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丰富小麦的遗传背景、提升小麦的品质,以来自于以色列Hermon地区的110个野生二粒小麦为供试材料,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进行盆栽和田间种植,并测定其农艺性状和籽粒多组分营养成分,以发掘新的基因资源.结果发现,不同种植环境对小麦籽粒的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并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农艺性状与籽粒多组分营养间呈负相关.以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PC)两个基因GPC-B1和Fd-GOGAT连锁标记作为单体型(Haplotype),分析该野生小麦群体,发现此群体在两个标记中有分离.不同单体型组别间比较结果证明,以上两基因不仅可显著影响籽粒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还对野生二粒小麦穗长和芒长有明显影响.盆栽与大田种植环境对野生二粒小麦农艺性状及大部分籽粒营养组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 ascendens)群落特征,通过对其典型群落的样方调查,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度分布进行了群落学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各层次比较,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要优于乔木层和层间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反映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方面要优于Simpson指数;群落多度分布说明此群落富集种少、稀疏种多,符合对数级数分布.随着群落的进一步发展,武夷山野生早樱有可能消逝于林中;出于对其种群的扩大与保护,适当的人为干扰及开辟林窗,有利于其繁衍.  相似文献   

3.
昆明动物园野生鸟类群落及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城市公园鸟类群落的结构及与环境的关系,我们于1989年12月至1990年5月对昆明圆通山动物园的鸟类先后进行过16次调查统计,调查中共录得野生鸟类46种,数量合计517只,其中非雀形目鸟类9种,雀形目鸟类37种.并根据优势种及其所处的地位将该公园的鸟类群落定为树麻雀-黄眉柳莺-鹊鸲群落.并对该鸟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十几年的数据 ,通过差异分析 ,研究了羊草草原退化群落及其围封 ( 1 983年 )恢复群落在年度内和年度之间的群落性状差异性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长期放牧的冷蒿退化群落其内部差异性很小 ,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 ;对其进行围封禁牧后 ,在最初的 8~ 9年时间内 ,恢复进程中的群落与退化群落的差异不大 ,而在 1 991年以后 ,群落性状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 ,已经恢复成以羊草和大针茅为主要优势种的群落 .此外 ,本项研究表明 ,群落性状的差异性分析可以作为一种群落演替规律的实验研究方法 .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务川县银杏古森林残存群落考证初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向应海  向碧霞 《贵州科学》1997,15(4):239-244
三十年代初,由美国出版的《中国植被》一书中明确记载:贵州省务川县龙洞沟、韩家沟一带有野生银杏及森林群落分布。经过1989、1990、1991和1997年的多次考查结果证实;龙色,韩家沟已无森林,但是,在该县的灌水,丰乐,都濡黄都及紧邻县区,确实发现以银杏为主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多处,在这些零星和分散的残存群落中,银杏种群个体大都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6.
临澧县太浮山野生樱花群落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湘西北武陵山地临澧县太浮山发现尾叶樱、微毛樱群落,分布海拔200~580m的山坡中上部,面积350hm^2。主要有尾叶樱、尾叶樱—杉木、微毛樱—尾叶樱—檫木等群落类型。据文献报道,野生樱花在国内多为散生分布,太浮山野生樱花群落的发现,对研究湘西武陵山地蔷薇科樱属的植物地理和乡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羊草草原在放牧退化与围封恢复过程中群落性状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十几年的数据,通过差异分析,研究了羊草草原退化群落及其围转(1983年)恢复群落的年度内和年度之间的群落性状差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放牧的冷蒿退化群落其内部差异性很小,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对其进行围封禁牧后,在最初的8~9年时间内,恢复进程中的群落与退化群浇的差异不大,而在1991年以后,群落性状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已经恢复进程中的群落与退化群落的差异不大,而在1991年后,群落性  相似文献   

8.
唐鱼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2007年,对从化市唐鱼资源进行了野外普查,共发现唐鱼自然栖息地8处,目前仅存在5处(另外3处破坏).本实验测量了5个地点的野生唐鱼种群与1个养殖群体形态度量性状和框架结构参数,采用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传统可量性状方面,5个野生种群和1个养殖群体在体高/体长、头长/体长比、尾柄长/体长比以及尾柄高/尾柄长比几方面差异极显著(P<0.01);②应用框架结构分别对唐鱼的养殖群体与5个野生种群共190尾标本的12个可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唐鱼野生种群与养殖群体在外部形态的整体大小上有明显的差异,并用判别分析对主成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湖北蕲春九棵松野生蕲艾群落基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α-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蕲春九棵松野生蕲艾的群落基本结构。结果表明:该蕲艾居群面积约为15~20 m~2,植株数约25株左右,盖度仅为3%,为小居群。主要有10科13属13种植物与蕲艾相伴生。蕲春九棵松野生蕲艾群落的群丛名为刺槐+尖头青竹+野菊花。α-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蕲艾群落辛普森指数(D)、香农威纳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867、2.180和0.850。人为干扰和过度采集是影响该野生蕲艾居群恢复更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6,(11):1830-1834
庙台槭为我国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原记载仅零星分布于秦岭西段的个别地区.近年在河南伏牛山区首次发现庙台槭野生种群,完善和修正了我国半个多世纪关于该树种分布范围的界定,对其起源、资源保护和栽培技术研究意义重大.对庙台槭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对该树种野生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庙台槭种群对生境要求严苛,种群在该调查群落中虽是优势树种之一,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极不完整,从演替趋势来看,该种群具有逐步衰退下降的动态特征.本文还对庙台槭的濒危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证明:贵州省务川县至今存在着较丰富的野银杏种质资源."丰乐镇张家山典型野银杏森林群落"的发现,为中国野银杏存在的事实提供了可靠的样地物证;黄洋坪廖家村"以雄树群为主体的野银杏残存群落",首次揭示了"野银杏群落学性比配搭及水平分布"的特殊性;在全县范围内,以十二盘为代表的野银杏残存群落、残存树群、残存树丛、残存孤立木及孤立木桩篼迹地等演替系列的普遍存在,表明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存在过大面积古银杏森林群落.该森林群落至今处于"逆向演替"过程之中."逆向演替"的基本规律是从大(面积)到小、从小到弱到无,直到消亡.同地球天然植被"逆向演替"规律完全一致.至今存在的古银杏残存群落、残存树群、树丛、特大孤主木及孤立木桩篼迹地,大部是古森林银杏群落"逆向演替"不同阶段的残余部分.具有明显的群落形态学演变特征和识别价值.有力证明贵州省务川县是中国野银杏的故乡和现代保留地.  相似文献   

