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番薯大、小孢子、胚与胚乳的发育和结构的观察结果如下:1.胚囊的发育属蓼型;胚乳的发育属核型;小孢子的发育属同时型.2.用孚尔根核染色反应处理DNA的变化:小孢子母细胞的核是鲜紫红色,细胞质无色;当发育至四分体时,其核无色或为淡紫红色;及至成熟时,小孢子的核为紫红色,其细胞质为无色;大孢子母细胞及大孢子的核均呈紫红色,围于各核的四周有一白亮圈.3.胚珠倒生,具单层珠被.4.小孢子的发育比大孢子为早.  相似文献   

2.
对山黄皮的胚胎学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①山黄皮花药四室,小孢子母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形和十字交叉形.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②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T”形排列的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雌配子体发育属蓼型.③珠孔受精,核型胚乳,藜型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3.
黄皮大小孢子的发育和雌雄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黄皮大小孢子发育、结构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小孢子的发育比大孢子为早,其发生的类型为同时型;2.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为四面体形;3.胚囊的发育属蓼型,胚乳的发育为核型;4.胚珠倒生,具两层珠被;5.胚囊母细胞发育排成直线形的四分体,其中靠合点端的一个胚囊细胞将成为有功能的大孢子,但靠珠孔端的其余胚囊细胞则不发育.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主要结果:1.花药具四个花粉囊,药壁发育为基本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减数分裂Ⅱ末期,细胞壁向心方向内缢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或十字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2.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核排成2+2或1+3型,4个大孢子核共同参与形成胚囊,故胚囊为四孢子类型.雌配子体发育有二种类型:60%雌配子体为五福花型,40%雌配子体为德鲁撒型的变型.卵细胞核位于珠孔端.德鲁撒型变型胚囊中具有4~11个反足细胞.3.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均早于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裸燕麦和皮燕麦杂交种的胚胎学,结果概括如下:1)花药具四个花粉囊,药壁由四层细胞组成.药室内壁发育为纤维状加厚.中层短命,具腺质绒毡层.伴随着小孢子母细胞的连续型分裂,形成两侧对称型的小孢子四分体.成熟花粉3-细胞型.花粉释放时常出现不孕花粉,一般而论这种现象与无融合生殖有关;2)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珠被组成.孢原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母细胞孢质分裂形成直线型的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蓼型胚囊,助细胞为镰刀形,它们在极核融合前已退化一个.三个反足细胞分化很早,一般在胚囊发育早期即分化为一群细胞.随后,它们侵入合点端的珠心组织,并且吸收珠心的营养物质,再供胚囊发育之用;3)观察到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发生;4)核型胚乳,待大量游离核形成后才形成细胞壁.胚乳边缘的细胞层具次生形成层习性,最后形成种子的糊粉层;5)胚胎发生属紫苑型.多胚现象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宽叶吊石苣苔的胚胎学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和记录了较完整的宽叶吊石苣苔 ( Lysionotus pauciflorusvar.latifolius)胚胎学发育过程 ,其花药有四个小孢子囊 ,绒毡层属分泌型 ,花药壁的发育属双子叶型 ,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 ,具四面体型的四分体 ,花粉二细胞型 ;孢原细胞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 ,四分体直列式 ,倒生胚珠 ,单珠被 ,薄珠心 ,蓼型胚囊 ;珠孔受精 ,细胞型胚乳 ,具细长的 2核单胞合点端吸器和 2个单核细胞珠孔端吸器 ;胚胎发育为柳叶菜型 .分析表明 ,苦苣苔科胚胎学特征与玄参科 ( Scrophulariaceae)、列当科 ( Orobanchaceae)和爵床科 ( Acanthaceae)较为相似 ,反映了系统学上的相近性  相似文献   

7.
人心果大,小孢子,胚及胚乳的发育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报道人心果(Manilkarazapota)大、小孢子,胚和胚乳的发育和结构。研究结果如下:1、胚囊的发育属蓼型;胚乳的发育属核型;小孢子的发育属连续型。2、胚珠倒生,具单层珠被.3、4分体的细胞发育是不同步的。4、成熟的花药约有1/4-1/3花粉粒是败育、干瘪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对牛膝菊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牛膝菊花药4室,花药壁发育为简化型。由表皮、药室内壁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于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开始变形,其细胞原生质体向药室中移动为变形绒毡层。小孢子孢原为多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四面体型的小孢子四分体。四分体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偶见同时型。成熟花粉2-细胞型。子房1室,每室1个倒生胚珠,具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呈直线形排列,其中合点端的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胚囊。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肉苁蓉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形成,主要结果如下:1)药壁发育为基本型,它由五层细胞组成,中层为二层,绒毡层分泌型,药室内未见纤维状加厚。2)小孢子母细胞相互分,它们在数分裂1时开始胼2胝质壁。当小孢子从四分体中释放时,胼胝质壁消失,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其中有的四分体中的小孢子已分裂为二核,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外壁较薄。3)倒生胚珠,单珠被和薄珠心,雌性孢原处于珠心表皮之下,为单细胞,孢原细胞直接接起大孢子母细胞功能,随这,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分裂形成直线型四分体,胚整蓼型,由合点端大孢子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10.
巨峰葡萄子房2室,每室具2个胚珠。胚珠倒生,具两层珠被,胚珠发育属厚珠心型。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呈线形排列的大孢子。只有合点端1个大孢子发育成胚囊,单核胚囊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成熟胚囊内具7个细胞。巨峰葡萄胚囊发育属蓼型。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生略迟于小孢子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均在开花前完成发育。  相似文献   

