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光速不变性原理推导洛仑兹变换和超光束洛仑兹变换,指出以超光速洛仑兹变换为数学基础可以建立超光速狭义相对论,本文顺便指出,平动梁氏变换和转动梁氏变换均可推广到超光速领域,于是可建立超光速梁氏相对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速不变原理,在尽可能少的条件下,导出了特殊Lorentz变换公式,避开了在以往的特殊Lorentz变换公式的推导中所添加的那些除光速不变原理以外的种种限制,简化推导步骤,以利于扩大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Lorentz变换的根源在于,当t’=t=0时,两惯性坐标系K’和K的原点O’与O重合,这时,在其公共原点发出的是一个传播速度为光速c的光信号。经过Lorentz变换,认为光速c是一切实际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本文假设,当t’=t=0时,两惯性坐标系K’和K的原点O’与O重合,这时,在其公共原点发出的是一个超光速信号。由此导出了Lorentz变换修正公式,并证明了超光速没有极限值,ds2仍然是Lorentz不变量。同时还导出了相对论速度变换修正公式。由此还可以导出在超光速条件下,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其它变换公式。  相似文献   

4.
冯天岳 《科技咨询导报》2010,(27):219-219,222
根据光速不变和惯性系平等假设,推导出洛仑兹变换.由洛仑兹变换导出事件的可观测量和光速合成公式.借助两个假设证明了电磁动量遵从洛仑兹变换.于是从理论上证明了质速公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光速不变原理直接出发,即可获得沿运动方向的狭义相对论速度合成公式.方法简捷。而且不需利用罗仑兹变换、长度缩短、时间变慢等。  相似文献   

6.
最普遍的坐标变换是梁氏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梁氏变换,进而提出梁氏力学和梁氏相对论。  相似文献   

7.
刘文浩 《科技信息》2010,(35):I0053-I0053
根据洛伦兹变换公式,物体的速度若大于光速,它将飞到未来或飞回过去。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过去是过去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未来是未来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就现在来说,过去的物质已经不存在了,而未来的物质还没有出现。物体不可能进入没有物质的地方。光速不变的原因与此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狭义相对论(SR)可概括为10个主要方面,即1个变换,2个公设,3个公式,4个推论。目前对狭义相对论的质疑集中在“光速不变公设”和“光速不能超过推论”这两方面。1992年以后的10年间已做成了若干超光速实验,有的在经典领域,有的在量子领域。2001年,有迹象表明在大的宇宙时间尺度上光速缓慢减小,这引起了对光速是否真的恒定不变的质疑,SR似已受到挑战。国际科学界如使新理论成立,将是Einstein提出SR以来的一次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论证了对于具有静止参考系特性的粒子,以绝对时空观为基础的伽利略变换是唯一允许粒子运动速度为任意大的线性时空变换,因而对于任何非伽利略型的线性时空变换,必然要求粒子运动速度存在上限。通过引进运动速度上限vm,针对静质量不为零的粒子,给出一种无需利用光速不变假设和具体的时空变换关系,而完全在动力学范围内得到相对论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的新推导,并进一步确定了相应线性时空变换的广义洛伦兹变换公式。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以及广义洛伦兹变换的新形式已不再直接与光速相关,而是由更一般的普适速度上限vm替代了光速c。对于经典伽利略变换则可作为广义洛伦兹变换在vm→∞时的一种极限特例,而速度上限vm的具体取值可由实验测量来确定。  相似文献   

10.
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之一。光速不变原理包含两点内容:①光速与光源运动无关;②光速不依赖于观察者所在参考系。文中讨论了这两点之间的区别。指出宋代超新星爆发事件只是有助于证明“光速与光源运动无关”,而不能证明整个光速不变原理;同时指出“光速与光源运动无关”不违反经典物理学中的伽利略变换。澄清了对光速不变原理的一些不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狭义相对论与运动速度上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了对于具有静止参考系特性的粒子, 以绝对时空观为基础的伽利略变换是唯一允许粒子运动速度为任意大的线性时空变换, 因而对于任何非伽利略型的线性时空变换, 必然要求粒子运动速度存在上限。通过引进运动速度上限vm, 针对静质量不为零的粒子, 给出一种无需利用光速不变假设和具体的时空变换关系, 而完全在动力学范围内得到相对论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的新推导, 并进一步确定了相应线性时空变换的广义洛伦兹变换公式。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以及广义洛伦兹变换的新形式已不再直接与光速相关, 而是由更一般的普适速度上限vm替代了光速c。 对于经典伽利略变换则可作为广义洛伦兹变换在vm→∞时的一种极限特例, 而速度上限vm的具体取值可由实验测量来确定。  相似文献   

12.
用射影几何的方法,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导出闵可夫斯基正运动变换群,将吕变换与洛论兹变换统一到这个变换群中,再根据超光速存在的观点,改动闵可夫斯基几何的一些内容,并利用统一的变换式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3.
依据相对性原理以及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无需利用光速不变假设和具体的时空变换关系证明相对论能量必须正比于相对论质量。通过建立和求解质速关系的微分方程, 自动给出极限速度vm, 并得到一种普遍适用的相对论质速关系。该质速关系既适用于具有静质量且运动速度小于极限速度的“慢子”, 又适用于不具有静质量且运动速度大于极限速度的“快子”以及运动速度等于极限速度的“常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运动学时空变换的广义洛伦兹变换公式以及动力学的质能关系和能量-动量关系, 从而建立一种更为普遍的狭义相对论理论。无论是否存在无静质量的“快子”和“常子”, 无论是否发现超光速现象, 新的相对论理论都是成立并自洽的。极限速度的具体取值可由实验测量确定, 若取vm=c , 就回到传统相对论的公式, 光速不变则成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  相似文献   

