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们对世界海量文化的了解正在动摇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研究的基础。在世界上工业化西方国家之外的许多地方,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个人本身——非常重要。巴基斯坦的一个乡村就体现了这一观点,那里的大家庭通常一起住在有两到三个房子的家里心理学的学科主要发展自北美和欧洲。有人可能会说,心理学在理解是什么驱动了人类的行为和思维过程方面非常成功,这也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但近几十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开始质疑这种方法,他们认为,许多心理现象是  相似文献   

2.
<正>在世界上,很少有什么孤立的政治事件能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持久的、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如果缺少某几种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人类的历史可能会面目全非。众多科学事业的先驱者已经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我们却能处处感受到他们对世界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3.
地球西风循环移动加快了全球变暖步伐。为什么南半球西风循环幅度要高于北半球?因为这是人类活动的另一个后果——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在改变哈德里环流和加速西风循环。  相似文献   

4.
<正>人有血液,动物有血液,那植物有血液吗?有的。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发现了流"血"的树。我国南方山林的灌木丛中,生长着一种常绿的藤状植物——鸡血藤,总是攀援缠绕在其他树木上。每到夏季,它便开出玫瑰色的美丽花朵。当人们用刀子把藤条割断时  相似文献   

5.
<正>在你的体内,存在着几千万甚至数十亿年前就已存在的物质也许它们在其他地方,只能被视为"废物",但它们却已成为人体的组成部分。你可能会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是世界上最完美、最高级的生物,是的,这没错。但你可能无法想象——在你的身体里充满了被遗弃的,或是将被当作废物回收的原子和元素。不过,你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亦或是世界上的各种东西,其实都处于"废物"的回收和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31岁的克里斯·杰威尔率领他的团队,历时7周,对墨西哥斯斯特玛-胡亚特拉洞穴系统进行了探查——这里是地球最深的地方之一。这支洞穴探索团队已经创造了人类在西半球地心之旅的最深深度——地下1545米。探险家在进入洞穴底部的过程中遇到过众多障碍,例如110米深的狭窄洞穴、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地球上和我们多彩的生活中充满了神秘的现象和未知的谜团。有些重大的谜团自我们远古的祖先开始行走时就萦绕在人类心头,而另外一些则是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新涌现出来的——人类是否可以长生不死?我们能够攻克癌症吗?我们能够创造生命吗?灵魂究竟是否存在?光速是不是速度的极限?在宇宙中是否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我们能够进行时间旅行吗?对这七个问题,人们一直没能给出确定的答案。■悬念之一:永远年轻、长生不死青春永驻的秘方并没有隐藏在世界上哪个神秘的地方,而更像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细胞里,或者更加准确地说,是在一个特定的基…  相似文献   

8.
燃 烧的星球     
正火光——野外的和化石燃料的火光——照亮了地球。是时候宣布人类已经创造了一个火新世(Pyrocene)了吗?从北极到亚马逊,从加利福尼亚到大卡纳利群岛,从婆罗洲到印度,从安哥拉到澳大利亚——大火似乎无处不在。大火产生的烟雾在次大陆遮天蔽日;火光在夜晚像银河系的星星一样照亮了各个大陆。人们可能会问:还有哪里没烧起来?在一些看不到火焰的地方,是城市的灯光——煤和石油的燃烧转化为电力。在许多观察家看来,它们似乎是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的前兆。就连格陵兰岛也在燃烧。  相似文献   

9.
(一)国际性是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客观描写和反映。科学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侯,她所研究对象总是我们这个统一的宇宙,总是这个宇宙赖依表现的各种运动规律。因此,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知识的一部分,她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其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自然科学的非阶级性和超民族性成了科学国际性的重要内容。正是这种国际性品格,使得科学家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同行,都能用同一种  相似文献   

10.
李良  张雯 《科学之友》2007,(2):19-19
移民外星是出路 移居外星球是人类一个长久的梦想。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奖章时表示,人类必须移民其他星球以摆脱灭亡命运。霍金认为,只要人类被困在一个独一无二的行星上,人类的长期生存就处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我们消灭殆尽。但如果我们向太空扩展并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安全的。太阳系没有一个类似于地球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另外一颗星球,并采用更先进的太空火箭帮助人类移居到适宜生存的星球上。这已经是他半年内第二次发出类似的惊人之语了。  相似文献   

