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羧甲基壳聚糖希夫碱对锌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羟甲基壳聚糖希夫碱与Zn^2 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离子强度、溶液的pH值、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与水溶性低聚壳聚糖相比,羟甲基壳聚糖希夫碱具有更强的络合能力。羧甲基壳聚糖希夫碱-锌配合物可用于生物活性研究,为开发生物多糖型补锌剂提供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2.
磁场作用下壳聚糖希夫碱对铬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合成壳聚糖希夫碱的基础上,为探讨磁场作用下壳聚糖(CTS)及其改性后的壳聚糖希夫碱(CSB)对Cr(Ⅵ) 的吸附特性,研究了磁场强度和磁场处理时间、Cr(Ⅵ)溶液酸度和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希夫碱比改性前的壳聚糖吸附Cr(Ⅵ)的性能强,其饱和吸附量由0.34mg/g提高到0.93mg/g;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由120min缩短到60min;磁场处理可进一步增强壳聚糖和壳聚糖希夫碱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希夫碱是壳聚糖与苯甲醛进行缩合反应的产物。本文在合成壳聚糖希夫碱的基础上;研究该改性壳聚糖对微量金属铬离子Cr(Ⅵ)的吸附性能;并考察其在磁场作用下吸附能力的变化,研究磁场强度和磁场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吸附Cr(Ⅵ)的影响。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壳聚糖的改性产物壳聚糖希夫碱比改性前的壳聚糖具有较强的吸附Cr(Ⅵ)性能,其吸附饱和浓度可提高两倍以上;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也能缩短一半。强化吸附效果的试验表明:磁场处理可进一步增强壳聚糖和壳聚糖希夫碱的吸附性能,尤其是对壳聚糖希夫碱吸附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吸附量和吸附效率与磁处理强度、吸附时间、Cr(Ⅵ)溶液的酸度和浓度等吸附环境条件有关,适当的磁场处理可保证壳聚糖希夫碱对含Cr(VI)废水的高效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希夫破钴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以壳聚糖为主体,β-萘酚醛为修饰物的不同修饰程度的壳聚糖希夫碱及它们的钴配合物,还合成了壳聚糖单体氨基葡萄糖与β-萘酚醛的希夫碱钴配合物。采用IR、元素分析、XPS、荧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分析手段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它们的结构。以邻苯二酚氧化成邻苯二醌为反应模型,在完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对大分子壳聚糖希夫碱配合物与相应的小分子壳聚糖单体的希夫碱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壳聚糖希夫碱配合物比相应的小分子壳聚糖单体的希夫碱配合物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甲醛交联壳聚糖香草醛希夫碱,用IR和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UV吸收光谱比较了甲醛交联前后壳聚糖香草醛希夫碱在酸中的溶解性能.吸附实验表明,该壳聚糖改性产物对一些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与壳聚糖香草醛希夫碱和甲醛交联的壳聚糖有所不同,对Cu2 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并且在酸性环境中几乎不溶解,因此可用作Cu2 的选择性吸附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安息香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希夫碱,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壳聚糖中的游离-NH_2与安息香的摩尔比等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微波及超声波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得到了化学改性的最适条件。并用自制的壳聚糖希夫碱与Cu(OAc)_2·H_2O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希夫碱Cu(Ⅱ)配合物。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反应物和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水杨醛缩乙二胺希夫碱化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水杨醛缩乙二胺希夫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希夫碱化合物与BSA形成了复合物,导致BSA的构象发生变化,使BSA的内源性荧光发生静态猝灭,计算得到了希夫碱化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希夫碱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醛与有机胺缩合反应合成了19种希夫碱及其5种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荧光光谱研究.结果发现,单希夫碱具有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对称的特点,而双希夫碱相应的光谱则对称性较差.同时发现双希夫碱配合物其激发光谱与荧光光光谱具有完美的对称性.上述极富规律的荧光现象对于希夫碱及配合物表征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质子溶剂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的新方法——非质子溶剂法,即以壳聚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和氯乙酸发生亲核取代.探讨了不同碱度、投料比、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反应因素对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浓度为35%、反应温度50℃、投料比1∶6、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5%时,产品达到最佳取代度为2.23,优于文献上的水溶剂法和醇水混合溶剂法.此外还对羧甲基壳聚糖进行了红外光谱和X-衍射表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污水中Ni2 的去除问题,用香草醛修饰壳聚糖(CTS),得到壳聚糖香草醛希夫碱(CTSV);又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合成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香草醛希夫碱(CTSV-G);对目标产物进行了IR和SEM表征.比较了CTSV-G、CTSV和CTS对污水中Ni2 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吸附量CTSV-G>CTSV>CTS;研究了pH值、时间和Ni2 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目标产物对Ni2 的吸附量可达80.3 mg·g-1;测试了三次回用后CTSV-G对Ni2 的吸附效果,确定了CTSV-G的可再生性.对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表明CTSV-G对Ni2 的等温吸附过程能够用Langmuir很好地描述,其反应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杨国玉  徐翠莲  庞杰升  蒋登高 《河南科学》2010,28(10):1246-1248
以壳聚糖为载体,制备出固载型金属希夫碱钴催化剂,使用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固载型金属希夫碱钴为催化剂,苯乙烯为底物,考察催化剂催化双氧水氧化苯乙烯的性能.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50℃,催化剂用量0.3g,苯乙烯0.315g,溶剂用量20mL,反应时间12h.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球形壳聚糖和水杨醛为原料制备球形壳聚糖希夫碱的工艺路线,讨论了产品对过渡元素离子的螯合能力,其螯合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Ni2+、Cu2+、Zn2+、Co2+.  相似文献   

