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的话“爱心、耐心,再加上一点儿智慧,教养孩子不难,而且很快乐!”每次我这样说,总有一些年轻妈妈反对我说:“那是因为你的孩子乖。如果孩子不乖,你能不生气吗?例如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吃饭不肯自己吃,在家里很霸道,到外面却畏畏缩缩,被人欺负连吭都不敢吭一声……”不等她说完,我连忙道歉说:“噢,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带孩子  相似文献   

2.
一我十七岁那年,陈西也是十七。她妈妈张阿姨和我妈妈是很好的朋友,所以给我们取的名字都是一样的,一个陈西,一个苏西。陈西比我大一天,自称是我干姐姐,可是我从来也没有承认过。十七岁的我作为优等生,还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上担任班长和团支书,很是自命不凡。虽然每次张阿姨当着陈西的面夸我的时候,我都很是谦虚地说“:陈西也不错啊。”可是潜意识里却有点儿看不起她:这个连中专都是托人才能读上,只会谈论衣服和化妆品,整天把“男人”这个词挂在嘴上的女生,我知道我与她根本是两条路上的人。可是她对我是亲热的。她可以把我们家当成自己家,…  相似文献   

3.
问:我是一个38岁的男子,有一件事难以启齿但希望得到专家的帮助。我是28岁结婚的,婚后夫妻感情很好,性生活很正常。婚后第三年,妻子给我生了一个漂亮的千金小姐,我们都很疼爱她,可是,前年妻子因车祸夭折后,我与女儿的天空就出现了乌云。试想,一个不完全的家庭,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压力啊!想寻找一个来替代,又害怕女儿心理承受不了。后来,女儿经常来找本人的同事(女性)相处的非常好,这位女同事人好,对我们的遭遇非常同情,又有爱心,有意与我共结连理。亲自问过女儿,看到女儿能接受后,我非常高兴,一起去领了结婚证书。可是,婚后,我却发现,自己的性…  相似文献   

4.
<正>从政府档案找到线索38岁的索尼娅·米切尔-克拉克住在俄亥俄州的扬斯敦,自小被养父母领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寻找生身母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她在接受当地的WYTV电视台采访时说,"从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那一刻起,我就想知道亲生母亲是谁。"不久前,俄亥俄州卫生部公开了1964年1月1日至1996年9月18日间该州的出生人口记录档案后,这让苦于无处寻亲的米  相似文献   

5.
微笑的力量     
《科学大观园》2006,(11):57
女孩是个美丽的幼儿园阿姨,一张漂亮的脸曾经是她最大的骄傲。一次幼儿园意外失火,她为了救两个小朋友,被烧成重伤送到医院。当医生慢慢地揭开她脸上的纱布后,她被镜子里的那张丑陋、恐怖的脸吓哭了。她把自己锁在病房里,不愿让看望她的人见到她丑陋的面容;甚至,她想轻生。失去了美丽,她感到就失去了一切。一天,主治医生跟她谈了好久。最后,医生说:“你为什么不给别人一次机会呢?你没有让别人看到你的脸,又怎么能断定别人会给你一个厌恶的眼光,还是一个善意的微笑呢?”“看到一张丑陋的脸,人们怎么还会给你一个微笑!”她痛苦地想。可是,第二…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21,(5):38-43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院士.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  相似文献   

7.
在马尼拉,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个农妇很擅长制造谣言,村里一半的争吵,都是因她不停地搬弄是非而引起的,挑唆别人不和是她最大的乐趣。一天,这个女人突然病倒了,试了各种药物都不奏效。实在没法子,她向村里的医生求救。医生的诊断很简单:“你平时好造谣生事,这是神在惩罚你!”“你要对一生中所造的谣,衷心地忏悔。”医生说,“祷告9天,身体恢复到可以走动的时候,去找一大包鸡毛,然后往每家每户门前的台阶上都放一支鸡毛。这些都完成后再来见我。”村妇虔诚地按着乡村医生的指示祷告,果然到了第9天,身体恢复得可以出门走动了。她带上一袋…  相似文献   

8.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美就要慎重考虑了。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米歇尔·布朗以前是一名发型设计师。可是,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却因为整形手术导致的四肢被截而被彻底改变。据报道,2004年的一天,来自旧金山的46岁的米歇尔听说药物注射可以使臀部拥有迷人的曲线,米歇  相似文献   

9.
正补钙,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如今看看电视里眼花缭乱的广告,就可以知道中国人有多缺钙了。从小孩子到老人,每一个人都在不停地强调补钙的重要性。有的小儿患者的父母找到我,提出自己的孩子的一些反常的表现。说的最多的是她的宝宝严重缺钙的问题,补钙是必须的!我告诉她,宝宝的枕秃、爱出汗等问题与缺钙可能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必然缺钙。我们的医生特别喜欢给宝宝补钙。导致很多小孩子从小就开始补钙,这样做大多  相似文献   