11.
正氮是构成蛋白质、核酸必不可少的元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元素之一。农作物生长过程最需要的元素就是氮,氮也成为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元素。在生物圈中,氮素和其他元素一样处于不断循环中。氮循环是地球上维持生命最重要的循环之一。自然界的这种循环本可永无休止地一直进行下去,但当地球上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木匠鼻祖鲁班被带齿的叶子划破后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莱特兄弟从鸟类飞行中得到启发,造出了飞机......通过观察和体验来模仿动、植物的许多优异功能,创造出为人类而用的工具,这种方式也已经形成一门学科——仿生学。让生活更健康其实不仅仅在创造工具上,仿生学在体育方面的应用也有着漫长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认识到人类是"万物之灵"的同时,也发现人体的素质和某些活动功能还有不及飞禽走兽的地方。于是便想方设法模仿它们的动作,以增强人们身体的素质和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香蒲人家     
秘鲁的印第安人中有一个分支——乌鲁人,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畔,创造了举世无双的"香蒲文明"。  相似文献   

14.
正借助气球和飞机,人类只能在大气圈内飞行,然而人类还想去更远的地方。戈达德还在美国孤军奋战,火箭热却已经在德国民间悄然兴起。1927年,火箭研究专家奥伯特(1894-1989)发起组织了一个业余爱好者团体"宇航学会",该学会于20世纪30年代被纳粹军队接管,成为一个专门为战争服务的研究机构。1933年,德国研制出用于实验的液体燃料火箭。当年,希特勒曾在两种新式武器——核武器和火箭之间进行选择,最终他选  相似文献   

15.
张志成 《科学通报》2024,(8):971-973
<正>氨及其衍生物,作为地球生物圈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新型的高效氨合成技术以替代传统高能耗的Haber-Bosch制氨法是构建能源经济性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1].锌-硝酸盐电池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兼具氨电合成、能源存储及污水处理能力的环境友好型电化学能源系统,  相似文献   

16.
全球循环的云系给海洋和雨林带来更多的生机,而尘土不仅影响地球上水土奇特的地区,而且影响着云的形成、降水和气候,加2人类活动,使得尘土循环遭受破坏;然而科学家研究尘土循环及其全球性后果的实践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7.
飞碟,倏忽来去,神秘莫测。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你也许会坐在飞碟上周游世界。当然,这不是被外星人劫持了,而是坐在新型的空中交通工具上。因为在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正在秘密或公开地研制属于人类自己的飞碟——人造飞碟。最早萌芽在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人造飞碟研制工作最早的国家。1976年,在美国出版的一份《现代飞行器》  相似文献   

18.
段军 《科学之友》2004,(3):50-53
自然界总有挖掘不尽的魅力,就像一位婀娜的少女引人探究。当你为闻到她的芳香欣喜不已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离她更远了,有更多未发现的奥秘更深地吸引着你……于是探究——发现——未知——再探究。永远有未知的领域,永远在不停的探究。大自然的魔力就在于此,它将人类带入了永无止境的循环的反复中,而它自己却在一旁静静地观看。那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人类只在乎探究的过程:因为过程.人类学会了勇敢、忍让和适应环境,得以进化于今:因为过程,人类又学会了放弃、沟通和返朴归真,必将走向来来。  相似文献   

19.
曾溢滔 《科学通报》1981,26(22):1408-1408
目前,国外在人类与动物方面已经建成了多种基因文库;但在植物方面,则建成的还很少,水稻尚未见报道。一般建造基因文库常用Charon 4A作为载体。最近施履吉等采用一种新型杂种质粒——粘  相似文献   

20.
龚静 《世界科学》2000,(9):34-35
有一个人的生日标志着自人类在地球生存以来第一次不同寻常的出生。 有一个人的生日意味着人类已经能够主动掌握生命的创生。 它,就是路易丝·布朗的生日——1978年7月25日。 路易丝·布朗的生命最最早期——一个受精卵——是在试管中度过的,然后才被植入她母亲的子宫。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的诞生给全世界许多无法正常生育的夫妇带来了希望。 路易丝·布朗的出生既是她的父母约翰和莱斯莉一生难以忘怀的骄傲,更是英国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和罗伯特·爱德华组成的研究小组20年研究的结晶,同时,在人类生物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