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穆兹芭此刻正驾驶着泡泡星球出产的最新型时空飞船。不管怎么说,这个长得像长柄汤勺一样的家伙还是挺实用的。穆兹芭可以驾驶着它在时间和空间、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任意穿梭……穆兹芭是银河系知名的环境侦探,他和他的助手——机器人风语者刚刚接到委托:帮助地球人在宇宙中找寻一颗完美星球。这颗星球与地球很相似,并且,那里的居民能够把自身生存的需要和环境保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期——更确切地说,是环境侦探穆兹芭寻找完美星球无果而返之后,地球上都快要沸腾了,空气里散发出恐惧和不安的气息。科学家们、电视里、包括街坊邻居们见面时,大家都在重复着一件事情:现在的气候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不是热得令人窒息就是冷得要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简直成了家常便饭——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危害已经让这颗好脾气的星球不堪重负,没准儿哪天它就会展开报复,命大自然重新接管世界,  相似文献   

3.
如果人类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美国科学记者艾伦·韦斯曼在他的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给出了如下的描述:1、几天之后,虱子也消失了这对于已经消失的人类来讲,也许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安慰。  相似文献   

4.
《科学世界》2011,(7):90-91
地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物天堂,可由于人类的过度活动,地球上的动植物种类在以超常的速度减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人类本来是地球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与其他生物相依相存,没有了其他生物,人类也就难以生存了。一种动植物消失,可能会发生连锁反应;几个物种消失,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08,(7):70-70
人类的“后天”是个什么样子?没人能知道。但英国科学家不久前拍摄了一部科学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生命》,却对人类消失后的地球景象作了大胆预测——纪录片首席顾问、英国皇家土木工程师协会前总裁马斯特顿说:假如人类从地球消失。那么6个月后,城市将被动物、包括人类的一些前家庭宠物所占据。熊会在地铁中徘徊,  相似文献   

6.
邓爱华 《科技资讯》2004,(10):16-17
上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创作了科幻小说《天堂的喷泉》,他设想,在地球赤道上空的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向下伸展出一部梯子,由于同步卫星在天空中相对于地面没有移动,所以人类可以乘坐电梯到达近地宇宙空间做观光旅游.当时有人问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实现太空梯的梦想,他说,在大家停止微笑后的50年.而今天,科学家大胆预测:15年内,太空梯将会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正>假如人类被外星人"请"走,在一夜间集体消失,或是突然灭绝了!地球便成了动物们的乐园。它们一边快活地繁衍,一边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演化。很久很久以后,地球上将活跃着怎样千奇百怪的动物呢……小编抱着对来来的狂想,邀大伙一起穿越到5000万年以后,去见识一番未来世界的奇趣动物!  相似文献   

8.
金煜 《青年科学》2008,(Z1):13-14
人类终会消失,地球仍会治愈"人类消失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科普作家韦斯曼走访了40多个国家,受访者包括各地的考古学家、建筑工程师、生物  相似文献   

9.
正从蜜蜂的消失到人类的灭绝,爱因斯坦估计,前后不过四年并非耸人听闻!由于我们人类的贪欲和自私,如今,地球上每隔3分钟就有一个物种在灭绝,每隔1个小时就有一种动物在灭绝,其消失的速度快得史无前例。这些年,我们以发展高度文明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为借口,驱逐、虐待、猎杀了地球上大部分的动物并让一些植物物种难以为继。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自然,仅仅是  相似文献   

10.
兰西 《科技潮》2007,(8):50-51
据报道,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那么,假如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那么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科学家艾伦·威斯曼博士,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戏剧性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  相似文献   

11.
神奇地球     
《科技潮》2006,(1)
亿万年后的地球什么样?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科学家认为,在500万年后、1亿年后和2亿年后,地球环境将发生三次大的变化,甚至有人预测“,那时候,人类已不适宜在地球上居住,一些新的物种将会出现,成为地球的主人”。500万年后:北极圈扩展到巴黎500万年以后,地球进入又一个冰河期。北极圈将扩展到巴黎;地中海已干涸,变成一块巨大的盐层;亚马孙热带雨林不复存在,变成一个大草原;整个北美地区都会变成…  相似文献   