14.
根据快子运动学和超光速粒子的电磁性质 ,对超光速坐标变换中电磁场的变换规律进行了研究。导出了不同超光速惯性系中电磁场变换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超光速变换对坐标的不对称性 ,其逆变换不能由正变换中将V换成 -V直接得到 ;当V相似文献   

15.
汪克林等提出了量子体系的相空间规范变换(物理,2021,50(3):177).本文将此推广到相对论量子体系。相对论量子力学体现所需要的保能量的变换,是量子体系的变换r→r/α,p→pα再加上光速常数的变换c→c/α.以相对论的氢原子模型和谐振子模型为例进行了讨论。说明了普朗克常数?是不做变换的。这样的规范变换适用于粒子做低动量运动的情况,因为时间未做变换,而在粒子运动时,根据洛伦兹变换,时间是会参与空间变换的。由此加深了我们对于量子力学体系相空间规范变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光速不变假设及其数学方程在观测者相对光源静止的情况能得到实际测量的支持,在观测者相对光源运动的情况得不到实际测量的支持,因此光速不变假设是一半写真一半虚构的"双面怪物".洛仑兹变换并非两个参照系的观测者使用自己所持时钟和量尺独立测定的同一事件的坐标关系和时间关系,洛仑兹变换来源于两个参照系的光速不变假设,却不支持光速不变假设在两个参照系同时成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多方面证明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假设和洛伦茨的长度收缩假设不成立,基于这两个假设的洛伦茨变换不能赋予麦克斯威电磁场方程及电磁波方程以不变性,不能解释多普勒效应和光行差,不能给出动体的质能当量关系,爱因斯坦力学的动质量公式与动能公式不自洽.他的广义相对论不能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作者立足于相对性原理,不需要其他任何假设,建立了新的相对论.新理论证明:同时性是普适的;光速可变,光速不是速度的极限;多普勒效应、红移和光行差都是光速变化引起的;光子有静质量.新理论还能精确地证明动体的质能当量关系及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等效,并揭示惯性场与引力场的广义对应.新的相对论力学可以准确计算光线经过太阳表面的偏转及水星近日点进动,从而用力学诠释取代了爱因斯坦关于质量使时空扭曲的几何诠释,并消除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多方面证明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假设和洛伦兹的长度收缩假设不成立,基于这两个假设的洛伦兹变换不能赋予麦克斯威电磁场方程及电磁波方程以不变性,不能解释多普勒效应和先行差,不能给出动体的质能当量关系,爱因斯坦力学的动质量公式与动能公式不自洽.他的广义相对论不能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作者立足于相对性原理,不需要其他任何假设,建立了新的相对论.新理论证明:同时性是普适的;光速可变,光速不是速度的极限;多普勒效应、红移和光行差都是光速变化引起的;光子有静质量.新理论还能精确地证明动体的质能当量关系及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等效,并揭示惯性场与引力场的广义对应.新的相对论力学可以准确计算光线经过太阳表面的偏转及水星近日点进动.从而用力学诠释取代了爱因斯坦关于质量使时空扭曲的几何诠释,并消除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狭义相对论有两个互相独立的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二者相结合可以证明在惯性系时空变换下间距不变从而导出Lorentz变换。但不少人对光速不变原理持保留态度,1911年P.Frank和H.Rothe就曾企图抛弃光速不变原理,他们在时空变换是单参数线性齐次群及长度收缩只与相对速度有关的假定下,推出三种变换式。但他们并没有明确说明其推导是建立在什么物理原理基础上,也没有说明时空变换式结构为什么是线性齐次变换群。其后H.WegL等又作了一些修补工作。B.A.  相似文献   

20.
梅晓春 《前沿科学》2011,5(1):86-96
季灏完成的三个"带电粒子高速运动时能量和轨道异常"实验表明,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能量和运动轨迹偏离狭义相对论的预言。本文对其中的两个实验进行分析,指出该组实验实际上并不意味着狭义相对论的质速关系被破坏,而是意味着电荷与运动速度有关,不是一个常数。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电荷明显偏离现有理论认为的常数值。本文通过引入运动电荷的概念,修改经典电磁理论的洛伦茲力公式,在不违背狭义相对论质速关系的前提下,较好地解释了季灏实验。洛伦茲力公式的修正意味着电磁场运动方程也必须修正,修正后的电磁场运动方程显然不可能满足洛伦茲变换的不变性。因此季灏实验意味着相对性原理可能不成立,但光速不变原理仍然成立。季灏这组实验涉及到物理学最基本的核心问题,如果能够证实这类异常现象的存在,对物理学基础理论和高能粒子物理学实验的影响将是震撼性的。建议国家有关科研机构予以重视,尽快组织力量进行重复性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