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月新闻     
8日苏丹总统巴希尔颁布法令,对内阁进行重大改组。9日印度国大党主席凯斯里宣布辞职。14日国大党工作委员会推举索尼亚·甘地为国大党新主席。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在伦敦举行会议,就科索沃局势进行紧急磋商。会议发表联合声明,不支持科索沃独立。会议还宣布了针对南的制裁措施。俄罗斯表示不同意对南实行新的制裁。同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土耳其等十国在索非亚签署关于科索沃局势的联合声明,呼吁  相似文献   

2.
2月下旬,南斯拉夫科索沃自治省再次发生大规模工潮,使该省局势一度异常紧张。这次工潮的导火线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准备在2月23日通过宪法修正案和南共联盟中央解除了科索沃省共盟前省委主席弗拉西的南共联盟中央委员职务,引起阿尔巴尼亚族民族主义者的不满。2月20日,科索沃“特雷普查”铅锌矿的1300名阿族矿工在井下举行静坐罢工,提出反对修正1974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宪法(此宪法加强了科索沃自治省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与南斯拉夫联邦的权力和地位);要求现任科索沃省委主席莫里纳辞职;恢复原省委领导人弗拉西的职务等多项政治要求。紧接着,该省十多个城市的工人、学生起而响应,纷纷罢工、罢课和举行集会游行  相似文献   

3.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0,(21):64-65
<正>以我近距离的观察,阿尔巴尼亚对科索沃乃至其他周边国家阿尔巴尼亚族人聚居区的"回归"还是非常期待的。自科索沃战争以后,阿尔巴尼亚族人一直是巴尔干半岛上的"明星",科索沃阿族人与塞尔维亚的"统"与"独"的关系问题时至今日仍是这个地区的"重头戏"。2008年,科索沃正式  相似文献   

4.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4,(15):70-71
<正>国旗是独立主权国家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的象征。通常,国旗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该国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既然独立成"国",科索沃也必定有自己的"国旗"。根据它的"宪法",科索沃的"国旗"以蓝色为背景,中间下方是金色的科索沃地图形状,上方是六颗白色的星星,代表的是境内的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波什尼亚克(即前南时期的"穆斯林族")、戈兰尼、罗姆和土耳其等六个民族。在如今的科索沃,200多万人口中92%是阿尔巴尼亚族,5.3%是塞尔维亚族,其他民族合计占2.7%。科索沃"国旗"与欧盟旗帜都是蓝的底色,都有星星。不  相似文献   

5.
<正>10月6日,科索沃举行自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以来的第四次"议会"选举。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显示,阿尔宾·库尔蒂领导的自决党以微弱优势战胜科索沃民主联盟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获得组阁权,两个政党分获25.49%和24.82%的选票。上届执政联盟的各党或政党联盟均承认败选,反对派上台已成定局。在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谈判陷入僵局以及美国积极介入的背景下,选  相似文献   

6.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4,(21):64-65
<正>在普里什蒂纳,我住在阿尔贝利亚区半山腰上的匹诺曹旅馆。站在房间的阳台上,白天可以俯瞰老城区全景,一座座带着尖尖宣礼塔的清真寺尽收眼底;深夜或凌晨则听着扬声器里穆斯林的祷告声回荡在寂静的空中。走在科索沃各地,只要是阿族人聚居区,必定林立着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但是,科索沃塞族人信奉的是东正教,在它们的聚居区矗立的是"高大威猛"的东正教堂。科索沃塞族人没有阿族人多,东正教堂不像清真寺那样到处  相似文献   

7.
甄鹏 《世界知识》2010,(16):32-33
<正>国际法院认为"(科索沃)通过(独立)宣言没有违反任何现行的国际法准则。"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两年后,今年7月22日,国际法院公布了对科索沃宣布独立问题的咨询意见结果:10人赞成、4人反对、1人缺席,认为"(科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的提出,全国各地随之掀起一股创业热潮,企业员工辞职创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文章以高科技类企业为研究对象,以适应度作为各方的支付收益,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员工辞职创业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以企业、辞职创业群体的领导者及辞职创业群体为博弈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求解出演化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最优策略组合是企业选择满足辞职创业群体的领导者的支付条件;辞职创业群体的领导者选择留下及辞职创业群体选择辞职创业.研究结论为现阶段企业处理"企业员工辞职创业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洁 《世界知识》2010,(14):28-30
<正>鸠山操之过急;菅直人回归现实,包括在中日关系上考虑不能再让日美同盟"漂泊"。鸠山理想主义的破产记者:今年6月初鸠山首相辞职后,国内曾有学者发表文章称,鸠山辞职意味着"民主党‘清新政治’假象的终结",比如在基地问题上的对美"强硬"、"东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科索沃局势再起波澜。6月24日,科索沃当局领导人哈希姆·萨奇被指控犯有反人类及战争罪等多项罪名。控诉萨奇的是设立在荷兰海牙、名为"特别检察官办公室"的机构。该机构向同位于海牙的科索沃专家分庭提交了一份十项罪名的控诉书供其审查。控诉书称,萨奇等应对1998年至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针对塞尔维亚族、阿尔巴尼亚族以及罗姆族的数起谋杀承担刑事责任。萨奇原定于6月27日同塞尔维亚领导人在美国白宫举行有关双方"关系正常化"的谈判。6月26日,本已抵达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启程前往美国的萨奇临时取消了行程。法新社称,这项指控迫使其取消行程。随后,萨奇于7月13日前  相似文献   

