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超 《天津科技》2022,(3):56-60
多功能平台是一种大型海洋石油生产装备,其上部区域可布置多种用途的功能模块用于不同作业场景需求.由于多功能平台空间设计紧凑且在进行作业场景切换时往往需要依靠外部船舶资源来实现功能模块的变装和替换,各类功能模块的布置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多功能平台的模块布置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重量、接口、技术需求和空间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2.
MICAPS3.0客户端可以显示和处理基本气象观测数据、图形图象产品、数值预报格点资料,可以绘制天气图和制作预报产品进行交互操作,并具有常用的资料处理工具,系统提供地图投影、模块管理、窗口显示与操作、图层管理、交互功能接口等基本功能,提供功能模块开发接口,所有功能模块按照主框架提供的开发接口开发,地图绘制与各类资料显示以及菜单设计等均由相应的扩展模块完成,系统启动时扫描模块路径,并加载各目录下的功能模块。本文详细介绍了MICAPS3.0十个方面的新功能和新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可移动高性能电脑加密机中控制模块的设计。可移动高性能电脑加密机主要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和Cypress公司的USB2.0接口芯片CY7C013A来实现。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控制USB2.0接口的读写以及加密模块的工作,并传输指令和数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未来机器人感知系统部件模块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研究了基于IEEE1451机器人传感器标准化接口模块的设计思路,讨论了标准化接口模块的硬件体系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给出了接口模块网络通信接口应用层协议的详细定义、接口模块TEDS的设计、基于XML的TEDS表达和处理流程,提出标准化接口模块软件设计采用组件化策略并定义...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S3C2440和DSP TMS320DM642的双核人脸识别系统的硬件方案,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框图和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案.系统的存储模块、视频采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和USB接口扩展模块的设计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外还针对系统的电源需求特点做出了系统的供电方案设计.最后移植人脸识别程序对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全数字飞行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便于对飞行器建模和控制等理论技术进行演示和验证,采用软件工程的概念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通用的研究型可视化飞行仿真平台.首先,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了仿真平台的总体结构和各个主要功能模块,建立了飞行器运动/动力和飞行控制模块的数学模型,并为其设计了模式化的接口,使平台可适用于多飞行器多控制策略下的飞行仿真.为获得较高的仿真...  相似文献   

7.
目前物联网飞速发展。为了解决计算机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严重不足的问题,实现各种仪器设备之间的方便连接,本文提出USB接口模块和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的方案。以Cortex-M3为内核,根据物联网无线传输协议IEEE802.15.4标准,将TCP/IP协议栈中的协议进行简化分离,设计出频率稳定、功耗低、传输协议及传输模式可控、快速的传输协议,最终完成针对物联网体系中数据传输功能模块的USB接口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目前物联网飞速发展。为了解决计算机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严重不足的问题,实现各种仪器设备之间的方便连接,本文提出USB接口模块和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的方案。以Cortex-M3为内核,根据物联网无线传输协议IEEE802.15.4标准,将TCP/IP协议栈中的协议进行简化分离,设计出频率稳定、功耗低、传输协议及传输模式可控、快速的传输协议,最终完成针对物联网体系中数据传输功能模块的USB接口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通信网管终端VT100的接口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通信网中通常使用VT100标准终端作为网络管理系统的控制台,通过接口软件与通信设备中内嵌的网管主机连接,进行网络管理。设计的网管终端接口软件包括:初始化模块、菜单处理模块、用户输入处理模块、消息接收和发送模块,并给出了各模块的功能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DSP嵌入式系统ARM模块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M/DSP平台是采用ARM7和DSP双CPU构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ARM模块部分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ARM模块主要负责系统控制部分,由于ARM的接口丰富,因而其接口电路驱动软件设计复杂,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中ARM模块硬件接口驱动软件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拓展并口在专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针对以ARM9 CPU和嵌入式Linux为平台的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设计开发了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标准并口接口平台.