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金正恩和特朗普在板门店会面,但是朝美能否超越河内会谈的分歧?冷战结束之后,东亚进行了新秩序的构建,但是半岛依旧未能摆脱美国主导的残存的冷战格局。朝鲜欲与美日改善关系,摆脱寡不敌众的冷战桎梏,而美国的东亚战略则需要维持半岛冷战状态,于是朝美间冲突在所难免。美国的东亚战略与朝鲜的生存战略相冲突,朝核问题于是产生,成为朝美双方为维护或打破冷战框架而  相似文献   

2.
<正>朝鲜一直将朝核问题视为朝美双边关系的内容之一,两国曾于1993年达成《朝美核框架协议》,虽然大部分内容并未得到及时落实。2003年朝核危机爆发后,朝鲜希望能够实现朝美双边会谈,但美国一直予以拒绝,后在中俄斡旋、协调下,朝鲜同意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谈判解决朝核问题。自去年以来朝美领导人举行了三次峰  相似文献   

3.
2月23日至24日,朝鲜外务省第一副外相金桂冠与美国朝鲜事务特别代表戴维斯在北京举行第三轮朝美高级别会谈,由于这是金正日逝世后朝美间的首次高层会晤,因此吸引了各国媒体的高度关注。会谈结束时双方都保持沉默,但在2月29日,朝鲜和美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公布了朝美第三轮高级别会谈的结果。朝美会谈:达成重要协议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接受朝中社记者采访时说,"为使朝美高级会谈取得丰硕成果,朝鲜  相似文献   

4.
鹿音 《世界知识》2011,(6):67-67
朝核问题上世纪就进入国际社会视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年。朝核问题本质上反映出朝美关系正常化的难题。在朝美围绕核问题的博弈中,朝鲜从安全诉求出发,用核武器保生存,换发展,策略运用始终保持清晰的脉络。一方面,保生存是朝鲜谋取核武器最主要的动机。朝美是宿敌,朝鲜政权生存始终受到来自美国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正>第二次朝美首脑会谈无果而终,有些出乎世人预料。根据媒体后续报道,主要是因为朝美双方在核申报和解除对朝制裁问题上的立场分歧仍然难以调和。那么,国际社会对朝鲜实行的制裁都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于今后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构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加以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正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朝美首脑会晤具有历史性意义,正式开启了朝鲜全面弃核、朝美关系正常化和相关各方在半岛共同努力建立和平机制的进程。本来,这次朝美峰会因双方立场分歧太大"命悬一线"。朝美在5月底、6月初于板门店、纽约、华盛顿进行的磋商中各自进行了灵活务实的调整,最终挽救了峰会,反映出双方无论在国内政治需求和经济发展层面,还是国家安全和对外战略层面,都极需要一次成功的峰会。  相似文献   

7.
<正>各方充满期待的朝美第二次首脑会晤以未达成任何协议而结束,一时留下了种种猜测和议论的话题。各方本来充满期待美朝双方对此次首脑会晤本来充满期待。2月27日两国首脑见面时特朗普表示,期待第二次会谈取得堪比或者凌驾首次会谈的成果。金正恩也表示坚信此次会谈将获得让所有人都欢迎的成果。如果说两人去年新加坡会晤达成的成果更多是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那么各方均期待第二次会晤能够达成实质性成果,往前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与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朝韩美三方之间互动频繁。9月19日朝韩首脑举行第三次会谈并发表《平壤联合宣言》;9月25日美韩首脑举行会谈,文在寅向特朗普转达了金正恩较为具体的无核化立场。特朗普也声称"第二次(朝美)首脑会谈不久就会举行"。而后,借联合国大会之机,朝鲜外务相李勇浩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重启朝美对话,就推进无核化的后续措施展开协商。10月6日起,蓬佩奥一路访问日朝韩中四国。先前陷入僵局的半岛无核化与和平构建进程再次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9.
问:最近朝鲜正式宣布,愿意参加朝、美、中、俄、韩、日关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要求美国在此框架内举行双边会谈,会谈地点仍定在北京。朝鲜这一举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此前朝鲜一直坚持与美国双边会谈,为什么现在它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外刊要论     
朝鲜半岛的第二次核危机——似曾相识吗﹖C.KennethQuinones,国际朝鲜半岛项目负责人、前美国国务院负责朝鲜事务官员此次核危机如不能尽快解决将导致两种可能:朝鲜成为核国家或爆发第二次朝鲜战争。此次核危机与上次不同,外交解决的可能性比10年前要小。原因是:1、1994年核框架协议形成的脆弱信任已不复存在;2、2002年10月朝承认核计划后朝美对立升级,使寻求外交和平解决的可能性下降;3、朝美双方战略与10年前不同,美不是促进谈判和平解决,而是要颠覆朝政权,在外交和经济上孤立之,朝则想通过边缘外交维持体制存续;4、朝美立场僵硬,双方难…  相似文献   

11.
正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了会晤,这也是首次朝鲜最高领导人与美国在任总统会面。这次会晤料将对朝美关系与朝鲜半岛局势产生较大影响。双方均部分实现了目标金正恩与特朗普在举行会晤后签署了《联合公报》。根据公报,朝美双方做出四项承诺:朝美将致力于建立"新型朝美关系",推动和平与繁  相似文献   

