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打疫苗"是很多人对于疼痛和恐惧的最早记忆。国人一生中需要接种20多种疫苗,民间过去有"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说法,如今疫苗让我们远离了麻疹、天花和乙肝等疾病的侵袭。有种痛叫"打预防针",正是童年经历的重重"痛"的考验,才让我们更强壮。  相似文献   

2.
疫苗的发明与应用为人类预防感染性疾病发挥了根本性作用。病毒性疫苗是对抗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由于牛痘疫苗的应用,全世界从1977年以后再也没有发现过天花病人,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麻疹病毒疫苗于1954年问世,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麻疹疫苗计划免疫,将每两三年发生一次大流行的麻疹基本消灭,发病率从每10万人3500名患者降至每10万人4.84名,北京地区为每10万人0.48名,麻疹已不为年轻医生所熟知。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问世.1965年在我国广泛应用,此后脊髓灰质炎疫情迅速下降.至1995年已没有野毒株的病例发生。我国已基本控制了这两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疫苗在全球的应用,预言人类能够消灭这两种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发病风险。我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已消灭了天花等疾病,并让麻疹、百日咳等6种疾病发病人数减少了约3亿人。尽管如此,关于疫苗的谣言和误解仍频繁出现。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预防接种常见误区,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生活     
《科学之友》2005,(12):14-15
七类人不宜打流感疫苗根据流感疫苗的生产原理等因素,一些人群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这些人群包括: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慢性病发作期的人群;严重过敏体质者;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疫苗的人员。此外,6个月以下的  相似文献   

5.
接种疫苗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接种牛痘苗,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就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但是,传染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约有500万儿童死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等传染病,另有500万儿童因患上述传染病而导致残疾。全世界约有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1亿5千万人患疟疾,爱滋病(AIDS)的流行正迅猛增多,这些都急需疫苗加以控制。近几年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自然信息     
牛痘疫苗的新用途天花这种传染病在三个非洲国家最终绝迹之后,联合国卫生组织不久前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今后再也不会出现“麻脸”人了. 那末,原来用于防天花的牛痘疫苗,是否还可以派点其他用处?回答是,牛痘疫苗仍然有用,需要继续生产。原来,疫苗与它所防治的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不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样机械.某些疫苗可以增强身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防治另外一些疾病——“甲疫苗也可以治乙病”。好几年以前就已经报道,有人用精制的牛痘疫苗治疗肿瘤:将疫苗注射于皮肤癌部位,有三例基底细胞完全消失,呈现组织学上的治  相似文献   

7.
<正>传染病曾经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历史上天花、鼠疫、流感和霍乱等疫病的流行,给人类带来过几近毁灭的打击。这些致命病菌甚至左右着人类社会的命运,1918年席卷全球的大流感,死亡人数保守估计为2 100万,最新的权威数据达到5 000万~1亿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演进,免疫学成长起来,成为人类与疫病作战的有力武器。疫苗研究史上,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功不可没,他因研究和推广牛痘疫苗并成功预防天花闻名。1796年5月14日,詹纳为8岁男孩詹姆士·菲利浦接种了史上第一支疫苗,揭开了疫苗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疫苗为人类筑起了一道预防疾病的绿色屏障,疫苗让千千万万人免受传染病的侵扰,疫苗成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疫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苗最早的起源。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牛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目前,可以用于人  相似文献   

