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  宋健  杨捷 《科学通报》2012,(27):2599-2606
新能源汽车电池膜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池膜主要分燃料电池膜(发电装置)和动力蓄电池膜(充放电装置)两类.随着电池膜材料工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研究膜材料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质子交换膜材料、锂电池隔膜材料和镍氢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进展,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了汽车电池膜材料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讨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膜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有点凄冷的北美车展似乎真正宣告:汽车界已进入霜冻期.但面对困境,我们需要希望.于是在我们还对混合动力、纯电力、燃烧电池等能源模式纠缠不清的时候,一干纯电动汽车已经大刀阔斧地开进了市场,从概念到量产,开启了新时代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瑞典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在一种设计新颖的混合型发动机中成功地用汽油引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给驱动电机提供能量,从而给燃汽引擎的使用带来了新的希望。沃尔沃大众公司的环境新概念型轿车(ECC),其实用型是以沃尔沃850型轿车为基础的。使用混合型发动机作为驱动动力,最高时速100英里(160.9公里),连续行驶415英里不需提供能量补充。在稳定时速55英里时,其耗油量为每百英里2.2加仑(约百公里6.25升),各项指标均能满足1993美  相似文献   

4.
(接上一期) 3.储能材料与燃料电池 (1)高密度蓄电池 不管是太阳能的利用,还是电动汽车的发展都需要高密度蓄电池,而目前常用的仍然是铅酸电池,密度太低(30Wh/Kg),作为电动汽车太重,而且造成污染。电动汽车势在必行,因除了减少污染外,能量的利用率也大为提高。 (2)储氢材料 储氢材料除了作为镍氢电池的电极以外,也可作  相似文献   

5.
<正>"能源"是能量相互转化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火的出现开始,人类一直探寻着能源转化的科学规律,人类文明的进步始终依靠能源技术及其伴随的信息技术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能源革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的联协运动和自动控制装置,使得蒸汽机成为人类自动把宏观能源物质转化为能源的特征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是能源革命,德国西门子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驱动下,发明了把微观能源物质转化为能源的技术,这  相似文献   

6.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功率密度高、能量转化效率高和燃料易于携带等优点,是一种极具竞争潜力的便携式、可移动能源.然而,DMFC商业化尚存在一些问题.就阴极而言:一是阴极催化剂高的过电位和高的Pt用量;二是透过质子交换膜从阳极渗透到阴极的甲醇造成阴极“混合电位”效应,导致阴极过电位增加了0.2~0.3V,电池效率下降约1/3.核壳结构的双金属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它具有包覆层金属和金属核的双层物化性能,不仅拥有合金型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而且在酸性介质中可以避免过渡金属的溶解,使得催化剂的性能得到改善.开发并研究核壳型的电催化剂是减小混合过电位、降低电池成本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绿色能源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日益受到重视.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储能器件相比,超级电容器电荷存储能力远高于物理电容器,充放电速度和效率又优于一次或二次电池.此外,超级电容器还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安全性高等特点.超级电容器与氢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与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能量供给器件相结合,能够满足启动、爬坡等条件下的瞬时高功率需求.  相似文献   

8.
1 mm圆柱式超声电机的研制及在OCT内窥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用压电柱作为定子的微型超声电机. 这种超声微电机的直径1 mm, 长5 mm, 重量36 mg. 一端固定的电机其共振频率是32 kHz, 两端自由的是83 kHz. 在压电柱的表面均匀分割出四个电极, 电极的间隔经过了优化设计. 采用弯曲振动模式, 该电机转速1800 r/min, 堵转力炬达到4 μN·m, 能承受350 Vpp的驱动电压. 该电机已用于OCT内窥镜样机中, 驱动一个光学棱镜进行环向扫描, 得到了塑料管和葱管内部的层析成像图, 并且得到微米数量级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被认为是传统汽车向氢燃料电池车过渡过程中的最佳解决方案,而在传统汽车领域被外资"欺负"了几十年之后,中国希望在电动汽车领域找到出口,扮演新一轮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0.
<正>姜久春41岁,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国家能源主动配电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从事电动汽车电池管理及充放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建造了国内第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北京西黄庄电动汽车充电站;他设计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两个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北京奥运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和上海世博会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他研发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产业化,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50%以上的份额。  相似文献   

