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美】《旗帜周刊》2017年2月27日2月15日访美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热情欢迎。在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巴以和平不限于"两国方案"(指"巴勒斯坦国"和"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和"一国方案"(指建立"多民族单一国家",由以色列政府统治所有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他希望找到的是能让巴以均满意且能实现长期和平  相似文献   

2.
王晋 《世界知识》2020,(5):48-49
1月28日,时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公布其上任以来首个有关巴以和平的方案——《从和平到繁荣:改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生活的愿景》(以下简称"《愿景》")。  相似文献   

3.
正从8月1 3日阿联酋与以色列宣布关系正常化,到9月15日阿联酋、巴林和以色列三国在美国白宫签署历史性和解文件"亚伯拉罕协议","和平旋风"席卷中东。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频繁高调亮相,捞足了政治资本,而中东和平的关键推手——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王储、阿联酋的实际掌舵人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则似乎隐藏在了幕后。  相似文献   

4.
王晋 《世界知识》2020,(19):54-56
9月11日,巴林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实现三方通话,哈马德同意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由此,继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后,巴林成为第二个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的阿拉伯国家。此前的8月13日,阿联酋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同意与以色列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  相似文献   

5.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7,(24):8-8
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搬迁进程。在前一日的12月5日晚,就有3名美国匿名高级别官员透露了这个消息。他们表示,此举主要是对"现实的认可",也是兑现特朗普竞选时的承诺。但新使馆选址是否位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争夺焦点东耶路撒冷区域,还不可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这一决定是对所有为实现和平而付出的努力的"蓄意破坏",标志着美国已完全放弃其过去数十年在中东和平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欧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举行的首次会晤(2月15日)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仍在引发反响和关注。在经历了奥巴马与内塔尼亚胡之间长达八年的紧张关系之后,此次会晤为特朗普治下的美以关系定下了基调。在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发表了他就任以来有关中东和平进程的最深入的一次讲话,宣称他将支持巴以双方达成的任何解决方案,"不管是一国还是两国",并强调"美国将与  相似文献   

7.
<正>3月下旬造访美国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受到了据说是美国专门留给几内亚总统的特殊"待遇":第一,没有共进晚餐,奥巴马在白宫和家人大快朵颐,内塔尼亚胡一行则被"晾"在白宫,没人理会;第二,没有合影,会谈结束后没有发布任何一张合照,  相似文献   

8.
王晋 《世界知识》2020,(12):52-53
5月19日晚,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领导人举行紧急会议。会议结束后,巴勒斯坦国总统、法塔赫主席阿巴斯发表讲话,宣布即日起巴勒斯坦停止履行与美国和以色列达成的所有协议,以及基于这些协议的所有义务,其中包括安全义务。以方推进对约旦河西岸主权计划是导火索阿巴斯的“愤怒表态”源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做出的关于“兼并”约旦河西岸犹太定居点的声明。5月17日,在新一届内阁就职仪式上,内塔尼亚胡表示将会在未来数月内推进对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实施主权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在今年2月召开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会上,巴勒斯坦高层通过了关于终止与以色列经济关系、拒绝承认以色列以及终止与以色列安全合作的决议,以此作为对去年12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反制措施。如果说"拒绝承认以色列"和"终止与以色列安全合作"是巴勒斯坦人在政治和安全上对以色列作出的"姿态",那么"终止与以色列经济关系"则将实实在在地考验巴以之间的社会和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0.
王晋 《世界知识》2020,(17):52-53
8月13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进行三方通话后达成协议,同意阿联酋与以色列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阿联酋与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是中东政治的重要历史时刻。以色列和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很可能会加快建立地区同盟的步伐,以共同应对伊朗的威胁,而巴勒斯坦问题则将被遗忘在世界的角落。  相似文献   

11.
<正>7月4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抵达以色列特拉维夫,成为印度独立70年来首位访问以色列的总理。以色列方面对于此次历史性访问给予了最高礼遇,总理内塔尼亚胡亲临机场用印地语向"朋友"莫迪致以热情欢迎,并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陪同莫迪出席多项活动。印度媒体报道称,此前只有罗马教皇和美国总统在以色列享受过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莫迪此行内容丰富,除会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总统里夫林与印度在以色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12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摩洛哥与以色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当天摩洛哥发表公报说将与以色列恢复官方联系,并尽快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摩洛哥或将是第四个在美国撮合下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国家。外界普遍认为,摩洛哥决定与以色列恢复官方联系是出于自身政治利益考量,特别是要换取美国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地区"主权"。不过,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4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到耶路撒冷后正式"挂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特朗普女儿伊万卡及女婿库什纳等人出席了开馆仪式。据报道,以色列外交部向80多个驻以外交使团发了"请帖",但最终只有32个国家派代表出席,其中有欧洲的匈牙利、捷克、奥地利和罗马尼亚,拉美的巴拿马、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等,非洲的喀麦隆、安哥拉和刚果(金)等,亚洲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17,(24):8-8
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搬迁进程。在前一日的12月5日晚,就有3名美国匿名高级男Ⅱ官员透露了这个消息。他们表示,此举主要是对“现实的认可“,也是兑现特朗普竞选时的承诺。但新使馆选址是否位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争夺焦点东耶路撒冷区域,还不可知。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3月21日,习近平主席与内塔尼亚胡总理在北京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中以正式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此氛围中,2017年9月9日,由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以色列蓝皮书:以色列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本书是以色列蓝皮书系列的第三本,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7日,以色列举行了今年的第二次议会选举,这也是以色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一年内进行两次大选。9月25日,以色列选举委员会公布了选举结果: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获得32席,前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本尼·甘茨领导的主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8日,以色列总检察长曼德尔卜利特发表声明称,打算起诉现任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涉嫌贪腐,罪名包括受贿、诈骗和违背公众信任。至此,历经两年多的以总理涉嫌贪腐案件终于由之前的调查取证阶段进入司法起诉阶段。尽管内塔尼亚胡本人一再表明自己"清白无辜",内塔尼亚胡的律师团队也不断反驳以色列检方的指控,但是此次贪腐诉讼案件很可能是内塔尼亚胡政治生涯中  相似文献   

18.
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7月4~8日访问乌干达、肯尼亚、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这是以色列总理时隔近30年后,首次出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内塔尼亚胡在出发前称,这次非洲之行是"历史性"访问,意味着"以色列大规模回归非洲",在外交、经济和安全层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访问肯尼亚期间,内塔尼亚胡承诺通过情报共享的方式帮助肯尼亚打击恐怖主义,并表示愿意与肯尼亚分享侦查恐袭图  相似文献   

19.
<正>经历了重重困难而最终当选的国会议员们,不久之后却纷纷主动要求终止自己的议员资格,并且解散国会。这看似荒诞的一幕,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以色列政坛。5月29日深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解散国会并定于今年9月重新大选。"短命"的新一届国会4月9日,以色列举行了议会选举。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非常有希望成功组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月6日在对外国驻以色列使节发表谈话时表明了以色列在此次美伊危机中的态度,即希望这场武器核查危机和平解决,尽管以色列支持美国的立场。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