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遥感是快速、准确、有效地监测采煤塌陷的重要手段,可为塌陷区的治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描述了采煤塌陷的不同类型,分析了采煤塌陷在遥感影像上的识别方法,提出了高分辨率影像的采煤塌陷影像特征,并对采煤塌陷的遥感影像进行了系统分类整理,得到各类影像的表现特征。该研究有利于遥感技术在采煤塌陷调查与治理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外界因素作用易引起城市道路地下空洞破坏,甚至向上发展至地面形成地层塌陷。基于离散元软件对城市道路路基下空洞的发展破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空洞规模、埋深、施工振动、空洞周围土性对空洞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路面沉降随着空洞埋深的减小和尺寸的增大,均出现先急剧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过程。该曲线的拐点为道路安全性预测的关键点。当空洞与扰动土层相距3m以内时,必须考虑施工扰动的影响。沉降值随空洞所在土层的黏聚力和摩擦角均近似呈线性变化。该研究从颗粒细观角度揭示了地下空洞发展至路面塌陷的破坏机制,为地下病害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松河矿区地质灾害勘查,掌握了山区采空区塌陷的主要特征。运用砌体梁理论探讨了采空区塌陷的机理,并从地质条件和采煤活动两方面总结了引发地面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唐山市地处京山要塞,依山傍海,既是首都北京的东门户,又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枢纽。震后的新唐山世人瞩目,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过量开采地下水以及开滦煤矿开采的百余年历史,地面塌陷、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城市道路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塌陷问题。主要探讨新唐山发展条件下道路塌陷的特点,塌陷形成的原因、危害、发展趋势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阳城县煤矿区中小煤矿土地塌陷数量、类型、程度以及塌陷破坏特征的调查,分析了造成土地塌陷的原因,探讨了黄土丘陵区中小煤矿在采煤过程中造成土地塌陷与上覆岩性、地层构造、地形地貌、煤层开采条件、采煤与顶板管理方法的关系,以及土地塌陷规律,为今后综合治理土地塌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无砂砼小桩复合地基技术通过高压注浆在桩孔内形成水泥石竖向增强体,并使桩周土体得到注浆加固处理,具有桩体置换和注浆增强双重效应,对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压缩模量效果显著。某城市市内主干道使用过程中发生路基塌陷变形,本文通过对路面塌陷变形的机理分析,设计采用无砂砼小桩新技术对其进行了加固处理,工程验收检测和继续使用效果良好。本工程设计和施工实践,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地处京山要塞,依山傍海,既是首都北京的东门户,又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枢纽.震后的新唐山世人瞩目,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过量开采地下水以及开滦煤矿开采的百余年历史,地面塌陷、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城市道路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塌陷问题.主要探讨新唐山发展条件下道路塌陷的特点,塌陷形成的原因、危害、发展趋势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土地塌陷费的含义及内容 土地塌陷费就是对土地塌陷造成的损失或毁损而负担的补偿、治理费用。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就是煤炭企业对因煤炭开采造成地面塌陷损失或毁损而负担的补偿、治理支出。  相似文献   

9.
岩溶地区抽水引起的塌陷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济祚 《贵州科学》1992,10(3):102-106
在岩溶地区大量抽汲地下水,地下水位极度下降,常造成覆盖型岩溶塌陷的大量产生。近几年来美国、日本、泰国、中国等都有大量的报导。由于塌陷的产生,常常造成房屋倒塌,管道断裂,供水供电终断,道路垮塌,农田毁坏,地下水污染等,它不光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而且危害人类安全。如美国学者JGNewton介绍的,“美国1970年到1981年,在美国几个州可以查到有记载地点的岩溶塌陷整治费用就高达1亿7千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到1988年止,因抽汲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塌陷而受损的建筑面积达9万平方米,农田受损面积达3000亩。正如B.F.Beck说的,当一个岩溶塌陷导致800万美元损失的地质灾害发生后,才使人们认识到岩溶塌陷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花都区岩溶塌陷的地质原因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锋  张粉艳 《科技资讯》2009,(4):109-109
通过对广州市花都区岩溶塌陷成因的分析,说明近年来与本地类似塌陷、地裂、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质背景,以期引起社会对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地质灾害的重视,提前预防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引起地面塌陷是岩溶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环境及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极大。本文对发生在贵阳市中华北路的岩溶塌陷进行了成因分析,介绍了塌陷的处理方法,对岩溶地区岩溶塌陷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唐山市岩溶塌陷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唐山市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造成建筑物破坏。岩溶塌陷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城市的岩溶塌陷不仅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毁坏建筑物,而且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岩溶塌陷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塌陷预测的关键是找到各种影响因素与岩溶塌陷的关联关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岩溶塌陷预测模型。分析了计算结果,并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面塌陷所表现出的若干特征,利用传统理伦观点难以解释.通过对岩溶地面塌陷力学成因进行分析,从岩溶塌陷的特征、岩溶水动力循环条件、岩溶塌陷的立体空间配置等方面研究岩溶塌陷特征.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碳酸盐岩地层分布面积较小,主要为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二叠系上统长兴组,以覆盖型为主。但碳酸盐岩岩溶发育较强,塌陷时有发生,威胁城市建设安全。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石化学分析,研究岩溶塌陷发育特征,进行塌陷危险性评价。景德镇市城区岩溶地面塌陷主要由于过量抽取岩溶地下水引起,塌陷均位于覆盖型灰岩条带中,北东侧比南西侧岩溶地面塌陷更发育。虽然在景德镇市采取的限采岩溶地下水和回填塌陷措施后,塌陷已趋缓或停止发展,但覆盖型灰岩条带存在发生地面塌陷的地质环境和地球化学条件,发生地面塌陷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在对唐山市塌陷研究的基础上对市区道路塌陷危险性进行评价.建立了道路塌陷评价系统的开发思路及其主要功能模块.即图形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和道路环境危险性评价模块,并运用该系统对唐山市区道路进行评价,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立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磨儿田塌陷群位于四川沙湾区轸溪乡双山村,塌陷群从2004年开始出现第一个塌陷坑,到2012年在3 km2范围内共发育近20个大小不等的塌陷坑,最大塌陷坑直径超过30 m,深度达到65 m.严重威胁着塌陷区范围内10户共3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塌陷群的特征,通过对塌陷群成因机制、稳定性以及未来变形趋势分析,提出塌陷群的防治措施: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体原则,以监测为主要手段,科学论证矿山的开采,辅以必要的搬迁和工程处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塌陷对村民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支持向量机岩溶塌陷的智能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分析了各种岩溶塌陷预测方法和介绍支持向量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溶塌陷预测方法,运用Matlab语言编程,建立了相应的岩溶塌陷预测模型.以已有的岩溶地面塌陷实例为学习样本,进行学习测试,得到训练效果较佳的预测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某市岩溶塌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在岩溶塌陷预测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的参考资料,以本人参与的岩溶塌陷治理为相关背景,首先介绍了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并主要叙述了岩溶塌陷的形成基本理论,然后从多方面阐述了岩溶塌陷工程中的主要防治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敖文龙 《广东科技》2013,(10):171-172
地面塌陷,是我国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国内至今尚未找到通用性强、效果持久的治理方案,主要对环境地质中的地面塌陷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地质灾害种类多,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兰州市地质灾害现状提出几类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