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卫六"泰坦"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它拥有浓密的大气层。一项新研究显示这颗卫星可能曾经拥有复杂的地质学历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田纳西大学的研究人员仔细查看土卫六的地表图像以考察其地形侵蚀状况,这些侵蚀一般是在过去的数百万年内由于河流和流动的液态甲烷引起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土卫六上的一部分区域,河道网造成的侵蚀非常微弱。这可能意味着土卫六地表发生的侵蚀过程非常缓慢,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卡西尼号探测器不久前进行最后一次飞越土卫六,并收集了土卫六由碳氢化合物构成的湖泊,以及迷雾缭绕的地表数据任务。2017年4月22日,卡西尼号探测器以每小时21000千米的时速进行距土卫六最近的一次飞越,距土卫六表面仅979千米,这也标志着卡西尼号探测器"大结局"的开始。在此次飞越过程中,土卫六的引力将会使卡西尼号的轨道发生弯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4,(21):32-34
<正>科学家们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使近地小行星维持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力除了引力和摩擦力之外,还有其他的力。例如最令人担忧的1950DA近地小行星,似乎是由大量尘土类物质松散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这项研究结果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项重要参考,那就是未来人类任何旨在偏离小行星撞击轨道的努力都应该避免直接与小行星迎面碰撞。这也就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近日发表论文指出,人类其实应该在土卫六上建立新基地。尽管土卫六仍与地球相去甚远,而且被浓浓的橙色云层所笼罩,大气也不适宜人类呼吸。但这颗深橙色的星球和早期地球十分相似,也许可能存在微生物、或至少存在类似原始生命的化学成分,表面辐射强度比火星要低,其引力也可以让我们在表面行走(约为地球的14%),以及各种可用来产生能量的资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卡西尼号探测器收集的数据显示,土卫六上的液态  相似文献   

5.
<正>土卫六表面覆盖了众多沙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认为,这些沙丘可能已经存在了数千年。而目前,最清晰的雷达图像显示,当土卫六的轨道受到太阳影响发生摆动时,土卫六表面的风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沙丘的形状。轨道摆动将  相似文献   

6.
张衡 《科学大观园》2014,(19):36-37
<正>科学家们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使近地小行星维持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力除了引力和摩擦力之外,还有其他的力。例如最令人担忧的1950DA近地小行星,似乎是由大量尘土类物质松散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这项研究结果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项重要参考,那就是未来人类任何旨在偏离小行星撞击轨道的努力都应该避免直接与小行星迎面碰撞。这也就是说,采用某种手段轻轻地引导小行星偏离当前轨道的做法要比直接引爆小行星更加可取。美国田纳西大学行星科学家本?洛兹提斯表示:"你会希望避免与这些小行星直接碰撞。"  相似文献   

7.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20):67-69
夏天临近,厚厚的雾气在空中漂浮,暴雨袭来,久旱的土地迎来少见的雨水……这是一幅多么熟悉的风景啊!但这一幕发生在距地球超过10亿千米的地方一一土卫六。土卫六被认为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地方。以前,人们对它知之甚少,是一艘名为“卡西尼”的土星探测器为我们带来了大量有关土卫六的知识。“卡西尼号”于2004年抵达土星,其间飞临土卫六几十次,并将一个名为“惠更斯”的着陆器释放到土卫六上。  相似文献   

8.
<正>崩塌的日面暗条不久前,科学家们分析一段壮观的太阳视频,他们开始认为这是一次普通的太阳爆发事件,但随后发现这种看法并不正确,而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们加深对于太阳磁场性质的研究。在2014年9月30日,美国宇航局的观测设备拍摄记录到一次似乎是太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15日,美国宇航局卡西尼探测器在土星大气层中燃烧,终结了为期13年的土星探索历史,但该探测器提供的勘测图像和数据却彻底改变了科学家对太阳系的理解,并更多地掌握到潜在生命条件的星球状况。例如:卡西尼探测器在土卫六发现甲烷海洋,在土卫二表面发现喷射的水蒸气间歇泉,这两颗卫星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就像环绕带有环状结构的土星和整个土星系统一样。美国宇航局  相似文献   

