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鸭子的嘴巴是扁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我们决不会把头戴鲜红肉冠的公鸡看成鸭。糜鹿也有特征,那就是“四不像”:长脸形,乍看上去有点像马,仔细看又不像;头上的角不像其他鹿有眉权;颈也比较长,好像骆驼颈,但又没那么长;后臀根上长着一条尾巴,像驴尾巴,长达45cm-50cm,是世界上尾巴最长的鹿,可是又没有驴的尾巴长;宽大的蹄子像牛,能在沼泽地行走,但又没有牛蹄子大。人们根据这个“头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颈似骆驼非骆驼,蹄子似牛非牛”的特征,给它一个雅号“四不像”,  相似文献   

2.
相传商朝末年,姜子牙襄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其南征北战的坐骑是一种叫做“四不像”的古怪动物。这种动物的犄角像鹿,脸面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感觉是由四种动物拼装而成的从这点来讲,它被称作“四像动物”或许更确切:可是,从整体来看,它却不像其中任何一种动物.所以还是称作“四不像”更加“像样”:或许是神话故事,或许是姜子牙的声望,再或者是这种古怪动物的称谓和长相.使它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中国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爱不释"身"型 澳大利亚的袋鼠妈妈是天生的"慈母",作为有袋目动物的杰出代表,它特殊的身体构造为小袋鼠提供了世界上最温暖、最柔软的摇篮. 袋鼠通常怀孕40天左右产小仔.刚生下来的小袋鼠没有发育完全,还没有人的小手指粗,像一段蚯蚓似的蠕动着.为了能让小袋鼠爬进育儿袋里,母袋鼠半仰着身子,尾巴从两腿之间伸出来,用舌头从尾巴根部向着育儿袋方向舔出一条潮湿的"小路".  相似文献   

4.
段军 《科学之友》2005,(17):45-47
回想儿时听过的故事<小壁虎找妈妈>,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小壁虎在寻找妈妈的途中,失去了自己的尾巴,可是不久它又有了一条新尾巴.后来,我们长大了,知道许多种蜥蝎都是靠尾巴活命的.当一只饥锇的大鸟紧紧抓住一条可怜的蜥蝎的尾巴时,蜥蝎只有一种逃生办法--甩掉自己的尾巴,逃到安全的地方.动物的尾巴有大、有小、有肥、有瘦、有长、有短,但是它都是动物身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一旦失去了尾巴,就会给它们生活带来麻烦,它们的尾巴形状万千,妙用更是无穷.  相似文献   

5.
绝大部分脊椎动物的身体后面,都拖着一条或长或短的尾巴,但不同的动物,尾巴也有着不尽相同的"招术".  相似文献   

6.
动物奇观     
马开汽车在美国肯塔基州易士维尔市的公路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匹马驾驶汽车。这匹马名叫"牛油糖",经过主人的精心训练,它能驾驶一部改装的汽车,以时速8公里的速度行驶。高大的"牛油糖"站在车厢里用蹄子完成启动、挂挡、踩油门、操纵方向盘和刹车等一系列动作。当遇到前方有行人和车辆时,它还会煞有介事地鸣喇叭。牛浇庄稼非洲尼日利亚的"息西"牛,颈下有个比头还大的盛水垂囊。垂囊有水,"息西"牛的嘴就不地停喷出水珠。这是为了保持舌头的湿  相似文献   

7.
韩国有个民间故事,叫作"皇帝长了驴耳朵"。长了驴耳朵的皇帝只让理发师知道他的秘密,并命理发师发誓不把秘密泄露。日子久了,理发师觉得把这秘密压在心中好难受,几乎要发狂。然而,他又不敢对外人说出这个秘密。如果说了,既违背自己的诺言,又将招来杀身之祸。后来,他终于想出一个发泄的两全之计:在地下挖一个大洞,每天对着大洞狂吼几句,"皇帝长了一对驴耳朵!"于是,他发泄了,心理平衡了。一提起"发泄",人们便认为它是贬义词。不错,在文学上,"发泄"是属贬义词,但在医学上,"发泄"却系中性词,  相似文献   

8.
四不像——驼鹿 在大兴安岭的林海里,有一种哺乳动物被称作"鹿中之王",名叫驼鹿,又称马鹿,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种鹿.驼鹿的毛为黑棕色,颈短,尾短,鼻子长,肉可吃,皮能制革.它性情凶悍,肩高2 m,体重约600 kg.因长相古怪奇丑,马头、驴耳、鹿身、牛蹄,所以人们又叫它现代四不像.  相似文献   

9.
可以这么断言,没有人能不生病,动物也会生病,像驾车的马、耕田的牛、家中的宠物--小狗、小猫、小兔、乌龟等,都会生病,所以现在许多地方都有专业的宠物医院.但是,你知道吗?自然界还有"不生病"的动物呢!  相似文献   