通过硬件设计及仿真验证,实现了S3C2410A与并口的硬件接口电路连接.同时对并口驱动设备栈层次进行了分析,对并口lp上层驱动进行了移植,并开发了parport下层驱动程序,实现了以ARM9 S3C2410A和嵌入式Linux为平台的打印模块.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柔性产品平台概念设计中需求分析、功能建模、模块识别和类别设置的集成,构建自顶向下映射和自底向上反馈模型,提出客户需求驱动的柔性平台功能模块识别方法。考虑客户需求的模糊特征,引入模糊Kano模型进行需求分类;提出需求类别扩展法构建物料流、能量流和信号流表达的产品功能模型;基于启发规则识别产品功能模块,根据所满足的需求类别,设置基本模块、柔性模块和个性模块的类别。避免了模块规划的复杂数学运算,实现了客户需求分析和模块规划方法的融合。液压支架平台的功能模块规划实例,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STEP-NC数控系统研究的需要,提出基于STEP-NC仿真系统的方案.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译码器由解析模块、建模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构成,根据STEPNC程序特点完成程序解析、加工类库模型建立和刀具路径规划功能,其他模块完成实时加工仿真功能.作为独立模块的译码器,其数据接口用于仿真系统与实际数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其路径信息接口设计为直线和圆弧两种单元类型,作为仿真和加工的计算依据.仿真和加工实验证明该仿真系统运行正确,说明基于STEP-NC仿真系统及译码器可以作为独立的功能模块嵌入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电气设备及通信网络间的信息传输实现实时、可靠、高速、抗干扰的高质量通信,本文特介绍一种短距离通信线路转换系统。主要方法是:一端的RS-485总线接口模块转换成塑料光纤接口模块后再与另一端的塑料光纤接口模块转换成RS-485接口模块,两端之间的塑料光纤通信模块连接塑料光纤,组成塑料光纤传输通道,实现双向数据通信。避免了通信网络的瘫痪、故障率和通信率的较大下降,极大地提高了各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效率,使传输误码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的设计与研究。该平台分为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三个逻辑功能模块,分析了已有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成,给出了系统结构、主要界面、功能模块,介绍了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6.
闫昌浩 《科技信息》2011,(22):219-219
本文以DSP+FPGA为平台实现MIL-STD-1553B总线的收发控制。通讯模块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完成,DSP部分以TI公司的TMS320F28X为处理核心,协议处理芯片BU-61580实现1553B协议通讯,采用FPGA作为逻辑控制电路,使用VHDL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逻辑和行为描述,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的1553B总线接口设计方案,最终能够完成1553B数据的接受、发送、转换和与处理器的信息交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激光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信息流程,分析其主要功能模块,即系统接口模块、CAD绘图模块、图像处理模块、CAM处理模块等.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和VC 6.0开发激光加工CAD/CAM软件系统,实例表明,系统具有切割和影雕图像生成两大功能,同时还具有DXF文件导入接口、图形输入、编辑、刀具路径生成等功能,生成的数控(NC)代码和影雕图像应用于自主开发的数控激光加工系统上,可得到满意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基于MCS-51单片机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忠兴 《实验室科学》2012,15(1):171-173
介绍基于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模块化实践教学平台的主要组成模块以及利用该平台进行实践项目的设计流程,提出通过选择硬件功能模块来搭接实践项目所需电路的方法来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弥补了传统实验箱在进行实践教学时的"暗连接"缺陷。  相似文献   

19.
熊辉 《科技信息》2011,(21):93-93,87
本文给出了异构数据库连接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描述了各功能模块的作用和系统的运行流程,最后针对系统的特点做出了相应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一种六杆并联机床数控系统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并联机床数控系统程序设计的软件开发环境、硬件平台、三大程序模块及其主要算法,包括NC代码的编写和译码、曲线插补算法、各插补点对应的杆长计算、每步的脉冲数计算和脉冲的发送以及各模块的界面.研究了在特定的编程格式下,动平台相对静平台有确定位姿的算法,并可根据不同需要移植和扩展各功能模块,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6-UPU并联机床的控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