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分析了炉内温度对燃烧过程中诸因素的影响,指出了目前设计,运行中的锅炉其煤种、负荷适应性差、负荷下降时燃烧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炉内温度的不可调节性,提出了采用可调卫燃带及其恒温系统来维持炉内恒温燃烧的技术主案,从而达到改善锅炉煤种,负荷适应性,提高低负荷时燃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炉内火焰与水冷壁管及双层可调卫燃带隔热层间的集总参数换热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建立了燃煤锅炉卫燃带隔热层导热系数、敷设面积、厚度对可调卫燃带表面温度影响的代数计算公式.最后,应用该模型对一台1025t/h四角切圆煤粉炉的可调卫燃带隔热层进行了设计传热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该集总参数传热模型可用于指导可调卫燃带的传热设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湘潭钢铁公司热电厂6锅炉进行冷态试验的情况,同时说明了煤粉锅炉冷态试验的内容,方法详细分析了试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结果,探讨了影响炉内空气动力场的有关因素,就如何组织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结构,保证燃料喷入炉膛后迅速着火和燃烬,防止炉内结渣,使该锅炉在最佳运行工况下运行,提高锅炉的效率,提供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翠兰 《河南科技》2023,(13):47-51
【目的】介绍核电站核岛电气配电间的布置原则及电气设备平面布置规范,阐述电气设备布置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流程逻辑和设计改进经验,为其他核电站电气设备布置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以某核电站为例,结合现场实际安装情况,介绍核岛电气配电间内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的平面布置规范,分析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针对现场遇到的问题,进行设计改进,并进行总结。【结果】详细阐述了核电站核岛电气配电间的布置原则、电气设备的平面布置规范及电气设备布置设计过程中的逻辑工作流程。通过发现和解决现场问题,总结相关的设计改进经验,提高设计能力。【结论】在核电站电气设备布置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合理布局、安全可靠、实用高效的设计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对布置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确保电气设备布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表孔溢洪道上设置带舌瓣门的弧形组合闸门是电站排漂、流量控制有效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了带舌瓣门的弧形组合闸门及启闭机的布置、结构特点和主要参数,并从安装、运行、检修的角度出发,优化设计支铰及埋件、开度指示仪、液压启闭机管路布置等,并成功应用于喀麦隆隆潘卡尔水电站。  相似文献   

6.
棕刚玉倾倒炉刚玉炉壳冶炼新工艺白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金彦一、引言棕刚玉倾倒炉是在炉体钢壳内先冶炼一个刚玉炉壳(由刚玉炉壳围成的空间叫炉缸或熔池),然后在刚玉炉壳内进行棕刚玉冶炼生产。刚玉炉壳实际上是一层较厚的炉衬,一方面起到刚玉冶炼熔液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稳温平台石墨炉内元素的原子化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出在稳温平台石墨炉内原子化效率的表示式。测定了日立GA-3平台石墨炉内Ag,Cd,Cr,Ga,Ge和In等元素的原子化效率值。实质上,原子化效率是等于条件吸收系数与吸收系数之比。由于被热管壁吸附的分析物再蒸发和扩散作用,导致原子停留时间延长。因此,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元素的βi exp〈βi cal。  相似文献   

8.
戎捷 《河南科技》2006,(7):63-63
管式炉是对煤焦油加热的设备,是焦油加工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其目的是将物料加热至规定的温度。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管式炉的安全生产操作成为职工生命安全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按现在的操作规程是在具备点火的条件下,先将煤气和蒸汽管道中的水排出。用蒸汽吹扫管式炉腔内,待管式炉的烟囱冒出蒸汽数分钟后才允许点火。而且是先将点火棒接近炉嘴,再打开煤气阀门。但是在生产正常后对煤气压力的瞬间波动或断量却没有响应的保护措施。本文详细的讨论了管式炉操作中安全运行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燃用低质煤的煤粉炉提出采用脉动方式喷入二次风,强化炉内混合与扩散过程,强化工况下减小燃烧损失,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并对脉动二次风燃烧方式的实施与对锅炉运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专利号:96207158.7家用炉滤烟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民用炉烟气的过滤净化装置,其由滤筒(1)、铁纱网(2)及吸附材料(3)构成。滤筒(1)为圆柱形,用于与烟气中有害物质起反应的吸附材料(3)填充在其内,在滤筒(1)的两边端分别设置有铁...  相似文献   

11.
如何顺利通过破碎带富水层是竖井施工的关键。根据竖井所处的地质条件,采用了预注浆方案处理地下涌水。重点讨论了注浆范围、注浆压力及扩散半径等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介绍了施工过程中钻孔布置方式及注浆方式、注浆工艺及效果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带电热地暖是一种新型室内地暖,而碳纤维带的布置形式直接决定了地暖的耗能情况和用户的舒适度该文通过改变碳纤维带的布置方式,测试电热装置电热性能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模型,对该电热装置的电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改变碳纤维带宽度和间距两个参数,得到不同碳纤维带分布形式,并对其电热性能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变碳纤维带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变其电阻,控制电热装置的产热效率;采用50 mm宽碳纤维带均匀间隔50 mm的布置方式,表面温度分布均匀,采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石墨炉原子化效率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以测量峰高和峰面积光度及原子停留时间为基础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石墨炉原子化效果的方法,测定了日立GA-3石墨炉内Ag,Cd,Cr,Ga和In等元素的原子化效率β和εa值,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Ag和Cd的β和εa值基本上是稳定的,而其余四个元素的β和εa值地较高温度区达到稳定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石门电厂4#炉蒸发受热面水冷壁管环向裂纹失效情况,分析了因水质的问题引起蒸发受热面结垢与火焰贴墙是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处理对策 。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炉炉盖的循环水系统改造,现有的炉盖气孔在正常冶炼时经常出现打气、烧红等现象。此问题还严重影响整个循环水系统的供水稳定性,使现场生产存在不安全状态,我们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炉炉盖的循环冷却装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宝雨山煤矿二1煤层卸压带宽度,得出巷道卸压带宽度规律,为合理选择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深度提供了依据,优化了抽采钻孔布置,实现了对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方法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交流滤波器场地的布置,直接影响±800kV换流站总平面布置的大小,关系到工程投资等许多关键要素。本文介绍了换流站中交流滤波器常用配置,总结了目前交流滤波器场常见的三种布置方式。通过对比分析这三种布置方案可得改进"田"字形布置方案相对于"一"字和"田"字布置的优点更为明显。在今后的±800kV换流站设计中推荐采用改进"田"字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控制腐蚀的氧化性水工况与传统的炉内水处理基本原理大相径庭,根据PH不同,要分为中性水工况和联合水工况。在欧洲这种方法已在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中广泛采用,我国八址年代后期开始研究这种技术,现在刚刚开始在电站锅炉中试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金竹山电厂1^#炉(220t/h)4次启停调峰运行试验的基本情况,指出了试验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详细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大喷煤量高炉内骨架焦炭的劣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高炉喷煤与骨架焦炭工作条件恶化的定量关系,使焦炭要化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焦炭的初始质量、气化反应、原位还原反应以及焦炭与熔体的反应对焦炭热强度的影响;介绍了某些抑制焦炭劣化的实验研究。最后讨论了保护大喷煤量高炉内焦炭质量的最佳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