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P-△效应的Push-ove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AP2000n(7.12)分析程序,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反应谱的计算步骤,对某一框架结构进行考虑P-△效应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并与不考虑P-△效应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ush-over方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P-△效应随着结构屈服和结构刚度退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一榀具有集中塑性铰单元模型的基础隔震钢框架为模型,分别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和直接积分的动力弹塑性时程的方法,基于过程追踪,计算了隔震框架各损伤模式首次出现时的层间位移、隔震层位移及框架顶点位移,对比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结果表明: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分析的简化方法;对应于性能点位移的结构动力弹塑性所分析的层间位移等均值结果与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符合程度.  相似文献   

3.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弹塑性变形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的方法均是基于地基刚性假定提出的,而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有待研究.采用平面桩-土-结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探讨了水平地震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弹塑性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考虑相互作用后,多层框架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均有折减,薄弱层的塑性变形减小,发生塑性破坏的程度降低.对多层框架结构按现有规范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可能偏安全.  相似文献   

4.
由于缺乏计算理论和方法,大多数半刚性节点按刚性节点进行设计,对结构的静力分析、抗震性能等各方面的设计计算的影响很大.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将半刚性连接节点视为弹簧单元,通过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一个半刚性端板连接的多层钢框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了半刚性端板连接的钢框架结构,相对于理想刚接的情况,结构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一榀具有集中塑性铰单元模型的基础隔震钢框架为模型,分别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和直接积分的动力弹塑性时程的方法,基于过程追踪,计算了隔震框架各损伤模式首次出现时的层间位移、隔震层位移及框架顶点位移,对比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结果表明: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某竖向刚度突变结构采用NosaCAD有限元软件建立整体结构分析模型,在文中分析结构在7度多遇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反应,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内力和破坏情况的变化过程.并与振动试验台作出相应对比.最后根据构件的受力及损坏情况,给出了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某8度区超高层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该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内力分布规律以及损伤发展情况,寻找到了结构的薄弱部位,对结构设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冲  张力  毛攀 《工程与建设》2016,(2):198-200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钢框架建筑物内力、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以某软件公司培训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对沉降钢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7度罕遇地震过程中沉降模型塑性铰的分布及发展规律,找出沉降结构的破坏规律,为沉降钢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加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泉州电信综合楼结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与竖向布置不均匀的泉州电信综合楼属特别不规则建筑,有必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层(或薄弱部位)的判断及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文中介绍了结构弹塑性分析法并采用空间弹塑性推覆模型,对泉州电信综合大楼结构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小震作用下变形满足规范的应小于1/800的规定,但对个别连梁和角柱进入塑性屈服阶段等薄弱部分的设计应加强;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变形满足规范的应小于1/50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底部2层框剪上部6层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1/8比例模型振动台试验.以El-Centro波、Taft波和场地波为输入地震波,分6度、7度区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及罕遇烈度地震三阶段试验,考察了模型在各阶段试验的地震反应.在试验前和各阶段试验后均对模型进行了白噪声扫描试验,考察该模型的频率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输入地震波强度达到7度中震强度时,底部框剪层开始开裂,结构变形由弹性段进入弹塑性段;该结构能满足7度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