10.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相信外星人可能正通过发出闪烁的激光信号的方式试图与地球取得联系。根据《天体生物学》杂志的一篇报道,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的激光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在太空深处搜寻那些暗弱却具有重复性规律的光信号,希望能从中找到智慧文明发出信号的线索。由于激光可以在广袤空间内传输信号,因而长久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激光可以作为一种星际交流的手段。天文学家们在过去数十年间,已经对数十万颗恒星可能发出的激光信号进行了搜寻,但结果一无所获。这是因为先前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家近日在火星表面Elysium平原地区发现一个新鲜的撞击坑,这是科学家们在火星勘测轨道器(MRO)拍摄的图像中注意到的最新撞击事件,研究人员推测此次撞击事件发生时间是在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之间。从MRO飞船拍摄的图像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一个新鲜的陨石坑,其周遭地面的颜色相比附近其他区域明显更暗一些。从残骸溅射物的分布情况判断,这一撞击体是从西侧撞向地面的,目前美国宇航局仍在计算这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了在环境条件上和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不禁让人们对于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充满期待。在36光年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近似地球的行星。不过这颗“第二地球”的正式名称可一点也不浪漫,科学家们给它的编号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HD85512b。这颗行星位于南天的船帆座,围绕一颗黄矮星运行。天文学家们使用安装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高精度径向运动行星搜寻设备”获得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13.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1,(24):68-68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高压试验室的科学家们成功创造出一束长达60米的放电弧。这道人造闪电发出的荧荧绿光照亮了建筑物和周围的树木。科学家们此次开发的是一种新技术。通过运用爆炸丝代替传统的直接空气放电的方式,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03,(10):10
1846年,天文学家注意到天王星以一种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的规律偏离正常轨道“摆动”。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重写牛顿的物理定律,要么“发明”一颗新的行星来解释这种奇怪的重力拖曳现象。结果,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海王星”。今天,科学家们又遇到了相同的难题。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天文学家约翰·马特斯、帕特里克·威特曼和丹尼尔·威特米尔研究彗星轨道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在研究了82颗来自遥远的奥特星云  相似文献   

15.
火星一直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自从航天时代开始以来世界各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超过40颗探测器,科学家们迫切地想知道,尽管现在满目荒凉,但在历史上这颗红色的行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而现今一颗最新探测器即将抵达这里,这就是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科学实验室",也就是"好奇号"火星车。但是尽管科学家们兴致高涨,仍然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火星探测是否真的是一项值得去做的投资?因为很显然,探测火星并不便宜。当然我们很难开列出一张完整  相似文献   

16.
<正>据英国爱丁堡大学官网近日消息,该校科学家公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白细胞——巨噬细胞可能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这一发现有望改善现有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巨噬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这种免疫细胞的一项新功能:它会寻找并"蚕食"一种名为内皮素的强效激素分子。通过监测  相似文献   

17.
休闲一刻     
《科学大观园》2011,(11):78-79
招供一只考古队从埃及带回一具木乃伊。因为确定不了这具木乃伊已经存在了多长时间,科学家们只好找情报部门帮忙。情报部门的人员在实验室里忙了4个小时,然后告诉科学家们说,木乃伊的确切年龄是3147岁,科学家们很惊奇,问情报部门的人员是怎么得出  相似文献   

18.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宇宙尺度的悬疑故事:宇宙中的星系正在被谋杀,而科学家们想要知道凶手是谁?近日,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的科学家们发表的一篇论文试图为这个问题找到答案。这项研究显示,一种被称作“撞击压力剥离”的现象发生的几率要比原先设想的更高,这种现象会将星系内部的大量气体驱离出去,从而导致星系  相似文献   

19.
<正>在南极洲工作的科学家们监听到神秘的"歌声",这种被称之为"南极BW29"的声音可能出自一种此前未知的新种鲸鱼之口。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叫声并非来自于已知的突吻鲸种群。这一分析结果让科学家意识到神秘的"歌声"可能由一种新种突吻鲸所唱。尽管利用"歌声"导航的突吻鲸是第二大鲸类家族,但科学家对它们却知之甚少,主要原因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人员近期表示,发胶物质可能有朝一日会成为我们搜寻地外文明的线索.现在,科学家们正试图寻求来自公众的资金支持,以便将他们的这一科学设想变成真正研究项目. 科幻小说家们早已幻想人类将一些原本不适宜居住的星球进行改造,使之转变为宜居环境的案例,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地球化改造".比如说对火星的改造:科学家们设想过让这颗红色行星的大气层加厚,以便使其变得适宜人类居住而不需要穿宇航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