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习近平强调,5年前,各国领导人以最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5年来,《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1,(1):6-7
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习近平强调,5年前,各国领导人以最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5年来,《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11月6日至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签订以来,全球气候治理已走过了30年的光景。在2015年之前,国际气候谈判的中心任务是达成全球统一的减排目标,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此后几年,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2月,来自196个国家和欧盟的谈判代表在波兰卡托维兹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马拉松式谈判,最终在延期一天后就《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达成一致共识,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路线图和方向指引。细数此次大会,主要有以下四大看点。"卡托维兹气候一揽子计划"对接《巴黎协定》大会一致通过的"卡托维兹气候一揽子计划"旨在为各国加强气候保护努力提供具体指导细则,以推  相似文献   

5.
<正>11月18日,联合国波恩气候变化大会闭幕,比预期闭幕时间推迟一天。经过各方艰苦谈判,会议通过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为《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如期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本次大会中发展中国家展现了空前团结,发达国家也表现出很大灵活性和建设性。虽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平衡反映了各方关切,为《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如期完成、持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支持力度奠定了良好基础。资金是较难达成一致的问题,但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1月30日~12月1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会议上,历史性地通过了第一份全球性气候减排协议,即《巴黎协定》。该协定从法律约束力和内容上都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中国而言,签署该协定既是一个新起点,也是一个新挑战。近20年来,气候变化议题已成为并将继续占据着当今国际政治议程的核心位置。国际社会已普遍认识到,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性问题只能通过  相似文献   

7.
正在10月18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所取得的成绩,指出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很多协力部门参加了这方面的工作,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简称条法司)也一直参与其中。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简称《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在中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  相似文献   

8.
文化播报     
正马拉喀什气候大会达成《巴黎协定》程序安排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近日在摩洛哥举行。各方代表就大会的决议草案举行多轮双边和多边谈判,于11月19日凌晨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决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决定。据报道,有关决定欢迎发达国家就2020年前实现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提出路线图,同时呼吁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可用资金,以最终兑现承诺。有关决定同时就今后两年如何落实《巴黎协定》的工作程序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9.
正10月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网站宣布,占全球总排放量56%以上的72个缔约方批准了《巴黎协定》,协定已经跨过生效门槛,将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截至11月1日,已经有192个成员国签署了《巴黎协定》,代表全球排放量63%的89个缔约方批准或加入了协定。它是历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生效比原先设想的提早了三年,充分展现了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决心和加强国  相似文献   

10.
文化播报     
正《巴黎协定》预计今年底生效据外媒报道,联合国一名官员近日表示,于巴黎达成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能在今年底生效。至今已有27个国家核准这项协定,另有至少20个国家表明会在9月21日的联合国会议上核准该协定。据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需要至少有55个缔约方批准才能生效,它们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至少55%。据  相似文献   

11.
<正>6月2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世界似乎"炸了锅"。早在2001年,小布什总统上台后也是断然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当时沉重打击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导致随后几年的气候谈判举步维艰。如今"昨日重现",全球针对特朗普的批评声不断,但更多是一种无奈和茫然:美国退出了,世界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确立了新的行动机制。气候变化是不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如何应对?《科学世界》就此专访了我国代表团成员、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副教授滕飞。  相似文献   

13.
<正>在7月初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汉堡峰会上,尽管19个成员重申对《巴黎协定》的坚定支持,但由于美国的退出,与会各方未能就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定达成共识。特朗普于6月1日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这一决定虽让全世界惋惜,但也未出乎各国意料。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是出于"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节能减排的企业成本、资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美国财政负担"考量。这一国家公共政策决策行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2月12日是有关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这一年,欧盟、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相继公布了“碳中和”目标实现时间表。晕无疑问,全球长期碳中和目标导向将加剧世界经济技术革命性变革,重塑大国竞争格局,也将改变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企业发展业态。碳中和的缘起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社会持续生存的主要威胁,减少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21,(6):38-40
2015年,在巴黎缔约方大会上,产生了较有约束力的全球协议《巴黎协定》.该协议有两个关键成果: 一、参加大会的所有国家都接受,到本世纪末,将全球表面升温控制在2℃甚至1.5℃水平.这意味着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争论以及政治争论告一段落. 二、主要碳排放大国都提出自主减排承诺.这非常不简单,因为此前, 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之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立场非常不同.有了自主减排承诺,全球气候协作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进入秋季以来,北京凉意渐浓,然而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则日渐"火热"。以气候变化为主要议题的重大国际会议议程之密集、规格之高空前,令人目不暇接:9月8日~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次将气候变化列入会议议程,并且将其作为首要议题。通过了关于气候变化的《悉尼宣言》;9月中旬,来自19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回顾了议定书签订20年来的进展,并审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9月18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气候变化问题贯穿整个联大会议的始终:首先举行气候变化问题高级别会议,然后进行联大一般性辩论,其主题即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9月28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2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作了题为《共谋合作,共建和谐》的发言,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此外,在今年11月即将举行的东盟领导人峰会上,环保和气候变化问题也将成为会谈重点,会议主题确定为"能源、环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更为令人关注和期待的是即将于今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联合国气候大会,这是一次开始启动有关替代《京都议定书》全球谈判的关键性会议,有人称之为"后京都进程"。因为1997年制定的、旨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  相似文献   

17.
《京都议定书》:悬念在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中国的参与问题,成为主宰后京都国际制度设计的最大悬念。备受关注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虽然姗姗来迟,却是人类社会在防范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合作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京都议定书》只是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第一步,后京都国际制度框架何去何从已迫在眉睫。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最终目标,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气候变化: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话题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环境、科技、法律等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是一种全…  相似文献   

18.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1次缔约方会议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开幕,经过13天的谈判,通过了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气候协议,标志着全球将持续走向低碳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也标志着继六年前功亏一篑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联合国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努力在各国的艰难推动下取得了巨大胜利,全球气候治理的"无政府状态"结束,多边主义在巴黎迎来了光明。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1月,拜登赢得美国总统大选胜券在握后,迅速提名约翰?克里为其核心外交幕僚之一。作为奥巴马任内的国务卿,克里促成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此番出任拜登政府的总统气候特使实至名归、使命重大。政坛老手克里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是坚定的“奥巴马遗产”捍卫者,但面临的挑战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日报》有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之报道语料的及物性分析表明,《中国日报》主要通过物质、关系、心理、言语过程等表现手段,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立场出发,建构和表达中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锋者”“气候治理合作的推动者”和“国际气候秩序的引领者”的大国形象。这些报道,传播了中国气候治理理念,也对贬损中国的言论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回应,有助于引导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在气候变化上做出的贡献,使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知和善意理解,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赢得国际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