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探月大事记●1959年,前苏联发射"月球1号"飞船,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踏上月球的宇航员。迄今,共有12名宇航员成功登月。●1990年1月24日,日本用M35-2型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缪斯A"号科学卫星,成为世界上第3个探测月球的国家。●2000年2月,印度的月球计划正式起动,计划在2007年到2008年间向月球发射轨道探测器,执行给月球拍照、  相似文献   

2.
重返月球     
月球,是至今为止,人类所踏足过的第二个天体。1969年7月21日,"阿波罗11号"搭载三名宇航员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道出了这句传世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从此之后的几十年里,登月的壮举便一直未复现过。时隔44年,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12月14日左右,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  相似文献   

3.
正阿波罗登月计划开启了人类的登月探索,但至今没有国家登陆过月球背面。据说那里有外星人和22个海洋!暗月面的神秘面纱,随着嫦娥四号的升空而揭开。这不仅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也是人类探月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月球背面"无服务"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恰好等于公转周期,并且都是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我们在地球上永远都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任何从地球上发射出的通信信号都会被月球所阻  相似文献   

4.
王瑞良 《科技潮》1994,(3):59-61
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登月已24周年,随着人类首次登月的成功,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了"月球热"。后来,宇宙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金星和火星上,"月球热"渐渐冷了下来。然而,经过20多年的漫长岁月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满腔热情,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发展计划,看来不久月球将成为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热土。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愿望。直到24年前,美国宇航号阿姆斯特朗等人首次跨上月球,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月球那神秘的面纱,才被初步揭开。最近兴起的月球开发热,要比只是把人送上去的阿波罗计划更进一步,是要将月球建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基地。  相似文献   

5.
1970年4月11日,美国载人航天飞行器"阿波罗13号"载着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准备执行登月计划。这次登月行动是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9年之后进行的,首次登月的成功鼓舞了士气,但也让人们误以为成功是很自然的事情。电视台已不准备转播"阿波罗13号"飞船的登月过程,直到戏剧化的一幕改变了他们的决定。飞船从发射升空到环绕月球轨道飞行,一切按部就班、波澜不惊。但是第三天晚上,在离地球  相似文献   

6.
1957年,苏联卫星一号成功升空绕地球运行,一场面向太空的“跳高”比赛在美苏两强间正式拉开帷幕。1961年和1962年,尤里·加加林、约翰·格伦先后“蹦”入太空潇洒走一回。此后,美苏两国逐渐把目标锁定在与我们不即不离的月球上。成千上万一流的科学人才投身浩大的登月工程。一艘艘凝聚人类智慧和财富的宇宙飞船试探着冲向月球。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尘埃厚积的月球表面,这场空前的科学竞赛终以财大气粗的美国获胜告终。 踏上月球的那一刹那,阿姆斯特朗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首次探月计划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在讲座中介绍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并对我国即将进行的首次探月计划做了详细说明。据欧阳院士介绍,人类第一次探月高潮是1958年至1976年,这期间,共发射了83枚探测器,其中45枚获得成功;共有6次载人登月、3次不载人登月取样,取回月球样品382千克。在经历了1976年至1994年的宁静期以后,人类拉开了重返月球的序幕,很多国家都纷纷制定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2O日,是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登月28周年纪念日。随着人类首次登月的成功,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了“月球热”。后来,宇宙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金星和火星上,“月球热”渐渐冷了下来。然而,经过2O多年的漫长岁月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最近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满腔热情,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发  相似文献   

9.
遥远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征程,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地球以外的天体,从此之后,那些黑夜中遥远的光点不再遥不可及,只是望远镜中的影像,而成为人类可以拜访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重返月球     
今年7月20日,是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登月30周年纪念日。随着人类首次登月的成功,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了“月球热”。后来,宇宙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金星和火星上,“月球热”渐渐冷了下来。然而,经过30年的漫长岁月后,特别是美国发射的“月球勘察者”号1998年初探明月球两极存在着可支持生命的大量冰态水以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最近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满腔热情,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发展计划。这次的计划要比上次只是把人送上去的阿波罗计划更进一步,是要把月球建成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前哨基地。  相似文献   

11.
虽然人们对月球基地的未来发展前景赋予了极其美好的想象,但在今天的航天工程师们看来,建设月球基地的梦想还非常遥远,主要是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比起地球来说还显得极其零散和浅薄。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成功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至今,人类从月球成功获取了382kg的月球样品和大量的科学数据,大大促进了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李云贵 《奇闻怪事》2012,(12):12-13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一轮的"月球热"背后,除了满足人们对这个神秘星球的数千年认识的渴望之外,当然还有十足的科学理由人类自古就曾无数次幻想去拜访地球最近的邻居——月球。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苏联和美国就开始在探月研究方面的太空竞赛,最终阿波罗飞船于1969年成功登月,"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书写了人类在探月进程中辉煌的一  相似文献   

14.
正"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历险,"玉兔"在月球上永远睡着了。她留给我们的,是大量的科学数据以及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2013年12月15日,"玉兔"终于踏上了月球的土地,沉寂了四十多年的月球迎来了第一位中国"客人"。2016年8月1日,辛苦为人类采集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月球是研究地球、地月系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对象,也是人类实现向外层空间拓展的理想基地,同时也是研究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月球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月球探测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国际月球探测发展规划通常按照"探、登、驻"三步走的策略来制定,在完成无人月球探测工程之后,实施载人登月工程和月球基地工程,是人类实现对月球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奇闻怪事》2013,(5):58-59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载着3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成功登月。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举世闻名的登月行动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险象环生,甚至差一点儿毁于灾难。最惊人的是,当宇航员结束2小时的月球行走之后,竟然发现登月舱引擎开关损坏,他们将因此永远留在月球上。庆幸的是,宇航员用圆珠笔成功化解危机,"逃出"月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最早2025年载人登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叶培建近日透露,我国正在对载人登月进行论证,参与论证的科学家认为,2025年至2030年间是载人登月的最佳时间;在2017年前我国将实现月球的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18.
《奇闻怪事》2013,(6):18-19
许多人或许会对人类探月史感到不解,为何30年前登月后就停滞不前,近日《今日新闻》发表文章,透露了其中的秘密。根据报道,自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在1972年12月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和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太空人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太空总署(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相似文献   

19.
计英  万远 《华东科技》1996,(5):17-18
许多人认为,预测技术的进展虽然是困难的,但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难。但是,要预测技术是如何来影响或改变人类生活的,那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中,这样的事并不鲜见。 在本世纪初,有许多科学家和学者曾经预言过:在本世纪结束之前,人类将能飞往月球。事实也正如所预言的那样,1969年7月21日,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这块土地。然而,这些科学家中却没有一位能预见到当时会出现一件更加令人称奇的事,人们是坐在家里通过电视来观看宇航员第一次登月的。因为他们没有预见到本世纪出现的电视技术会是影响并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技术之一。 在世纪相交之时,一批最具想象力的技术专家被聚集在一起,向他们  相似文献   

20.
30多年前人类第一次登月,从电视画面上收看到的月球景观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可是,月球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探访,不过在喀麦隆北部有个叫卡普希基的地方,其地貌看上去很像月球景观。想了解月球表面的奇特地貌吗?那就去喀麦隆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