11.
用石蜡切片方法,结合组织化学及显微荧光技术研究了白刺大孢子及雌配子体的发育事态.主要结果为:雌蕊3心皮合生成3室子房.每室含1胚珠,仅2胚珠发育,最后形成1枚种子.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外珠被共同形成。孢原发生于珠心表皮下,一般1个,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壁细胞和次生造孢细胞,后者担任大孢子母细胞功能,母细胞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线形四分大孢子.珠孔端3个退化,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由8核7细胞构成,受精前反足细胞退化。随母细胞减数分裂,母体组织中淀粉逐渐增多,到受精及胚发育时期,珠被和珠心中始终富含淀粉.在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肼胝质荧光同时出现在珠孔端和合点端,四分体时首先在功能大孢子端消失。  相似文献   

12.
国槐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槐胚珠为双珠被、厚珠心、弯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产生大均等的二分体。线状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珠孔端第二或第三大孢子均可成为功能大孢子。胚羹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为8核。  相似文献   

13.
 首次报道了长柱十大功劳(Mahonia duclouxiana Gagnep.)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主要结果如下:花药4室,花药壁发育方式属双子叶型;药室内壁有带状加厚现象;腺质绒毡层,双核;多孢原,发生于表皮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属连续型,形成双轴对称式四分体;散粉时花粉粒为2-细胞型,呈球形.雌蕊1枚1室,子房单心皮,边缘胎座,4~6枚胚珠,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两层珠被共同形成,呈"Z"字形;单孢原,位于珠心表皮下;直线形四分体,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  相似文献   

14.
(1)孢原为单细胞,发生于表皮之下,大孢子排列为直线型·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2)珠柄、珠被、合点和珠孔端的珠心细胞中具多糖.孢原、造孢、母细胞和四分大孢子阶段近珠孔的珠心细胞中具少量淀粉粒.一旦功能大孢子分化,合点和珠孔端细胞中多糖增加.从单棱胚囊分化至二核胚囊时,珠孔端细胞中多糖增加;(3)受精前,极核融合为次生核,周围富含淀粉粒,助细胞解体一个成熟卵中极性明显;(4)小孢子孢原为多细胞,药壁为基本型,具腺质绒毡层;(5)减数分裂Ⅰ开始,在花粉母细胞之间出现肼胝质壁.一直到四分孢子时全部形成肼胝质壁使与二倍体的药壁隔离.胞质分裂属同时型,四分小孢子为四面体型;(6)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为不等分裂,形成一个较小的半球形的生殖细胞和一个较大的营养细胞.生殖细胞发育中存在暂短的细胞壁,其成分未定.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园形、具三孔沟;(7)孢原和造孢细胞以及相应阶段的药壁细胞中均具可溶性蛋白质,从单棱花粉粒开始,绒毡层细胞中多糖和蛋白质并存.早期小孢子和发育中的小孢子中均具多糖.成熟花粉粒中多糖和蛋白质并存.  相似文献   

15.
<正>响叶杨花的形态特征与其他作者所报道的杨属(Populus)几个种的内容是一致的。雄蕊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越冬。小孢子的发生遵循被子植物的一般类型。小孢子的形成为同时型。散落时为单粒的二细胞花粉粒。 雌花芽于珠心原始体时期越冬。二心皮,子房单室,变形的侧膜胎座,每一胎座上着生一个倒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胚囊发育为蓼型,与Kimura. C等作者的观察是一致的。 珠孔受精,同李文钿在小叶杨中的观察是一致的。核型胚乳。胚胎发育为柳叶菜型。 “棉毛”是由胎座表皮细胞发育形成的,不是珠柄毛。最后还讨论了响叶杨在杨属中的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16.
胚珠具内外珠被,珠心仅1~2层细胞。孢原细胞起源于珠心表层下,其不经分裂直接转化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形成的四个大孢子纵行排列,其中只有合点端的一个能继续发育,此大孢子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其中后2次分裂有很高的同步性。胚囊属于典型的蓼型胚囊。极核在受精前多融合形成次生核。反足细胞位于合点端或稍靠中央,有退化趋势,到受精前已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7.
应用树脂薄切片的甲苯胺兰O-PAS反应结合苏木精整体染色法,对秦艽胚珠发育过程中淀粉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胚珠发育早期,其任何部位均未见淀粉料,稍后首先在合点区出现淀粉粒,再从合点向珠孔端逐渐扩大分布范围,开花前,珠被细胞中出现淀粉积累的两个高峰:大孢子母细胞时期;成熟胚囊时期,珠被细胞中淀粉粒增长迅速,数量多,个体大。胚囊成熟时,卵细胞内,次生核周围也积累许多淀粉粒。受精后,珠被及胚囊内淀粉  相似文献   

18.
短命植物异喙菊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命植物异喙菊,直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合点受精,合点端有帽状珠孔塞,合点端胚胎基部有短柱状装饰物,孢原细胞1个,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其他三个退化.合点端、胚囊中都有不定胚发生.  相似文献   

19.
暴马丁香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 mandshurica)子房2室,每室2个倒生胚珠,中轴胎座,具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呈直线形排列,其中合点端的大孢子具备继续发育的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