12.
清朝为了防止日本和美国在对朝鲜的政策上勾结,想利用列强间的矛盾,维持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极力促成朝美之间缔结了1882年《朝美通商条约》。它是朝鲜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此约不仅导致了朝鲜的全面开国,而且成为中国和朝鲜宗藩关系破裂的诱因。  相似文献   

13.
朝核问题从20世纪跨越至21世纪,已历经10年。最近,朝方的态度有所松动,在同意美国非官方代表团参观宁边核设施的同时,宣布放弃核计划,甚至停止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能工业生产,前提条件是要求美国提供安全保障和必要的经援。朝鲜的这一做法,是为打破僵局、重开新一轮会谈作出的值得欢迎的新姿态。在笔者看来,朝核问题难以化解,究其根由,主要在于美国执拗于“冷战思维”,仍未放弃对朝鲜的敌视政策。同时,美国以“日美安保条约”为依托,与日本联手对朝施压,使朝鲜难以从“冷战状态”中摆脱出来。美“核攻击论”在先,朝核开发构想在后朝鲜战争停战…  相似文献   

14.
<正>朝鲜半岛局势仍在不断变化。矛盾各方各自利用局势,通过策略手段获取战略利益,美朝"敌意螺旋"不断升级。倘若局势超出管控范围,受害方不仅仅是半岛国家,中国核心利益也将受到巨大冲击。朝鲜拥核不仅是寻求恐怖平衡的手段中朝两国具有深厚的友好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国战略分歧日渐明显。应对朝核问题,中国首先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朝鲜体制是否持续稳定?朝鲜"拥核"的内在动机是什么?朝鲜怎样考虑中国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路径2018年,在朝韩"自主驱动"下,相关各方迅速形成共振,朝鲜半岛局势发生转折,从延续多年的螺旋向下、一度在战争边缘徘徊,重回缓和向好轨道。6月朝美新加坡峰会签署联合声明,明确了互不侵犯和改善关系的方向,重启了寻求无核化、关系正常化以及建立半岛和平机制的进程。现在主导形势变化的是朝美无核化谈判。为筹备新加坡峰会,朝美双方交换了初期"路线图":朝深切担忧如其真的全部放弃核导能力,美会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朝鲜半岛和平来说,此次朝美首脑会谈具有重大意义。由于会谈得以举行的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困难与曲折,各国舆论对于会谈的认识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起伏,因此自会谈消息公布之后起便倍受舆论界关注和热议。从总体上看,多数舆论对美朝关系及半岛的未来抱以期待,积极评价了此次美朝会谈,但也有不少舆论持谨慎姿态,甚至有部分舆论自始至终坚持否定的立场。美国:政府态度乐观舆论反应强烈在会谈举行之前,出于对朝博  相似文献   

17.
朝核问题的发展态势变幻莫测,美朝核博弈时起时落。奥巴马政府在借重六方会谈机制的同时,实施"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奥巴马政府朝核政策的延续、变革特征,突显了其"变革外交"的灵活性、务实性和两面性。朝核问题短期内难有转机,解决的关键在于美朝双方能否放弃冷战思维,摒弃敌视观念,共建互信机制。  相似文献   

18.
如果要评选最近一个时期的国际风云人物,我会投朝鲜副外相、六方会谈朝方代表团团长金桂冠一票。3月19日,他率领朝方代表团再次来到北京,参加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而在此前,他作为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朝方代表团团长,已经多次来到北京。今年1月16日~18日,他赴柏林与美国助理国务卿、六方会谈美方团长希尔举行美朝会谈;3月1日~6日,他前往美国进行美朝关系正常化谈判。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俨然媒体明星。在朝鲜之外,只要他在哪里出现,记者们肯定蜂拥而至。金桂冠成了朝鲜的一张名片,成了朝鲜外交的“形象大使”。近期来朝鲜外交四面出击,迎来了少有的高潮,呈现出难得一见的活跃。  相似文献   

19.
自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迄今为止的有关朝核问题的会谈承诺甚至会议文件,事实上都处于“务虚”阶段,仅仅是原则表态或意向宣示,既没有具体实施步骤,也不谈及可以验证的时间。本轮会谈达成的这份文件已使六方会谈走出务虚,进入到落实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朝核问题一直是东北亚地区围绕的中心点,由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制定、实施及朝鲜对外反馈来看,韩朝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仍悬而未决。以地缘政治学为理论框架,通过对影响文在寅政府对朝决策以及政策实施的相关因素进行剖析后可见,文在寅政府对朝"新阳光政策"以坚固的美韩同盟为基础,以对朝制裁施压与对话"双轨"战略为主基调,其政策目标是以和平方式推动韩朝对话并引向美朝对话,最终实现韩朝关系的正常化及半岛无核化并建立永久和平机制,从而保障自身安全及美国战略利益。然而,半岛问题和平解决虽出现契机,但距离突破核心问题尚远,根源在于半岛的"安全阀"并非掌握在韩国手中,"钥匙"分别掌于美朝之手,显然朝核问题的解决并不会始终被韩国主导,而美朝关系围绕着朝核等问题的解决路径坎坷曲折,双方一直处于零和博弈的状态及冷战式思维,核心利益有所冲突且调和困难。此外,要处理好半岛问题除了韩美朝三方协调谈判外,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协调必不可少,更需保持对半岛利益攸关方的克制与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