12.
湖南浏阳桂花峡桂花次生林的物种数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湖南浏阳周洛村桂花峡的调查,统计了桂花群落的物种组成成分,分析了群落的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和重要值。结果表明桂花为相对聚集成丛分布,对严酷生境适应能力较强,在石灰岩山地贫瘠土壤条件下为绝对优势树种,在生境略好的条件下形成桂花-青冈栎群落,林下有少量幼苗天然更新,其他物种成分较为简单,该桂花群落可初步认定为野生群落。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对湖南浏阳周洛村桂花峡的调查,统计了桂花群落的物种组成成分,分析了群落的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和重要值。结果表明桂花为相对聚集成丛分布,对严酷生境适应能力较强,在石灰岩山地贫瘠土壤条件下为绝对优势树种,在生境略好的条件下形成桂花-青冈栎群落,林下有少量幼苗天然更新,其他物种成分较为简单,该桂花群落可初步认定为野生群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贵州省古森林残存群落”系列调查之二.着重对务川县鹿坪村白果园及务川县丰乐镇大院子川王庙两处古森林残存群落中的银杏种群进行了定量研究,相应介绍了森林群落的结构、成分、数量及立木的物侯型级.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两处森林仍具有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的群落特征.白果园森林群落应属“针阔叶混交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川王庙森林群落则属于“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在上述群落中,银杏种群同森林中其它种群一道沿着天然森林群落的自然规律进行生长、发育和更新,具有同其它野生植物种群一致的生长发育特性,应是古森林残存群落中处于自然状态万的野生性银杏种群.  相似文献   

15.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豆包阻尼减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豆包阻尼的结构具有柔性约束特征,难以直接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所以文章采用试验的技术对主轴箱的豆包阻尼减振效果进行了研究。豆包材料的配比不同,阻尼减振的效果不同,所以本文设计了两种方案,通过试验得出了减振前后各方向的动刚度谱。通过分析得出了随着豆包材料的增加,低阶频率的刚度值变小,高阶频率的刚度增大。为豆包阻尼在主轴箱的减振应用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豆芽作为载体,通过其发芽过程使无机铁、锌转换为有机铁、锌.在发芽以前通过控制添加剂量可以形成高铁和高锌豆芽.此种豆芽可以作为铁源和锌源,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并且为治疗和预防锌、铁微量元素缺乏症开辟了一条更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野生植物侵入种类、频度、规律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野生植物的侵入对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基质的影响,分析了主要野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并对其演替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野生植物的入侵改变了排土场土壤理化特性及土壤基质微生物区系,野生植物的侵入有利于再种植,且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与均匀度直接影响植被稳定性.该研究为排土场复垦中土壤基质改良、植被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普通菜豆晕疫病在中国普通菜豆产区大面积发生,造成减产,甚至绝产,正发展成为危害普通菜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中国普通菜豆抗晕疫病种质资源本底不清,抗性遗传研究尚未开展,生产上可利用的抗病品种极度匮乏。为此,综述了普通菜豆晕疫病的病原菌特征、致病机理、检测方法、防治措施、抗性遗传、抗病种质资源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普通菜豆晕疫病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砷对绿豆和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砷污染与种子萌发的关系,进行绿豆和黑豆加砷砂培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砷(1mgkg-1)对绿豆和黑豆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萌发质量的促进作用可达12%以上,当砷水平超过一定浓度(5mg kg-1)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砷水平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砷处理第6天绿豆的发芽率和萌发质量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8.2%和56.2%,黑豆发芽率和萌发质量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7.9%和43.6%.同一砷水平下,砷对绿豆和黑豆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随萌发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在高砷水平15和20mg kg-1砂下,黑豆发芽率高于绿豆,砷对黑豆发芽率的抑制率小于绿豆.无论是发芽率还是萌发质量,黑豆的半抑制浓度均大于绿豆.总之,低剂量的砷可以促进绿豆和黑豆种子萌发,大于5mg kg-1的砷则抑制种子萌发,砷毒害导致种子发芽率和萌发质量降低,萌发延迟,豆芽变短;黑豆种子的耐高水平砷毒害的能力比绿豆种子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西豆科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山西豆科植物从不同用途给以分类,为山西豆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