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指引下,在安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上级科技管理部门关心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科技产业大军。一、安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回顾安庆市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安庆市包装技术研究所诞生于1984年,安庆市因此而成为省内民营科技企业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按照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时间从1984年到1991年。当时,我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对待民营科技企业这个新生事物发展的问题上,还心存疑虑,在所有制问题上,仍有“官办”和“民办”的区分,在工作中,对民营科技企业有很多的歧视和限制。因此,这一阶段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较为缓慢。到1991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不过46家,技工贸总收入不过300万元,从业人员540人。这个时期的民营科技企业就象是散兵游勇,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期,时间从1992年到1996年间。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科学地、适时地解决了“姓社”与“姓资”,“计划”与“市...  相似文献   

2.
我市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于1984年,在经历了萌芽期(从1984年到1991年)、快速发展期(从1992年到1996年)、加速发展期(从1997年至今)等三个阶段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了800家,技工贸总收入达到了45亿元,利税4.5亿元,从业人员29000人,科技人员5930人。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苏州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的关键之年,做好这一年的科技工作意义重大。为此,必须坚持把科技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动力,把推进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建设作为工作主线,把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工作重点,继续保持苏州科技进步和科技工作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努力打造“苏州科技创新创业天堂”这一品牌,把苏州科技工作推上新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4.
蚌埠市从1984年第一家民营科研所成立,到1997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256家,年技工贸总收入2500万元。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也在不断地优胜劣汰。1998年9月,我们对市部分民营科技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他们的发展历程和势头,使我们看到了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逐步成为蚌埠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就其中3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经验和特点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继续鼓励科技人员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这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要支持更多的科技力量发展民营科技事业,包括在国有科研机构调整结构、分流人才的进程中,引导一批机构整建制转为高新技术企业,借鉴民营机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允许中小型国有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通过集体承包、租赁、收购等方式,将民营机制引入本单位发展科技产业;允许科技人员在与本单位签定利益分享协议的前提下,带着职务技术成果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等等.对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在办理企业注册审批和其他相关手续上提供便利,在企业税收、场地、注册资金、项目立项、人员进出境等方面给予优惠.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创建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园.
  相似文献   

6.
一、芜湖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基本情况 芜湖市民营科技企业起步于80年代初,是我省最早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地市之一。1984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只有1户,从业人员8人,技工贸收入70万元。进入90年代以后,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企业的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而且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也取得很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19户,其中经市科委审批的67  相似文献   

7.
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受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约束,出现了一些现象。有些现象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一些民营科技企业倒闭,而有些现象却使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壮大,形成了一些特有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发展态势。下面主要以我高新区为例,分几个阶段,对一些现象作浅显的分析。第一阶段为1988年高新区创建,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创办到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在这个阶段中,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应该说是高新区甚至是我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开拓者和探索者。因为在80…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科技企业的创建和发展已经显示了它的生机和活力,其潜在优势随着民营科技的发展和壮大也愈益显示出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特有的作用力和影响力,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它的发展从无到有,没有国家财政的直接投资,但增长率却相当快。自1984年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在上海诞生以来,截至到1998年,上海的民营科技企业总户数已经达到8638家,资产  相似文献   

9.
落实民营科技企业的法律地位和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产生于1984年,经十多年发展,到1996年底,全市共有民营科技企业6902家,出现了一批资产超亿、十几亿的企业集团,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如何确定民营科技企业的法律地位和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相结合的产物 民营科技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后,有人就把“民营”同“私营”混同起来,甚至把“民营化”视作“私有化”。窃以为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在资本主义社会,“民营”确实是私有经济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  相似文献   

10.
范宿培 《安徽科技》2003,(11):40-41
自1984年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至今,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科技产业大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到2002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达650家,技工贸总收入30.9亿元,利税3亿多元,从业人员22000人,科技人员4600人.企业总数、总收入和从业人员数3项指标分别是1996年的2.5倍、8.6倍和4倍.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10日,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同市科委、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市企联联合召开首届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科技之光”表彰会。表彰了200名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和65家优秀信用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是实现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最好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之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主力军,它已经成长为首都经济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1980年陈春先、纪世瀛等同志创办了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以来,历经22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遥想当年,七八个科技人员在中科院物理所的一个破旧的仓库角落里,以500元人民币起家,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强大的、令世人瞩目的民营科技企业群,这是一个值得歌颂和值得钦佩的壮举。  相似文献   

12.
民营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及履行情况处于起步阶段,其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也明显低于国有企业。从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缺乏的原因。从外因来看,主要是由于政府推动不足,相关法律不完善等;从内因来看,民营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意识不足及发展阶段落后;除此之外,还缺乏有效的民间监督组织及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 ,民营科技企业是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营科技企业十几年发展历程的充分肯定 ,必将推动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又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1 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84年以来 ,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已成为我市令人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 1 999年底 ,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数已超过 2 0 0 0家 ,年技工贸总收…  相似文献   

14.
广东民营科技企业是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1984年全省民营科技机构仅两家,到2002年已发展到5470家,总收入2189亿元,位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广东民科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每年以30%—90%的速度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也高于同期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民科企业的人均产值是一般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有关方针政策,把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厦门市科委的重要工作来抓,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实践证明,民营科技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它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财富,但它最大好处是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找到了新路。 十多年来,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经历了萌生、成长、初具规模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全市科  相似文献   

16.
民营科技缺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夫 《科技潮》2001,(1):14-15
法律? 确切地说是适合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有关法律体系。在采访中,许多民营企业家都谈到这个话题。谈到这个话题,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关村民营科技第一人"陈春先。 1992年,陈春先的"北京市华夏新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华夏所")——中国第一家民办科技企业,就是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被一桩科技协作纠纷案扼杀致死的。 1984年6月23日,华夏所与中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人们对民营科技的社会定位不清,甚至时时将“民营”与非公有制、私营相等同,致使其产业相关政策配套不够。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地享受国民待遇,让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颇为苦恼。如今,这一切已不再是问题。江泽民同志去年的“七一”讲活在阐明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新变化时,肯定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新的社会阶层,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明确地提出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对广大民营科技企业工作者来说,如春风化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激励。让许多民营企业家有了扬眉吐气之感,在民营企业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8.
民营科技企业凭借其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灵活的民营机制和极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队伍这三大鲜明特征,现已发展成为一支推动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524家,从业人员12万多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50亿元.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无论数量、规模,还是对GDP的贡献都还存在差距.如何进一步促进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跨越式发展,笔者认为,应内外并举、乘势开拓,促进安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民营科技企业对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实现连续十年的高速增长,成为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着重论述自1992年以来这十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绩效及其发展的政策选择等方面做一论述,从而加深全社会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认识,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徽科技》2003,(3):1
党的十六大充分肯定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明确提出要对他们的创业精神及其合法权益给予鼓励和保护.这不仅为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也为其今后的大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