11.
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感觉:电动汽车太热了。从2009年1月11日-1月25日举办的北美汽车展开始,几乎所有汽车厂家都推出了全新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而且大家都高调宣布,从2010年底起全面投放市场。仿佛一场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汽车革命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末,宇航事业对高比能量的电源要求十分迫切.燃料电池因其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具有转化效率高、比能量大等优点,引起了各国的浓厚兴趣.有关国家曾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促使燃料电池的理论工作日趋坚实,工艺水平步步提高.1965年,氢氧燃料电池首次用于宇航飞行,一举成功,使其研究工作猛然登上高峰。燃料电池技术的特点由于五、六十年代以来对燃料电池的大力开发研究,不但使现代电化学的核心——电极过程动力学(界面电子转移过程)有了大幅度的进展,而且象电催化这类催化理论的新分支也倍受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了提高电极过程的交换电流密度,减少电化学极化,迫使人们在寻找更有效的电催化剂方面做出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被认为是传统汽车向氢燃料电池车过渡过程中的最佳解决方案,而在传统汽车领域被外资“欺负”了几十年之后,中国希望在电动汽车领域找到出口,扮演新一轮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汽车的动力来自于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化学能,而燃料难以完全燃烧和含有较多杂质是目前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要改变空气污染的现状,关键就在于改变汽车的动力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就应运而生了。目前,这种汽车的动力形式多为汽油动力与电力的混合。油电混合车是种高效低耗的汽车配有两套发动机——电动引擎与汽油引擎。同时这种汽车还采用一种特殊系统来捕捉刹车时产生的能量并将其存储到车载电池组中。  相似文献   

15.
磨床加入触摸屏,使人机界面更加灵活生动,学习、操作更加方便.用伺服驱动电机代替步进电机,解决了电机因脉冲丢失造成的进给位移误差.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一辆现代汽车的发动机、机器空转、动力传动系统和附件会耗损汽车7/8的燃料能量,车身重量需要3/4的驱动能量.因此,减轻车身重量是节能的重要环节,轻型化和小型化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界面光蒸汽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热转化作为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由于其相对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一直以来被广泛关注与研究.近年来,界面光蒸汽转化作为一种新型光热转化机制,借助微纳结构材料设计及光学、热学有效调控,将太阳能充分吸收并将能量转化局域到气-液界面,从而使得光-蒸汽能量转化效率有效提高,并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高效太阳能光热转化途径.本文介绍了界面光蒸汽转化的相关机制,包括光吸收、热管理和水输送,并展示了通过一系列微纳结构材料设计来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的最新研究进展;随后介绍了目前基于界面光蒸汽转化的一些主要应用;最后对界面光蒸汽转化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传递、贮存与转化及其相互间的协调,构成了整个生命活动。生物的能量转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也是与一些重大实际问题密切有关的问题。生物维持其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物质与能量,但是各种生命活动又需要不同的能量形式,所以能量转化在生物中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肌肉收缩时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神经兴奋过程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视觉过程中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物质  相似文献   

19.
大量各种功能的纳米器件的出现与发展迫切地需要能源供给,以满足纳米系统独立的、可持续的连续工作.从生活环境中收集能量制备纳米电池用于驱动这些纳米功能器件,是解决能源问题十分有效的途径.近年来,由纳米电池与纳米功能器件组成的全新功能纳米器件——自供能纳米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显而易见,纳米电池的制备是自供能纳米系统建立的关键,由于燃料电池可收集自然界乃至生物体内的能源并转化为电能,因此实现燃料电池微型化在自供能纳米系统研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单根全氟磺酸质子交换树脂(Nafion)纳米线的质子传导性能出发,结合了本课题组及其他学者的工作,对纳米燃料电池、纳米生物燃料电池、复合型纳米生物燃料电池以及由这些电池驱动的自供能纳米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自供能纳米系统的研究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趋势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纳米马达是一种将其他形式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产生定向运动的纳米机器。文章概要介绍了不同种类纳米马达驱动 机理的研究现状,简略分析了纳米马达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