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医学真菌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学真菌学是研究病原真菌和条件致病菌对人类致病的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重要学科.现在已知的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真菌约有300余种,其引起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真菌病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病例数日益增多.真菌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重要病原真菌基因组测序的基本完成.对其毒性因子的研究深入而广泛.过去几年真菌感染的诊断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其中一些新方法可用于感染的早期检测.然而,就敏感性和特异性来讲也出现一些不理想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传统的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仍是常规临床实验室里最可靠的方法.真菌耐药的报道日益增多,目前的研究一方面进一步探讨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传播方式、耐药性与临床治疗的关系,以及建立标准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从而控制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以对付日益增多的耐药真菌.中药副作用小,来源广,价格低廉,较少出现耐药等,使研究开发抗真菌中药具备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建华 《世界科学》1999,(1):27-30,20
物种的衰降及灭绝一直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优胜劣汰的物竞天择自然规律。但现今的物种灭绝除自然界生物进化因素以外,人类异常干扰因素更堪称是"杀手"、"'元凶"。通过检测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样品表明,自然界的物种灭绝现象已持续发生演绎了数百万年之久,每年约有1-3种物种速灭绝厄运。但现今状况则令人颇为吃惊,据科学测算,现今自然界物种的灭绝率为1000种/年以上,占纯天然性物种灭绝率指数的1000倍,这还仅是一种保守估算所得值(按最低保守数估算所得值)。像距今6500万年以前的恐龙遭厄运那样,人类目前已…  相似文献   

3.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地球上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的隆起被称为新生代以来发生在亚洲的最大的地质事件。它的隆起对我国西部、亚洲中部、甚至整个北半球的自然界产生巨大的影响。青藏高原为什么会这样强烈地隆起?什么时候开始隆起?隆起的幅度和速度如何?隆起以后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这是地学理论研究中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真菌,我们往往会想到各种食用菌或导致食物变质的霉菌。但这些只是真菌王国的一小部分,而人类对真菌知之甚少。不久前,英国皇家植物园发布了《世界真菌报告》,全面概括了全世界真菌的多样性、真菌的用途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据估计,全世界真菌种类约有  相似文献   

5.
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有一种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然而,这一良性关系有被破坏的趋势。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全球约4.8万种和人类依存关系较大的一些生物展开调查.结果发现约有1.7万种生物存在灭绝风险。该组织的专家表示.人类超越正常范围的活动是加速物种危机的最大推力。  相似文献   

6.
建一 《科学之友》2001,(5):10-11
从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1863年出版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中提出人猿同祖论,打破了上帝造人的论调之后,陆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证实了由古猿一猿人一智人的全部人类进化历程。但关于古猿变人的起因,学术界仍然解释不一。古猿进化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进化过程一样,与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最关键的因素是生食变熟食。距今约500万年前,地球表面有明显冷暖季节  相似文献   

7.
化学定时炸弹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青铜时代,人类就开始向自然界投放各种化学物质。但剧烈的大规模的投放量是从工业化时代开始的。采矿、冶炼、各种大工业、农业及城市生活都向自然界投放大量污染物。时至今日公众社会已逐渐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动植物及人类的生活环境,并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控制和减少污物向水源和空中的排放。但有一点值得提醒的是,土壤的被污染问题尚未引起广泛重视。其实,土壤承纳污物的能力也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它会把承受的大量有害物质“呕吐”出来,造成巨大的无可挽救的灾害。  相似文献   

8.
和谐与平衡     
平衡与和谐相位,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亦是如此. 自然界的相对平衡,可以给人类带来明媚的阳光、风调雨顺的年景;自然界的不平衡可以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9.
蜱螨学迅猛发展,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动物学家和昆虫学家。目前已知的蜱螨约5万种左右,其中蜱800种,余下的都是螨。有些学者估计,自然界中蜱螨的种类有50万种以上。蜱螨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中的一类小动物。蜱的体型大些,长度从几毫米到1~2厘米。螨的身体  相似文献   

