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女性的声音听起来较男性的声音更清楚,而男性的声音则会让人出现幻听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近日,英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原来大脑在对待男性声音和女性声音时,反应的区域是不同的。这个发现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人们通常在听男性说话时会产生幻听的现象。女性的声音刺激大脑的听觉区,而男性的声音则刺激大脑后部的逻辑思维区。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对大脑处理男性声音与女性声音的不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脑对不同性别的声音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译解。科学家对12位参试者的脑部活…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13,(1):39
为什么女人总是觉得男人不能为她们挑选到满意的衣服?最新的研究发现,这或许并不稀奇,因为男性与女性看到的颜色并不太一样。这一发现意味着,同样是橘色,男性看到的会比女性偏红。同样,在观看草地时,男性眼中偏黄而女性眼中偏绿。差异还远不止如此,纽约市立大学的实验显示,男性很难分辨黄、绿、蓝3个颜色色调上细微的差别。这一现象并不显著,但是这或许意味着女  相似文献   

3.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 ,男性在听声音时只用了大脑的一半。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 2 0名男女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 ,男性在听声音时只使用左脑 ,而女性却使用左右大脑。负责此项研究的鲁里托教授说 ,“有些研究已经表明女性可以同时处理两个会话 ,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她们投入了更多的脑细胞。”鲁里托教授在北美放射学会年会上公布了这一研究结果 ,他说 ,但这并不表明女性一定是更好的倾听者。鲁里托教授认为 ,这对女性来说可能更难 ,因为完成同一个任务她们需要用比男人更多的脑细胞。他说 :“我不想引起一场性别之战 ,我仅仅是想…  相似文献   

4.
木头浮在水面,石头沉入水底,这是人们很早就观察到的现象.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谁也说不清楚.一个偶然的事情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口红的演变     
现代社会,女性在出门之前擦口红完全是下意识的机械行为。而这个习惯实在是源远流长:原始时代的女性就已经开始用口红了!当时的口红是用有色黏土或者浆果汁做的。但是人们完全不知道原始时代的女性为什么要用口红,到底是为了吸引男性还是要把他们吓跑。非洲和欧洲西部发现的岩石雕刻品和洞穴岩石雕刻也证明:原始时代的女性的确是已经在用口红了!  相似文献   

6.
时东陆 《科学》2008,60(2):2-4
为会么是纳米 科学发展到21世纪,出现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纳米科学.纳米科学的产生并不偶然.事实上,科学家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纳米现象,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形成一种巨大的科研浪潮.那么,现在为什么需要研究纳米?它到底有何独特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7.
若留心一下厨房中的炉灶、器皿以及做饭、炒菜中出现的现象,就会发现很多地方要用到物理知识。热凉粥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把凉粥或冷饭烧热与烧开水是不一样的。虽然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对热的传导速度很慢,但水  相似文献   

8.
每位男性都有过梦遗,其中有85%左右的男子在梦遗中会达到性高潮.其实,进入青春期的女性同样会出现梦遗.  相似文献   

9.
正神经科学家凯瑟琳·杜拉克的研究打破了人们关于"男性"和"女性"本能的刻板印象,也开辟了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新途径。关于"男人和女人的行为为什么会不一样"这类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且众说纷纭。凯瑟琳·杜拉克(Catherine Dulac)试图从遗传学和神经科学层面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10.
数字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1-11
<正>50%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各种嗅觉测试表明,女性在嗅觉方面比男性更加敏锐。近期,针对这一现象,科学家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女性大脑中的嗅觉细胞要比男性的平均多50%。据从事此项研究的巴西神经科学专家罗伯特·兰特称,他们借助一种叫各向同性分馏塔的高科技探测仪,来探测第一时间接收嗅觉信息的大脑中嗅觉细胞的数量,最终发现,女性大脑中嗅觉细胞的数量要远远多于男性的,而正是这些多出的细  相似文献   

11.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狗也许可以感受人类的内心.当狗听到人类打哈欠的声音,也会跟着打哈欠,且如果打哈欠的声音来自主人,狗打哈欠的概率就会增加5倍. 不过,研究人员认为,狗可以轻易模仿人类行为,是否真的能了解人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9只与主人生活至少6个月的狗进行了测试.他们录下主人打哈欠的声音,然后播放主人的哈欠声、另一女人的哈欠声及一个控制声给狗听.  相似文献   