10.
1979年3月,她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双庙乡油坊村一个农民的家庭,她的到来,无疑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喜悦。然而,仅仅在她出生50多天时,幸福便被无情地打碎了。因为骨折,她被医生诊断为:先天性脆骨症,人  相似文献   

11.
陈梦云,我的一位同学,中学教师。她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具体说,她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儿子和一位称职的丈夫,原来每当谈起那“爷俩”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豪与骄傲,但也许人无完人的缘故,最近,几次提起她丈夫的时候,都表示:阿文(指她丈夫)什么都好,就是有时莫明其妙地朝咱母女子俩发火,不久又莫名其妙地亲热起来,反反复复,简直像个精神病。我问她究竟是什么原因,她说她不知道,还说基本上“每月月底”都是这样。“每次发火时,我开始都会耐心地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但他就是说不出来,唉,也许他根本就不愿意告诉我,后来我也懒得问他…  相似文献   

12.
上初二那年,我认识了大我一岁的洁。她很开朗很活泼。很快的,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她是个男孩子脾气这点和我正好臭味相同,可就是因为她的打扮所以在学校没少有人把我们当一对。还因这样回家我差点挨了顿揍,谢天谢地洁有个女儿身给我挡住,要不,我就得个早恋的罪名被家法伺候!和洁无话不谈,我们几乎天天黏在一起,就连晚上她也会给我一个电话,问我有没有乖乖吃饭,有没有好好大便……不久我收到了隔壁班一个男孩子的情书,第二天就见那小子一脸的淤青来读书。后来才知道是洁下的狠手。她生气的瞥了瞥嘴:“瑶!你是我的!”我以为这样纯洁的…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一直,不能忘了萍。萍和我一样大。我们在同一个村子里出生,前后相差不过2小时。我是家里第二个孩子,上面有个姐姐。我的到来,让父亲小小失望了一下:他是盼着有个儿子的。但父亲到底是读过书的人,说家有两千金也是宝,对我很疼爱。萍的家里,却是另一番情景:她上面已有三个姐姐,她一落地,立即受到冷遇,不但父亲不喜,母亲也不喜。在以后成长的岁月里,她几乎都在冷遇中度过。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人文”?想必读过书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据2005年11月20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些什么呢?是啊,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知道“人文”更丰富的内涵吗?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点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位朋友带孩子从澳大利亚回国探亲,笔者发现这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非常具有经济头脑,才5岁大的小人,在街头买小吃时就知道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摊主“能不能钱少一点?”见到笔者惊讶,朋友说,国外很早就会教孩子认识钱,理财教育是孩子从小必修的生存技能课,用句中国的老话说:孩子很小就会自己打酱油了。  相似文献   

16.
<正>英国一名39岁、拥有3个孩子的母亲因为担心自己患上静脉曲张而请求医生截去她的健康双腿。不过她的请求已被医生拒绝,目前她正在接受相关心理治疗。这名母亲名叫克莱尔·琼斯,从小患有静脉恐惧症,以致于她整日生活在担惊受怕中。据琼斯女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4,(5):23-23
<正>一位产妇满怀欣喜地期待宝宝出生,可没想到,孩子生下后却发现是唇腭裂(俗称兔唇)。探究原因时才发现,原来她孕前3个月时曾患过"风疹"。门诊中,经常有孕妇问我:"吃了紧急避孕药还是怀了,这宝宝能要吗?""怀孕时吃了感冒药,孩子会不会有事?"等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妈妈在孕前出现以下一些状况,会影响到宝宝的发育。1.有病毒感染、发热者。怀孕前有过不明原因的全身瘙痒、风团、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近期患  相似文献   

18.
2012年4月,38岁的美国妇女阿姬·兰德里心脏病发作。她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起初诊断是胃酸过多,要她回家休息。可是兰德里不相信这个诊断,医生才做了进一步检查,发现她其实是严重的心脏病发作。如果兰德里是一个胸口疼痛的男人,医生肯定就会很快检查出她是否心脏病发作。但是和很多女性一样,兰德里的心脏病症状与男性表现的典型症状不同。多数男人感到胸口有压迫感,有枪击一样的疼痛或胳膊麻木,但  相似文献   

19.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16):63-64
对于人类来说,大脑的秘密还有很多“我能记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件事情:在我经历过的任何一天里,我记得那天在世界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都有些什么人在我的生活中……我甚至能记住那一天的天气怎么样。”这是一位40岁的妇女,如今她成为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神经科学家的研究对象。她的名字一直被严格保密,人们只知道这名特殊的妇女在研究中的代号叫AJ。尔湾分校的研究人员称,AJ是他们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不用记忆技巧,而拥有近乎完美记忆力的人。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巴黎人"世界上最粗鲁的人种".虽然这一说法有些偏激,但法国人的粗鲁与傲慢却的确声名远扬.举个和法国人礼貌相关的例子:女观光客在巴黎歌剧院附近迷路.她犹疑不决的用英语向路旁报摊小贩问道:"请问哪儿有星巴克?"小贩不耐烦的耸耸肩,用法语粗鲁答说:"不知道".其实,小贩很清楚,五十米外就有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