12.
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很热、光芒耀眼、引力也大。如果地球变成了这样的星球,我们人类该怎么办?我们会直接从地球上消失?还是移民到外星球?或者随着地球的变化不停地进化?进化后的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3.
中午,放学回家,我看了一篇《太阳会熄灭吗?》的文章,上面写着:太阳还能照亮地球50亿万年,到那时,太阳就会熄灭。我想,太阳熄灭太可怕了,到那时候,地球将会一片黑暗,人类将怎么生活呢?如果太阳变成了黑洞,把人类都吸到里面去了,那么,人类从此不就在宇宙中消失了吗?后来,我又想,人类科技的发展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那时,有可能我们人类已经离开地球,到宇宙空间或其它星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人们可以跟星星一起玩耍,累了可以到月亮上休息,同学们可以在白云上听老师讲课……也有可能我们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了一个人工太阳挂在空中,让它…  相似文献   

14.
蚂蚁自述     
如果人类突然消失,地 表会恢复平衡;如果蚂蚁消失了,数万种生物就要跟着消失。  ——美国生物学家、“蚂蚁先生”爱德华·威尔森  蚂蚁一向是大家熟悉的“老邻居”。然而,不为众人所知的是,早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数千万年间,它们就已经以十分发达的社会化生活形态占据了广大的地表。熬过地球环境的数次遽变,蚂蚁演变成了今日能与我们人类抗衡的地表优势物种。蚂蚁究竟有何特殊本领呢?让我们听听蚂蚁的表白吧。 我们敢跟人类比体重  我们个头虽小,但数量众多,足迹几乎遍及地球上除极地以外的各个角落。你们人类有60亿之众,而我们…  相似文献   

15.
《少儿科技》2009,(7):27-2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最多再存活四年……” 全世界80%的开花植物靠昆虫授粉,而其中85%靠蜜蜂授粉,90%的果树靠蜜蜂授粉。如果没有蜜蜂的传粉,约有40000种植物会繁殖困难,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6.
勇赴2012年     
<正>黑暗,无休止的黑暗向人类袭来。滔天洪水淹没了整个地球,火山爆发,地震海啸……而人类面对这些灾难,犹如蚂蚁面对赫然崩塌的大山般,无力撼动。毫无疑问,影片《2012》切切实实吓到了地球人,那些逼真的场面令在场观众都陷入了  相似文献   

17.
杨红珍 《大自然》2011,(4):38-4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了,那么人类只能再活4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不幸的是,在爱因斯坦去世50多年后,全球数以千万计蜜蜂“集体失踪”的事件真的发生了,一些专家甚至认为蜜蜂行将灭绝。回顾爱因斯坦的警告,许多人忧心如焚——难道人类末日真的要到来了吗?  相似文献   

18.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天花这一令人恐怖的传染病已从地球上消失了.这是人类的伟大胜利。同时,该组织作出承诺,假如今后有谁再发现天花病患者,就授与他一笔数目可观的奖金。然而,时至今日,世界上尚无发现有天花病例的报告问世。  相似文献   

19.
邓爱华 《科技潮》2004,(10):16-17
上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创作了科幻小说《天堂的喷泉》,他设想,在地球赤道上空的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向下伸展出一部梯子,由于同步卫星在天空中相对于地面没有移动,所以人类可以乘坐电梯到达近地宇宙空间做观光旅游。当时有人问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实现太空梯的梦想,他说,在大家停止微笑后的50年。而今天,科学家大胆预测:15年内,太空梯将会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开篇的话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被牢牢地束缚在地球上,但从古至今人类从未中断过对蓝色太空的向往。于是有了中国古代嫦娥奔月寂寞广寒的美丽传说;古希腊神话中青年人伊卡洛斯用羽毛和蜡制成双翼飞翔,因接近太阳蜡被融化坠海而亡的哀婉故事。在具体实践中人类也对地球引力发起一次次冲击。我国古代就有人试图利用烟花爆竹,使自己飞起来……人类真正开始太空之旅,是1961年由苏联宇航员尤·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实现的,其后美国“阿波罗”11号实现登月……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书写了一笔又一笔的辉煌。然而征服太空的历程又充满了挫折与艰辛,有时甚至要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正如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给全世界投下了阴影。航天活动如此危险,而且代价高昂,人类为何还是不屈不挠地进行着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