9.
<正>在英国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般人群早晨注射流感疫苗更有效。这表明,在早晨(而不是下午)注射流感疫苗,可能诱导更大,因此更具保护性的的抗体反应。据统计,流感病毒每年在全球致死25万~50万人。科学家将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以查明早晨注射流感疫苗是否能更好地帮助糖尿病、肝病和肾病等免疫力受损的患者。他们还将调查早晨注射肺炎疫苗是否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发生了数次强致病性的流感大流行,每次数百万人死亡,时至今日流感病毒仍然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初现于墨西哥,目前已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大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接种疫苗已被证实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止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方法。但是,在疫苗技术不断升级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变异更为迅速的流感病毒。因此,新型流感病毒与新型抗流感病毒疫苗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一些流感病毒相关的基本但十分重要的知识进行了介绍,结合传统的和现代的流感疫苗技术进行了讨论。我们相信,通过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手段)和重组技术,高效的流感疫苗可以被迅速设计并制造,使我们具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潜在的全球流感大流行。在这场对抗中,我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基因枪介导的HBsAg基因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获得性免疫已经帮助人类彻底战胜了天花,并且大幅度降低了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现行的亚单位疫苗至少有两点不足之处:(1)只能将病毒的一部分提供给免疫系统,免疫效果仍然不够理想,病毒感染(例如HIV等)仍然是造成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2)亚单位疫苗采用蛋白质抗原,或者利用病毒做载体,制备复杂,成本高.因此人类面临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成本疫苗的挑战.基因免疫(Genetic immunization)是基于裸露DNA转基因成功这一最新发现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免疫技术,相应的疫苗称之为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同亚单位疫苗相比,基因疫苗具有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免疫作用持久和制备方便等优点,被誉为疫苗史上的革命.我们选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开展基因免疫研究,通过基因枪介导将HBsAg表达质粒转入小鼠耳部,组织切片观察基因转入位点,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抗体确定基因免疫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带有人β-肌动蛋白启动子的表达载体由美国西南医学中心Johnston教授惠赠,HBsAg表达质粒由本研究室自由构建(图1).抗-HBs抗体检测采用上海生物制品所生产的试剂盒,C57BL/6和昆明小鼠购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羊抗鼠IgG-HRP,由北京生物制品所生产.基因枪由清华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正>过去500年来,每个世纪平均都有三次严重的流感大流行,最近的一次大流行是在2009年。尽管在公共卫生和疫苗生产技术上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在这次大流行中流感疫苗的可获取量却远远不足。大流行爆发后6个月,有5.34亿剂量的疫苗可用,一年后,这个数目增长到13亿——分别只够全世界人口的8%和25%使用。我们是幸运的,因为2009年的流感大流行结果还算是比较轻微的,只需要注射一次疫苗就足以保护大多数人,而这并非严重的流感大流行中的通常情况。疫苗生产的局限性目前,几个因素限制了流行性疫苗的及时供应,但这些因素是根本性的。一个因素是季节性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抗疫利器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而疫苗是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新冠疫苗犹如助力全球抗疫的"春雨",无声润泽世界,为全球协同抗疫带来信心和力量.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寻求摆脱瘟疫和疾病的方法,但通过接种疫苗来抵抗疾病的历史其实很短暂——从爱德华?詹纳医生给人群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以来,只不过200多年.说起世界上第一支疫苗的"诞生"过程,充满了戏剧色彩.天花这种古老的疾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上万年.18世纪的欧洲也饱受天花的困扰,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40万.18世纪末,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听说农场的挤奶女工从来不会得天花.当时他就猜测,也许是挤奶女工的牛痘让她们获得了免疫力.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他做了个实验.他从一位挤奶女工手上取出痘脓,接种到一个男孩的胳膊上.后来,这个男孩身上长出了几个小脓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症状.6周后,他给男孩接种了天花病毒,男孩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14.
科幻小说《生死平衡》认为,疫苗是通过人体免疫系统去与病菌作战,但是用赶尽杀绝的办法彻底消灭病毒,比如天花和脊髓灰质炎,同样是危险的临界状态。实际上这是误解了疫苗的免疫作用,当然,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即在进化过程中靠自然而获得免疫力还是依靠人工免疫来战胜疾病?免疫不是对病原体的赶尽杀绝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0年5月28日宣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被消灭”的提法只是对一种现象和问题的积极说法,而且显然带有人类自身的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根据免疫的原理,人类…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可预防疾病的爆发,公共卫生专家需要战胜那些拒绝接种疫苗的家长们。2013年7月,英国威尔士的公共卫生官员终于松了一口气。曾在该国肆虐了八个月、感染了1 200多人,并导致88人住院、一人死亡的麻疹疫情终于得到控制。但是,疫情的暂停很短暂,仅仅只过了几个月,疫情就在同样的地区第二次爆发了,截至11月中旬新增36例病例。疫情爆发时,首先患病的孩子是那些家长选择不让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的孩子。这些家长之所以拒绝接种疫苗,普遍是出于如今一种认为MMR疫苗与自闭症有关的不可信的观点带来  相似文献   

16.
麻疹是我国计划免疫中的重要内容,一直正常进行,突然宣布对全国一亿多儿童进行复种,如此重大举措事先却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相应的预防接种知识传播、普及阶段.笔者曾是从事感染性疾病多年的医生,直到很多朋友来咨询"为什么要复种麻疹疫苗"才开始关注此事.即使是在2010年9月9日至11日召开的全国感染性疾病会议上,也丝毫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如此大的全国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运动,连感染病学会也毫不知情,那么无怪乎普通大众会对此次接种有所质疑:"无麻疹流行的疫情,为什么要统一注射疫苗?""家中儿童此前已经注射过麻疹疫苗,还有必要再注射一次吗?""消灭一个自然界存在悠久的常见病毒,能否依靠短期运动?""是发明了新的功能更强大的疫苗吗?据报道使用的还是以前版本的疫苗,那么为什么要普遍复种呢?"笔者通过网络查询,才知这原来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我国卫生部门是协作.  相似文献   

17.
疫苗的革命     
疫苗的发明者英国医生詹纳首次把天花患者的脓液直接接种到健康人的身体上。其后,人们便将灭活了的毒素或死了细菌、病毒作为疫苗而采用。最近,疫苗开发的技术进步——疫苗革命是特别值得谈的。新技术之一是采用只让大肠杆菌或酵母制造病毒蛋白质,即利用大肠杆菌或酵母的方法。采用该法时,由于利用基因操作可以把多种病毒蛋白质合而为一,因此用一次接种便可产生对多种疾病的免  相似文献   

18.
肿瘤疫苗     
自从本世纪初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治疗天花病以来,医学科学家已研制出大量的疫苗使19世纪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结核、脊髓灰质炎等多种传染病得到了控制,特别是使天花这一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控制。那么,能不能制成肿瘤疫苗来防治癌症呢?回答是肯定的。近十多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医学科学家已研制出多种肿瘤疫苗,为癌症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所谓肿瘤疫苗是指应用各种自体或异体的肿瘸细胞,肿瘤细胞提取物或高度纯化  相似文献   

19.
牛痘疫苗在全世界消灭天花的运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闻名已久,目前,它正引人注目地重新投入预防人和动物疾病的战斗。科学家采用新的遗传工程技术改造这种病毒,生产对多种致命性疾病(包括许多至今对接种仍有抵抗力的疾病)有效的活重组牛痘疫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病毒性疾病实验室的伯纳德·摩斯(Bernard Moss)和纽约州卫生局的恩佐·鲍内蒂(Enzo Paoletti)所从事的这项改造工作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将牛痘病毒本身的毒性降低,二是鉴定致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变化,人们需要每年打不同的流感疫苗。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研究人员和国际同行发现了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上拥有相同的部分,又确认了一种名为"CD8+T细胞"的免疫细胞可以借此攻击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研究人员制出了试验性疫苗,将其注入实验鼠体内,结果显示,实验鼠免疫系统中的上述免疫细胞被激活,能显著杀灭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