10.
在北美洲东部,居住着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动物.从外表看,它们就像在地球上定居的"外星生物",其最大特点是鼻子长在头部,在鼻子周围还环绕着11对粉红色的肉质"触手",就像一朵盛开的花.这种动物在探路行进时,会让人觉得它们的头部就是由这奇特的鼻子构成的.难怪人们会把它们和"外星生物"联系在一起,还有人觉得这种动物的鼻子更像一颗星星,因此又形象地称它们为星鼻鼹.那么,星鼻鼹究竟是如何靠鼻子探路、谋生的呢?科学研究人员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笑牛--在圭亚那的奔米达地区有一种会发笑的牛.它的喉部长着一个隔音膜,发出叫声时,此膜剧烈颤动,形成"哈哈"的声音,人们称它为"哈哈牛"或"笑牛",又因它的叫声像古稀老人在爽朗地笑,所以还被称为"笑老人".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海马     
颜世璎 《科学之友》2005,(21):44-46
长久以来,长着奇特外表、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海马一直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在古希腊传说中,海马是波塞冬王的车夫,而在中国,海马被看作是爱的符号.它们高昂着骏马一般雄赳赳的头,长着一根灵巧的尾巴,一身坚硬而多节的皮肤,就像甲虫身披的铠甲.它们的眼睛像变色蜥蜴一样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扫射.有趣的是,虽然海马只是鱼的一种,但同其他的鱼不一样,甚至同地球上绝大多数动物都不同,它们拥有一种神奇的特性--只有雄性才能够怀孕和产仔!  相似文献   

13.
习惯人生     
从前,有一对父子,家住山上,每天要赶着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口,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但牛仍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便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安徽黟县县城东北10 km处有一个"牛形村落".从高处俯瞰,可见整个村落酷似一头悠闲地斜卧在山前溪边的青牛.进村即是一座小山.出坡前的村头突兀两棵古树,一棵是红杨,一棵是银杏,树龄均在400年以上,依山而长.这小山便是"牛形村落"的"牛头",两棵古树就是"牛头"上的两只"牛角".  相似文献   

15.
陈丹青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是将中国油画从"伤痕美术"中走出来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开创了"乡土情"和"生活流"的先河.<西藏组画>用客观的视角真实直观地塑造了藏族人民纯朴的人性美,是对人性的讴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作品,从纽约回国后,陈丹青的内心充满了中西方的碰撞与摩擦.这样他继而放弃了<西藏组画>,走近了董其昌等人的"山水"中,把它们如实地照搬到画布上.从表象上看,他是用油画再现中国的水墨山水,画的是"画中画",试图把中西方的艺术结合到一起,但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来说,他的作品,既是写生,又是反写生:既是传统写实,又以此质疑传统写实--就像艺术革命,有时也是反艺术革命.  相似文献   

16.
飞猫东南亚和地中海地区的丛林中,有一种飞猫。它有狐狸似的面孔,外貌俊美,毛皮有斑纹,喜食鼠类和植物果实。它捕食总是在夜幕和树丛的掩蔽下,不声不响,以如闪电般的速度飞捕食物。这种飞跃能力证明它是猫科动物中的捕猎能手。飞鼠哺乳纲鼯鼠科,体形与尾酷似松鼠,脸面如狐,双眼似猫,尖嘴类鼠,耳朵像兔,脚爪若鸭,善于爬树攀崖,这种"六不像"动物因产于神农架林区。又被称为"神农飞鼠"。它的尾巴一般长约10~18厘米,像一把雨伞反扣在背上。它的肢间有发达的薄膜,滑翔飞行时体态轻盈、迅疾如风,每次都能腾空滑翔20多米远,大尾巴是它的  相似文献   

17.
牛年说奇牛     
笑牛一在拉丁美洲圭亚那的奔米达地区,有一种会发笑的牛,它的喉部长着一个隔音膜,牛叫时,此膜剧烈颤动,发出"哈哈哈"的声音,人们称它为"哈哈牛"或"笑牛",又因它的叫声像古稀老人在爽朗地笑,所以还被称为"笑老人".  相似文献   

18.
水鼠虽为鼠辈,却又和老鼠有着天壤之别:它们没有尾巴,体形像猪又像马,习性和河马极为相似。它们在地面上迟缓笨拙,可在水里却能快速潜水游泳。作为世界级珍奇动物中仅为南美所独有的物种,每一只水鼠身上的故事都是那么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19.
浏览"万物之理"候选诸论,众家之言琳琅满目,芙不胜收,但各执一说,不知何所从.想起幼时听到的一则寓言"蒙眼摸象".四个蒙眼人模象,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摸到象尾巴的说:"象是绳子."摸到象鼻子的说:"象是管子."模到象腿的说:"象是柱子."摸到象肚子的大呼:"你们都不对!象是一堵墙."四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位智者走来帮他们摘下眼罩,四人睁开眼一看:"哇!原来大象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20.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绵羊并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愚蠢.尽管绵羊从来没有被视作很聪明的动物,但实际上它们非常机灵,能够做出"行政决策",还有着很好的记忆力,能够记住两年前的朋友. 据研究人员介绍,绵羊能记住面孔,不管是其他羊的面孔还是人的面孔,即使是看照片它们也能回忆起所认识的面孔.研究还发现,绵羊能通过猴子都经常会失败的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