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教会女学的兴办首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戊戌维新运动促成国人自办女学,留学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买办与买办阶层,在近代社会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群体。以前由于受到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书的影响,对买办及买办阶层从政治上给予负面评价的较多;近年来不断有人试图从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审视他们,但仍然未充分揭示其本质与内涵,因此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讨买办的特点,及其与中国近代企业的关系和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买办曾是西方国家在华进行经济活动的桥梁,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导。在中国早期近代的历史条件下,买办有其得以滋生的土壤。买办的产生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融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近代湖南报刊应时代之需而起,适应民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迁,它积极推动政治变革,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促进社会进步,为湖南的社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保险业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早期买办的倡导和投资下,终于破土而出并渐成气候。买办由于洋行工作经历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成为经营保险业的最早涉足者。民族保险业的兴起,打破了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必要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女性教育思潮的产生、演变是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社会的一次客观度量.中国近代女性教育思潮从鸦片战争时期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后历经三个阶段.近代女性教育思潮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又是一种推动社会变迁和时代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李楠楠  王鹏飞 《科技信息》2012,(4):165-165,16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转变时期,留日学生和大量的日文书籍翻译对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和社会变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所说"日本维新以后以翻译西书为汲汲今其国人与泰西各种学问皆贯串有得,颇得力于译出和文之书。"以译书为视点,考察留日学生对晚清时期日书中译概况。数以万计的留日学生回国后,成为近代中国学习日本和西方先进文明的重要媒介,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教育向着近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代湖南报刊应时代之需而起,适应民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迁,它积极推动政治变革,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促进社会进步,为湖南的社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国学者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期刊,文章论述了其对中国晚清物理学在大众中的传播、物理学教育和近代物理科技期刊三个方面的影响,指出了<格致汇编>在普及科技知识和传播科学观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买办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产生的一种形式,是新的生产关系。旗昌洋行兴盛的历程即凸显了中国买办资产阶级产生的条件:一是大批买办化华商通过资本关系与外商洋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买办资本打入并控制华商企业;三是买办资本控制商品流通渠道;四是控制华商同业公所;五是买办势力向封建社会政治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11.
买办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产生的一种形式,是新的生产关系.旗昌洋行兴盛的历程即凸显了中国买办资产阶级产生的条件:一是大批买办化华商通过资本关系与外商洋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买办资本打入并控制华商企业;三是买办资本控制商品流通渠道;四是控制华商同业公所;五是买办势力向封建社会政治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12.
原本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买办,不仅创办了中国第一批大型新式民用企业,而且实践和推广了资本主义管理模式,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也引发了社会阶层变动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中国早期近代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是全国的主要侨区。鸦片战争以来,广东沿海大量农民和其他手工业劳动者出国谋生。他们长期旅居国外,从事体力劳动,收入有限,无法举家外迁,被迫将妻儿父母留在家乡,形成一家两国的特殊情况。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使华侨与家庭和祖国保持密切的经济、政治联系。他们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带入欧美及东南亚诸国,另一方面华侨华人也将所在国接受的先进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带回中国,从而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起到传播者,甚至领导者的作用。广东华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作用表现为:形成独特的华侨文化,既向全球传播中国文化,又将不同国家的文化带回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传播近代先进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率先创办近代工矿业、交通业等;将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和制度引入中国,从而开启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晚清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最先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是流通领域———商业和钱业,以及适应出口需要的丝茶生产和手工加工业。与此相适应,近代中国产生了洋行与买办。在其影响下,旧式商业也向新式商业转变,晚清商业开始逐渐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15.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享有盛名且颇具争议的洋务派核心和骨干分子,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既在经济上着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在政治上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其阶级属性中交织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探讨盛宣怀在近代企业的经营与商本商办的企业经营思想、抵洋主流思想和买办支流思想,对于深入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晚清社会中的畸形发展,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买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受争议的社会群体,对其的评价问题历来国内外学者争论不已,意见不和。美籍华裔学者郝延平所著《十九世纪的买办:东西间桥梁》是一部国外研究买办颇有影响的著作。笔者就针对郝氏著作中关于买办的起因以及关于买办的评价问题提出几点拙见。一,买办之所以在中国产生并发展壮大成一个阶级既有一般原因也有许多中国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二,对买办的评价应客观公正,买办既有反动性,又在客观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法律移植是法律近代化的有效途径,晚清旧法体制的困境与严重的滞后性决定了晚清法律移植的必要性。晚清法律移植作为中国近代法律移植的开端,初步建立了中国法律近代体系与法律原则,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中起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晚清法律移植也遭遇了法的"本土资源"——中国法律传统的有力抵制,从而决定了晚清法律移植对中国法律近代化推动作用的有限性。近代法制的核心精神——法治,在近代中国并未能真正地建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上海社会的西崽人格是租界文化的产物。鲁迅在奴性人格的层面上展开了对西崽相的透视,他在剖析西崽的崇洋和势利性格之外,又挖掘西崽买办的“无特操”的善变性和源自中国传统的“事大”心理,以及在表面“崇华抑夷”的态度和言谈下面隐藏着的西崽相。鲁迅对西崽相的分析,是他对上海租界文化和中国社会的有力针砭,体现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期间,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近代实业的思想和见解,形成了自己的近代经济观。其要点为:谋求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提出了“定为工国”的口号,反对垄断政策,主张发展民营经济;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利用外资和进行中外贸易;要求政府采取积极的经济措施,以推动实业发展,维新派的这些经济思想在推动当时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方面是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教会医疗事业作为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的一部分,在近代中国有较大的发展规模。它之所以在中国产生和发展是多种原因所决定的。利用行医以传教是基督教的传统,这是教会医疗事业在华产生的根本原因。近代西方社会变迁为教会医疗事业在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宏阔的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现实又为教会医疗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必要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