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丁秀花 《甘肃科技》2010,26(2):170-171,180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产生并发症。因此,医务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程度,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难关,取得最佳手术效果。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对6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观察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的影响,确定心理护理对创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意义。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创伤骨二科收治入院的患者160例分成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等情况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生活状态的变化,定期做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12h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实验组分值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实验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量表评估结果改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和疼痛,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受术者的心理卫生工作,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去关爱人工流产术的患者,缓解其焦虑、恐惧心理,减轻疼痛,使受术者轻松无负担的接受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结果 本组120例受术者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反应,密切配合手术的施行,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反应和多量出血的情况.结论 加强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可缓解受术者异常心理反应,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人工流产术妇女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受术者的心理卫生工作,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去关爱人工流产术的患者,缓解其焦虑、恐惧心理,减轻疼痛,使受术者轻松无负担的接受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组120例受术者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反应,密切配合手术的施行,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反应和多量出血的情况。结论加强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可缓解受术者异常心理反应,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眼球摘除患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的原因,以便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2007年3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27例眼球摘除患者为对象,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观察患者的心理行为,出院随访等方法进行心理分析.结果: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情绪稳定、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对重建自我形象、疾病的转归和愈合、早日回归于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眼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接受信息占83%。当发生眼外伤时,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时抬疗极为不利。因此护士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针对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护理对策,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下面将护理措施及体会介绍如下:1心理反应1.1焦虑、恐惧心理:患者因外伤致突然视力障碍伴剧烈疼痛,急诊收入院后大部分即进行清创缝合,有的甚至需进行眼球摘除,使患者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产生焦虑恐惧心理。(1)患病性焦虑:患者对疾病的一种心理应激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截瘫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采用适当的指导方法,及时、科学地给予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反应,改变了他们消极的心态,使之能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对截瘫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8.
董玉梅  杨洁  杨晶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7):132-133,13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A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入院后发病时间和相关生理、心理反应,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AS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生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007年6月~2009年12月某院住院接受化疗的68例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心理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反应,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不同,其心理障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年龄的增大其心理障碍发生率降低,高学历患者心理障碍较为显著,患者经济状况越差,越易产生心理障碍.[结论]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过程中,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心理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0.
熊宇 《科技信息》2012,(1):648-648,662
目的:是观察舒适护理在行腰椎穿刺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年5月--2011年11月我院174例行腰椎穿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7例,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87例实施普通护理,对组间和纽内患者术前、术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纽护理干预效果除术前恐惧心理缓解上无显著差异外(P〉0.05),试验组在术前、术中的护理干预效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照组术中心理反应较术前有所缓解,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术中心理反应较术前有显著的缓解(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行腰椎穿刺术患者心理反应的缓解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218例患者应用泛影葡胺在静脉性肾盂造影检查前、中及后的监测及护理。认为:检查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向患者讲明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备好抢救药物,体现人文关怀,做好心理护理,检查中及检查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和反应,做好急救准备,是安全完成检查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航海环境下军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航海环境下军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不良心理反应从轻到重表现为心理应激反应、人格变化、心理疾病,不良心理反应的产生与海上及舰艇生活环境、人格因素、舰艇人际环境、工作任务等因素有关。从改善航海生活工作环境、加强心理训练、建立科学的轮班作息制度以及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海上心理应激反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易反复发作,并发症较多,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孤独、悲观等情绪,如不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现对冠心病的心理护理谈谈自己的体会。⒈焦虑不安心理1.1患者的焦虑不安心理护理患者一般表现较轻,可出现烦燥,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高度焦虑,可增加生理或心理负担,不利于病情康复。护理方法以鼓励、关心、爱护、解释为主。首先,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在护理操作中应反应灵敏,忙而有序,讲明精神紧张的不利,并告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产生依赖,稳定情绪…  相似文献   

14.
探讨活动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的影响。选取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医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3例,予以圆锥型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对照组73例,予以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比较两组基牙健康状况、炎症反应水平、修复后美观、语言、咀嚼、舒适和固位等五项功能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残疾、社交、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障碍、心理不适、生理性疼痛及患者的功能限制等7项生活质量情况。研究组基牙健康状况有效率为80.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26%,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2h、24h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活动义齿应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水平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唐蒲 《海峡科学》2009,(9):65-65,70
目的:总结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过程。方法:以门诊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疗法指导、用药指导、足部护理、血糖仪的使用指导、低血糖反应处理、出院指导等。结果: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积极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对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结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医疗护理需求,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6.
郭小荣  尹晶晶  马雅楠 《甘肃科技》2014,30(21):137-139
加强对骨伤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骨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加重视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中的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29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心理反应、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功能锻炼计划的依从性、并发症及功能康复情况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活动以及对功能锻炼知识的掌握与操作过程的依从性方面,健康教育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康教育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功能康复上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且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除患者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健康教育对于骨伤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模式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篮球运动员临赛心理障碍外观诊断及其调节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心理训练在当今体育运动训练中越来越重要,篮球运动的激烈与多变的特征,决定了运动员要有极高的心理适应、应变和调节能力,赛前进行一定的心理调节是有必要的.首先从生理机制分析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以及反应所表现的特征,正因为人们有这些反应与特征,所以进行外观诊断是可行的.文中大概归纳了四种临赛状态来对运动员进行具体地分析,心理调节对运动员比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调强放疗的影响。方法:2011年9月—2012年6月共收治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入院后全程给予综合护理,包括早期实施心理评估干预,放疗过程中出现的食欲下降、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等反应的早期干预。结果:实验组皮肤反应、体重下降、粘膜反应、疼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在生活质量的总分及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存性,降低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的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完成,对提高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及近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眼科患者的心理反应,可因年龄的差异、疾病的类型、疾程的长短和视力障碍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一名专科医护人员,应了解重视他们的心理活动,运用我们的语言和行为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我院眼科平均每天要做大小不同的手术2—3例,大部分是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的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青光眼、白内障等手术,其次是眼部其他各种眼疾。术者中上有八旬的老人、下至数月的婴儿,不同  相似文献   

20.
张平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1):210-210
通过对1例移植肾输尿管全长坏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认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做外科手术干预,进行尿路重建,加强术后心理护理及病室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术后抗感染治疗措施力度,提供完善的疾病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宣教,是预防再次发生术后感染、出血、漏尿、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提高移植物及患者长期存活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