11.
张伯玉 《世界知识》2014,(22):26-27
<正>2014年10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受经济产业大臣小渊优子和法务大臣松岛绿两位女阁僚双双辞职的请求并迅速任命两位新大臣。显然,安倍企图将两位女阁僚辞职给其内阁运营带来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但是,第二次安倍改组内阁运行尚不足两个月,其意在博取广泛关注的、作为"女性活跃"象征而任命的五位女阁僚中的两位即辞职,不免令人担心第一次安倍内阁时期因"政治  相似文献   

12.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0,(24):8-9
特朗普团队涉嫌滥用就职资金,伊万卡、梅拉尼娅被传唤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因特朗普团队涉嫌滥用就职资金,特朗普大女儿伊万卡12月1日被华盛顿总检察长办公室传唤提供证词。CNN援引一份法庭文件表示,不仅伊万卡被传唤,总检察长办公室还传唤了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和特朗普前就职委员会副主席里克·盖茨。  相似文献   

13.
<正>2月25日晚,伊朗外长扎里夫通过社交网络instagram宣布辞职,称"为不能继续履职以及任内的不足与缺点而感到抱歉"。两天后,总统鲁哈尼发表公开信,高度赞扬扎里夫的为人与成绩,并称"辞职有违国家利益,故不予批准"。当天,扎里夫陪同总统出席外交活动,恢复了其作为外长的工作。辞职突兀而起,又戏剧性转折,透露出伊朗执政精英的纠结与无奈,更昭示着国家政治的权势转移。  相似文献   

14.
3月7日,科索沃阿族表示将在适当时候签署和平协议,这使2月23日朗布依埃谈判结束后依然严峻的科索沃局势略为好转。但阿族坚持要求保留“科索沃解放军”。在朗布依埃,南联盟政府和科索沃省阿族代表团就科索沃自  相似文献   

15.
8月27日,美国司法部长阿尔韦托·冈萨雷斯面带微笑。走进司法部新闻发布厅,宣布辞职:"我已圆了美国梦。即使在担任司法部长期间,就是最没落的日子,也胜过父亲最辉煌的时刻。""我深深感激布什总统的友谊。感谢他提供给我这么多机会为美国人民服务。"辞职声明非常简短,从开场到结语只有1分41秒,261个词。他只字未提辞职原因,只是蜻蜓点水般强调了两个词:"美国梦"和"感谢"。言毕,他转身径直走出会场,身后抛下了一连串的"为什么"——"您为什么辞职?""为什么选择现在?"  相似文献   

16.
正自9月下旬以来,与联合国有关的新闻层出不穷。先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炮轰多国,引发多国反击;后有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在安理会上火力十足回骂美国,有媒体称其骂得荡气回肠,听得人目瞪口呆,一度以为安理会要上演全武行;再有在联合国"怼天怼地怼全球"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黑莉突然宣布辞职,对其辞职的真正原因,美国乃至全球媒  相似文献   

17.
北约部队占领科索沃已逾一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他们应在尊重南联盟领土主权完整的前提下,解决那里塞族与阿族的冲突。然而,在美国新干涉主义的指挥捧下,北约纵容科索沃解放军进行种族清洗,在科索沃制造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塞族与阿族民族矛盾加剧,北约部队也面临卷入塞族与阿族冲突的危险。今年初,北约驻科索沃部队最高司令德国将军克劳斯·赖因哈特说,北约干着“危险的蠢事”。一位美国将军对北约司令克拉克说:“科索沃有可能成为西方的奠边府。”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1日上午,笔者的手机朋友圈被"缅甸总统吴廷觉辞职"的消息刷爆。当天上午,缅甸总统府网站发表公告,现任总统吴廷觉自即日起辞职,根据宪法规定,将在七个工作日内启动新总统的补选工作。大家纷纷猜测是什么原因导致吴廷觉辞职,他的离开会对缅甸国内政局产生何种影响,继任者又会是谁,等等。由于事发突然,一些带着"阴谋论"或"悲观主义"色彩的评论出笼,称这是转型中的缅甸  相似文献   

19.
徐刚 《世界知识》2023,(2):50-51
2022年12月以来,科索沃局势陷入高度紧张,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称自己面临“任总统以来最棘手的事情”。塞总理布尔纳比奇表示,由于科索沃当局的行动和欧盟的不作为,塞科处于开战边缘。12月26日,塞宣布特种部队人数将从1500人扩充到5000人,武装力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科索沃当局也同时下令提升战备状态。在科索沃战争结束23年后、欧亚地缘政治态势加速变动的背景下,科索沃局势走向牵动着外界神经。  相似文献   

20.
半月新闻     
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科索沃问题决议,南斯拉夫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暂停对南联盟的轰炸,俄罗斯和北约维和部队开始进入科索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