12.
新的研究发现,有一个进化中的"漏洞"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物种的雄性都比雌性的寿命短. 这个漏洞就在线粒体中,也就是人体细胞中产生能量的部分.线粒体有自己的DNA,与细胞核中的DNA是分离开的.几乎在所有的物种中,线粒体DNA都仅仅来自于母亲.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这种直线遗传可能使一些有害的变异不断累积.一般来说,自然选择过程会使有害的变异尽量不会累积,以确保它们不会被遗传给后代.但是如果线粒体DNA中的变异只对男性有危害,而对女性没有危害,就没有什么机制会阻止母亲把这种变异遗传给子女.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报道,许多期待小宝宝诞生的家长会对肚子里的小孩说话,会让他们听音乐,但专家却提出一个最新的建议:小宝宝在子宫里其实是听不到外界的声音的.一个新西兰的研究发现,胎儿一直处于深沉熟睡的状态,直到出生.  相似文献   

14.
最近,科学家证明,快乐和欢笑不是人类独有的特性.人们早就发现在嬉闹中的猩猩会兴奋得呼哧呼哧喘气,这其实是它们的哈哈笑声.而且狗高兴的时候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邀请狗伙伴一起来乐一下.  相似文献   

15.
几乎每年都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个海滩又发现了搁浅的鲸,少则一两头,多则数百头。虽然发现者大多会想尽办法让它们摆脱困境,但还是有不少鲸永远留在了海滩上。鲸的集体自杀现象在哺乳动物的种群中是很罕见的。鲸为什么会出现和人类一样的集体自杀现象呢?科学界为此众说纷纭。太阳黑子惹的祸去年6月初,又有160条虎鲸在澳大利亚西岸的海滩搁浅。为什么这些动物要集体自杀?人们至今不明。德国科学家认为他们为此找到了一种新的解释,造成鲸类动物搁浅的主因,可能并非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按照学术界的普遍看法,鲸只依靠它们的超声波声纳系统导航…  相似文献   

16.
"黄金分割"律形成之源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钢 《自然杂志》2004,26(6):357-359,360
问题的提出: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黄金分割"现象?"黄金数"究竟与什么有关?导致"黄金分割"规律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在自然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不能解释它们的原因,以致这一现象神秘化.本文将运用天体运动规律探索0.618这个谜.  相似文献   

17.
吕勇  刘亚平  罗跃嘉 《科学通报》2011,56(14):1112-1123
采用行为实验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通过学习-测验范式考察面孔再认中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 (ⅰ) 女性面孔更容易被记住, 且女性很可能比男性更擅长记忆面孔. (ⅱ) 旧面孔诱发的N170 波幅更大, 表明该脑电成分可受到面孔熟悉度的调制. (ⅲ) 女性面孔诱发的N170 波幅更大, 而男性面孔引发的P2 波幅更大; 前者可能与女性面孔可变化的特征较多、需要更大的心理负载有关; 后者可能与男性面孔可变化的特征较少、再认难度较大, 从而需要更深的加工有关. (ⅳ) 新旧面孔诱发女性被试的P1 波幅存在差异, 但男性被试身上不存在此现象, 提示女性的脑活动可能比男性更早地受面孔的熟悉度所调制. 此外, 女性被试对于新旧面孔还表现出P2, N250 波幅的差异, 且女性被试新旧效应涉及的头皮范围比男性更广, 这些都为女性较好的面孔再认能力提供了电生理证据.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16,(4):68-71
正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显示,2014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6.83岁,男性为80.50岁,均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与其他国家比较,日本女性的寿命已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男性的排名也上升了一位,排名第三。日本人为什么会如此长寿?除了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和医疗保障外,和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有些同学智力很好,原来的基础也不差,但因为上课时经常会出现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以致严重影响了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并且有过很深刻的论述。让我们来学一学儒家经典《大学》,就会明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邻家上初中的女孩有一天突发奇想,眨巴着大眼睛问我:“老师,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地球滚动的声音?”我一愣——这问题还真从没想过.一时语塞。只得反问道:“那么,你觉得地球滚动的声音应该怎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