文发现和事件。盘点了引力波、系外行星、最奇特的反复爆发超新星、暗物质卫星公布首个物理结果和第一个系外天体"奥陌陌"发现等研究进展,在天文仪器方面包括了视界面望远镜进行黑洞成像观测、中国HXMT"慧眼"卫星成功发射、"卡西尼号"探测器毁落及中国FAST射电望远镜基本完成功能性调试。随着这些新设备的正常运行,期待2018年得到更多更有趣的发现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地学史研究中,海洋地理学因与其它近代地学分枝学科相比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因而长期不受重视.但它作为中国近代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仍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该文在收集了大量近代海洋地理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代海洋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过程,总结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海洋地理学的主要成就,并期望通过这些成就反映出中国近代海洋地理学概貌.  相似文献   

14.
北洋大学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大学,自诞生之日起,矿冶系就移植了西方大学学术研究的功能,并设立我国第一个工科研究所,开我国工程学科研究之先河。矿冶系师生的科学研究不仅早,而且方式多样,他们组织学会、成立研究所、创办报刊,努力推进科研事业,促进了中国科技近代化。矿冶系取得丰硕科研成果,是我国近代大学科学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北洋大学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大学,自诞生之日起,矿冶系就移植了西方大学学术研究的功能,并设立我国第一个工科研究所,开我国工程学科研究之先河。矿冶系师生的科学研究不仅早,而且方式多样,他们组织学会、成立研究所、创办报刊,努力推进科研事业,促进了中国科技近代化。矿冶系取得丰硕科研成果,是我国近代大学科学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1921年,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了厦门大学,并于1923和1927年分别创建了物理学科和天文学科.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物理学家萨本栋先生担任厦门大学校长并兼任物理学系主任,为物理学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厦门大学物理学系的半导体学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五校联合的半导体联合教学专业.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古天文仪器史》中的研究为例,讨论在天文学史研究中可能引入的一种思路,即以天文仪器为研究对象与主要线索,通过天文仪器变迁考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该书中出现的个案,分析引入这种研究思路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实践方法,以及该思路的特点与局限。在此基础上,同时认为,在对仪器具有依赖性的学科的专门史研究中,这一研究思路是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公元一五六二至一六三三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徐汇人。他一生守正不阿,能识时务,为了适应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需要,为了解决国计民生的许多实际问题,他十分重视我国生产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在农业、天文和数学等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对促进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是我国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  相似文献   

19.
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为中国奠定了全面近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中国射电天文观测和研究状况,展望射电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前景.介绍了中国射电天文观测的主要设备,为培养射电天文观测和研究人材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