10.
编后     
随着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手段的现代化,人类所能探索的自然界的领域是日益深入和扩大了。本期刊载的七篇“基因研究”;二篇“自然界探索”:《太平洋里的怪兽》和《尼斯湖怪》;以及《太平洋大陆哪里去了?》、《火星的表面》等文章,从人类的遗传物质,史前期动物,古代的地球及天空中的行星等各个方面,反映了人类当前向自然界一切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6,(5):6-6
椐估计,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约有300万~1000万种,但至今有案可查的仅有150万种,经人类研究和加以利用的更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无数的动植物在人类还没认识它们之前就随着原始森林的砍伐、环境污染、围湖填海等原因提前从地球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12.
卫星考古     
古迹的分布 卫星在太空航行,何处能寻找到古代居住地遗址、墓葬等,这是空间考古学最为关心的问题。 地球的中纬度地区,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有干旱地带,尤其是北半球的干旱地带,起源于撒哈拉大沙漠,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直延伸到纳华塔。自非洲的大地沟带出现以来,人类经历很长时间向欧洲及亚洲疏散。为了能从自然界采到食物,人类向各地移居。约在1万年前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人类开始以原始方式进行农作物耕种,并逐步饲养牲畜。不久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生物界中,人是万物之灵,是最具有智慧的动物。从古代起,人类这种最具智慧的动物在不断对自然界改造的同时就开始对自然界不停地深入探索,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时至今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类探求自然界本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人类迫切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然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吕斌 《科学之友》2005,(9):61-61
细菌是生物.是自然界的种生态,它要生存,要延续.这是必然的。人类发现了抗生素。细菌就必然产生耐受抗生素的本领,人类不可能在自然界中把细菌消灭掉,对于自然界,细菌和人类是平等的,完全消灭细菌不符合自然规律.况且人类还需要很多益菌,因此人和细菌必须共存。  相似文献   

15.
真菌是人类了解甚少的一大类自然生物。它们既是自然界有机体的创造者,生态环境的营养者.也是顽强不屈的生物降解者,同时还是生物有机体无情的扼杀者、致病者。真菌无处不在,高空、深海、裸地、土壤、森林、赤道热带直到极地都可以发现真菌活动的踪迹。真菌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射其孢子繁殖体繁育后代,并以这种繁殖传播方式巧妙地使自己逐渐潜入、分布到生物圈的每个角落。因此它们是生物类群中分布最广的类群之一。只是由于绝大多数真菌肉眼不可见;而常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有意无意中,人和真菌早已成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终生伴侣,以至尸…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人类在和大自然各种事物共存中,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谁主宰谁的现象,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一起在平等的状态下维持着人类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人类由于自私和贪婪,逐渐把自己从自然中“拆卸”下来,成为万物之尊,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为其自身的发展,无视自然界的法则,不顾一切,恣意妄为,对大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为此自然界开始对人类进行惩罚。怎样才能改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呢?人类必须回到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状态下,才有可能缓解这种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7.
自本刊开辟人体科学栏目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科研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体进行科学探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验结果,本文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作者吕继唐是一位练习静气功有近四十年历史的同志,他不仅在这方面造诣很深,而且还勇于创新,在自己和教授他人习练气功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人们如何进行气功锻炼来战胜自身各种疾患的奥秘。本文介绍的用静气功防治近视眼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希望读者能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丰富、充实和改进这些方法,使气功防治近视眼更行之有效。气功和祖国医学已引起世界的广泛注意和兴趣,这是由于人们认识到气功是一种能对人体机能进行自我调节、锻炼和提高的有效方法。人类起源于自然界,生活在自然界,相信人类也一定能运用自然界赋于人体的生理机能来防治人类疾患,本着这一认识,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对人体科学的各个方面及其应用进行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自然科学的源泉及其发展的社会条件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即自然规律)的认识,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首先是由于生产的需要,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古代人类在同饥饿、寒冷和死亡的长期斗争中,在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以及医治疾病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关于自然规律的丰富知识,这就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同时也应该看到,人类是直接生活在自然界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而并不局限于生产过程。在人们得到温饱和有了闲暇之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索也就有可能开展得更加广泛、深入,由此也就开始出现了科学实验。因此,不能认为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的唯一源泉。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早在两千三百年前就认识到:“求知是人类的本性。”由各个世代积累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经过不断地整理、总结,形成许多经验性的定律。  相似文献   

19.
<正>人常说,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若说人类生存离不开昆虫,你信吗?据生物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900万种昆虫,其中大部分还没被发现或鲜为人知。这其中只有1.59%的昆虫对我们有害,其余的或者对我们无直接影响,或者为人类提供一些明显的、不可或缺的益处。它们为地球上80%的农作物授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哺育了人类,自然灾害又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全世界仅在过去的20年中从保险业方面统计的自然灾害损失已高达上千亿美元,造成300多万人死亡,受灾影响的人口有8亿多人。而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繁,一般年份直接经济损失约上百亿元,间接损失不计其数。您一定不会忘记1991年举国上下的救灾募捐活动,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不仅是一台台盛大的募捐晚会、全社会齐动员的感人场面,还有那天地一色的汪洋和流离失所的人群……。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和破坏到人类的发展,望着肆掠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