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3,(8):16-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国家的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找到新的能源战略支点。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未来全球50%以上的油气产量和储量将来白海洋,深水无疑是世界油气的主要接替区,海洋油气开发无疑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2):63-65
我国是一个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国家,目前发现和开发的油气资源绝大多数赋存于陆相盆地之中。目前我国东部油田普遍进入勘探开发中后期,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中西部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勘探开发潜力大,但储量增长较慢。如何在东部地区深化勘探、充分挖掘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在中西部地区提高勘探效益,加快大中油气田的发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及立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5):15-22
油气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油气需求与日俱增,尽管我国油气产量连年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1,(24):66-67
随着构造与岩性地层油气藏等常规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能源需求和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未来油气勘探的战略性领域。据美国政府部门统计,目前全球非常规石油资源规模达4495亿吨,与常规石油资源基本相当。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规模达3921万亿方,是常规天然气资源的8倍。致密气、煤层气、重油、沥青砂等已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83-84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我国在当前能源需求增长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下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国家公布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26万m^3。北美已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多年,在政府及相关部委的推动下正逐步形成适应我国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1-22
近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不断提高,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逼近国际石油安全警戒线。目前我国剩余油气资源处于深部的占40%左右,近年发现的特大型油气田,如塔里木、川东北、松辽深层等均处于超过4500m的深部地层,一些海外合作区块油气藏也处于深层,深层油气资源是目前和未来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要领域。因此,加快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7.
非常规油气是指在20世纪70-80年代用传统的技术无法实现经济开采的油气资源.致密油气广义概念包括致密砂岩、页岩、煤层中的油气资源,狭义概念仅指致密砂岩中的油气.页岩气与页岩油可密切共生/伴生.目前能开采的页岩油都是相对轻质的,因而亦称轻质致密油(light tight oil,LTO).油页岩是固体矿产,其中并不含石油(oil)且其干馏产品也不是原油而是油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4,(2):79-80
裂缝是油气运聚的重要通道和基本储藏空间,是非均质、非常规油气藏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我国致密砂糟、碳酸盐岩、火山岩和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急需适用、有效的综合裂缝预测技术。为此,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于2010年组织立项,由西北分院与石油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历经三年多,攻克了无数道难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1999,(3):33-34
一、主要技术内容 水煤浆(Coal Water Mixture,简称CWM)技术是一种与能源和环保密切相关的洁净煤技术.国家已将发展CWM技术列入<21世纪发展议程>.水煤浆添加剂的优劣是CWM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是一个纸张需求和生产大国.目前全国数千家纸浆厂每年排放造纸废液约45亿吨.这些造纸废液中含有5wt%~8wt%左右的木质素.  相似文献   

10.
由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学院联合申请建立并负责管理运行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重要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以发展和完善中国复杂油气藏形成理论与勘探评价方法技术、发展和完善复杂油气藏开发工程方法技术体系为主要研究目标.近5年承担完成国家及部省重要科研课题100余项,在储层地质与成烃、成藏综合研究、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传播理论与应用研究、油气储层保护技术及油田钻井工作液、非线性渗流动力学在油田评价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培养博士1 00余人、硕士200余人,通过科研合作与产业部门共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13-14
陆地深层油气藏和海洋深水区的油气藏将成为世界石油勘探开发的新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万米深井钻探装备"是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先进钻井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的攻关重点之一. 钻井装备发展水平决定着钻井工艺先进程度,特深井钻井装备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钻井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特深层油气藏倍受关注,国内现有的钻井装备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复杂井、大位移井和海洋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受特深井钻井装备技术发展的严重制约,已对国家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顺利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老油区产量递减又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随着油田采出程度的逐步增加,虽然还有近60%的剩余未动用或难以动用的地质储量,但其开采的技术难度非常大,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领域的科研攻关力度也逐步加大.微生物采油技术就是开发这部分未动用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22,(2):72-73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地处青、甘、新、藏四省区交往中心地带的柴达木盆地,既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通道和开放门户,也是西北地区具有投资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目前承担着支撑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支援西藏、稳定新疆的重任,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之一.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  相似文献   

14.
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问题.发达国家纷纷从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高度,精心制定能源战略,开拓新的石油供应基地,建立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厉行节能政策,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强化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能源保障.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面向全球的能源发展战略,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能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获取稳定、足量、经济、清洁的能源供给,以满足需求,保障经济社会稳健运行和持续、协调发展的能力和状态。它可用加权综合模型计算得来的“能源安全度”指数进行描述,研究表明,现实情景下,我国能源安全度平均为0.7125,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未来发展规划得当,措施得力,到2020年、2030年能源安全度可提高到0.8411、0.8477,进入“安全”区间。若遇针对我国的能源封锁,则能源安全度可能会降至0.5520的“不安全”区间。我国能源安全形势“总体安全、发展平稳,局部多变、风险并存;调控到位、趋势向好,一旦失控、危机仍存”。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实行务实基础,稳定核心,发展两翼,建立安全稳固型能源结构体系,供应多元化、加强地质勘查、发展替代能源、提高能源效益,增加战略储备、发展能源外交也要摆在显著位置。  相似文献   

16.
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有两层含意:一是能源安全;二是能源供应价格相对稳定.研究能源发展战备目标就是研究如何对能源消费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并最终确定不同时期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归纳起来,影响能源消费需求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经济发展,二是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能源安全:国外经验的审视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能源(目前主要为石油)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与国之间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日益引起各国(尤其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大国之一,能源安全问题也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是需要认真对待而又必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也许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有效应对能源危机的做法中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核电是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具有突出的环境效益,已成为目前世界上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能源.建设核电站可以大量减少燃煤、燃油的消耗,既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又可大量减少电力生产的污染物排放,对于国家能源安全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油气地震勘探应用网格研究"课题属于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中的"应用网格"专题,课题编号为2004AA104350.课题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协作单位是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全球能源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如油价高且不稳定,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许多国家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性增加,保护环境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容易破坏、政治不稳定、自然灾害及其它威胁等,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