13.
O—羧甲基壳聚糖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壳聚糖经碱处理后,与氯乙酸反应生成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制务条件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壳聚糖与氯乙酸的摩尔比为1:4、反应时间为8h时,产品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相转移催化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相转移催化剂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碱浓度和投料比等工艺条件对羧甲基化程度及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缩短到3h,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和收率分别达到0.92和84.42%。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取代度〉0.8的羧甲基壳聚糖钙阻垢剂,对最佳合成条件下所得产物进行了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探讨了糖水溶液中,取代度、合成温度、钙离子与阻垢剂浓度、恒温温度与时间及蔗糖溶液pH值对羧甲基壳聚糖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钙阻垢率〉91%,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绿色蔗糖工业钙阻垢剂.  相似文献   

16.
王俊勇 《科技信息》2013,(14):347-347
制备了壳聚糖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并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行为。羧甲基壳聚糖可以在水溶液中与Pb2+形成不溶于水的螯合物从而易于与水分离,是一种较好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其与含有重金属离子Pb2+的溶液混合之后,对溶液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剩余Pb2+的含量,从而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Pb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Pb2+的吸附能力优于壳聚糖,分子中羧基是主要的螯合基团。  相似文献   

17.
微波合成羧甲基壳聚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在微波条件下,以氯乙酸为改性剂制备羧甲基壳聚糖。探讨了反应时间、投料比和多次羧化等工艺条件对壳聚糖羧甲基化程度及产物收率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氨基葡萄糖单元:氢氧化钠:氯乙酸=1:20:12(摩尔比),氨基葡萄糖单元:异丙醇=1:40(摩尔比),w碱=0.45,碱化温度为30℃,碱化时间为1h,羧化时间为30min,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和收率分别达到0.95和95%。研究了多次羧甲基化反应对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的影响,其取代度可进一步提高到1.70。  相似文献   

18.
N,O-羧甲基壳聚糖羧化度计算式的修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N,O-羧甲基壳聚糖电位滴定曲线与模型化合物氨基葡萄糖、羧甲基纤维素钠、N-羧甲基壳聚糖以及标准盐酸溶液电位滴定曲线的比较,重新确定了N,O-羧甲基壳聚糖电位滴定曲线突跃的意义并推断出样品羧甲基存在形式和壳聚糖的结构组成。依据壳聚糖结构单元组成及羧甲基的存在形式,提出新的羧化度计算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壳聚糖衍生物,并将壳聚糖衍生物作为抗菌整理剂对聚丙烯腈进行了改性,以期获得具有抗菌效果的纤维织物.利用壳聚糖与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化学合成了季铵盐壳聚糖(HTCC),由壳聚糖与一氯乙酸反应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CMC),二者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利用离子滴定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考察了HTCC与CMC的取代度(DS).结果表明,在一定原料比例条件下HTCC的取代度、产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由分子量高的原料壳聚糖制备的HTCC的产率大于原料壳聚糖分子量低的,而以水作溶剂制备的HTCC产率小,溶解性差.CMC的取代度与反应时间、原料比例、溶胀碱化时间、加碱步骤等条件有关,而且采用低碱法进一步改进了CMC的制备方法,使制备反应更加环保、高效,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FTTR、NMR、TGA对HTCC及CM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了季铵基团、羧甲基团分别被成功引入到壳聚糖结构中.制备的壳聚糖衍生物在水和NaSCN溶剂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将制得的壳聚糖衍生物HTCC和CMC与聚丙烯腈溶解于NaSCN溶剂中,制备了PAN-HTCC、PAN-CMC的复合膜,并通过FTIR、DSC、TGA、XRD、WAXD对其拉伸性能、相溶性及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与HTCC、CMC可以在NaSCN溶剂中混溶,其相溶性、拉伸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水杨醛希夫碱微球吸附剂,使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了吸附剂的结构,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同时与采用常规水浴加热制备的微球吸附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能加快反应的进行,制得的吸附剂微球较为均匀,同时增大了对Pb2+、Cd2+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