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山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为: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相互融合.旅游景观审美要素包括:感觉力、想象力、理解力、情绪力和情感力.在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和审美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黄山峰石地貌景观、云霞气象景观、溪泉潭瀑流水景观、生物观赏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方法.  相似文献   

2.
纪伟 《科技资讯》2007,(11):185-186
景观设计的审美效益,要通过艺术的手段来表达,艺术的永恒魅力在于其创造形式与其蕴含情感的和谐统一。景观的存在意义则在于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审美效益的统一,同样是和谐的旋律在景观设计与艺术之间产生了共鸣。而两者对于美的追求,也符合审美作为人类认识层次上最高境界的哲学规律。所以,探求景观设计中艺术价值的表现,也是创造完美景观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美海观澜——环桂林生态旅游》是袁鼎生景观审美的代表性著作,是审美实践与审美理论的整生统一。从其对景观审美的条分缕析、景观审美的真情灌注、审美景观的千姿百态、景观审美的方法与原理四个方面展开了解析。  相似文献   

4.
对聊城市水城广场现有景观进行调查和照片拍摄,采用SBE法对水城广场景观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专业背景的3个评判群体在广场地形景观、广场水体景观、广场植物景观、园路及场地景观、广场建筑与设施景观的审美态度方面具有一致性;广场水体景观、园路及场地景观、广场建筑与设施景观在运用SBE法评价时应分别根据美学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进行评判,广场植物景观根据生态学原则和美学原则进行评价,效果较好.并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对评价较高的景观实例进行了分析,为广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因素在旅游景观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使得旅游景观设计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创意活动.旅游景观的文化创意既是一种文化创新过程,也是一种形态演变过程.从内容上看,旅游景观文化创意包含文化主题凝练、审美情趣展示、艺术形象呈现、图案色彩渲染、环境氛围营造等多方面的内容.从方法上看,只有通过景观形象塑造、背景环境依托、科技特效融汇、文化内涵呈现和文化场景构建等手法,才能实现文化创意由无形到有形,由抽象到具象的形态转变,真实具体的展示和呈现在旅游者面前,供旅游者欣赏和解读.研究和探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创意,无论对于丰富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还是对于提升旅游景观欣赏的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旅游开发角度将桂林喀斯特景观进行分类研究,系统阐述了桂林喀斯特景观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并从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等方面对桂林喀斯特景观进行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许昌古城景观的整体概括,从城市景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价值出发,分别讨论了许昌古城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古城街区景观和生态景观格局整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8.
在总部基地布局中,对景观环境的考量不亚于交通、公共配套、产业基础等其他因素,企业选址时也偏好景观资源更优地块,但政府在总部用地供应中无论是用地规模测算还是地价制定都忽略了景观价值,带来土地资源的低效配置和浪费,以及衍生交通、市政等公共设施供需紊乱等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景观生态价值评估模型,以深圳市宝安中心区为例,探索估算城市生态景观的隐含价值,并将其转化为景观区位修正系数,附加于总部用地供应规模或地价的测算中,来彰显景观生态资源价值,使土地价值的内涵更加完整,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同时提出将该方法推广至深圳市40个总部集聚区,开展总部用地供应规则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不断提升深圳市总部用地供应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旅游的走俏,森林游逐被人所热爱.故而森林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作为森林系统的重要组成,是园林景观要素中唯一的生命体,是生态功能的主要承载者,在森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场地特征,以森林资源、历史文化等为基础,除保护森林景观的自然特征外,根据造园要求及人性化原则,合理布局规划分区,发挥植物的景观、空间及环境功能,对其科学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使森林公园的风景特色和景观质量得以提升,营造出符合人们审美和环境生态要求的植物景观是今后设计的重点方向.本文以福州清凉山公园景观规划项目为实际案例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以期为今后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予以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几个方面对景观艺术设计进行探讨,以时空的概念看待景观,把景观视为视觉所触及的一切实体与空间的总和,它有自然景观及人为景观之分,人在时间的流动与空间的转换中实现对景观的审美体验,景观是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艺术,客体(景物)只有被主体(人)赋予了审美情感,它才能称其为景观艺术,人既存在于景观之中,同时又是景观的设计和监护,因此,笔认为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可视为现代景观艺术设计的最优观念。  相似文献   

11.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公园滨水景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可丹  罗欢  和太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0):12552-12559
为探究滨水景观要素对公众审美偏好的影响,对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进行美景度调查与评价,选取40张样本照片,运用美景度评价法调查公众对滨水景观的审美偏好,采用计算要素占画面比例等方法对客观景观要素进行量化,构建公众偏好与景观要素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周边建筑面积占比、周边建筑风格、水面景物等因素对美景度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如驳岸类型、植物景观模式、水体面积占比等对美景度也有一定影响。美景度评价法可结合对照片画面的量化分解,进行公众景观偏好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优化策略,可为未来滨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是我国已有风景区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该文分析了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特征、特点,并将它与我国其它著名丹霞地貌景观进行了对比和景观质量评定,指出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开发方向和形象定位,最后提出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秉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当代景观设计师寻求尽可能地用较少的能源与材料消耗来创造丰富多变的景观.无疑,利用自然过程作为动力而形成动态景观可以从经济、生态、美学等多方面提高景观的价值.文章首先介绍自然过程下动态景观的优势,通过引用经典案例来归纳与分析动态景观的特点.在总结动态景观的设计方法后,通过描述国际风景园林竞赛(IFLA)案例,在探索中深入领会自然过程下动态景观的设计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居民态度与价值认知分析乡村景观问题,为乡村景观适宜性评价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杭州市百丈镇为例,采用半封闭结构问卷、半结构访谈与参与式制图相结合的方法对468位居民进行乡村景观价值感知调查,采用SPSS相关性分析探索人口学特征变量和乡村景观价值的相关性,以及PPGIS识别8种乡村景观价值空间格局,并构建敏感度和相容度模型进一步揭示景观空间特征。【结果】(1)居民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时间这5项人口学特征变量与部分乡村景观价值具有相关性;居民性别与乡村景观价值不具备相关性;(2)8种乡村景观价值在空间上呈斑状分布,主要围绕居住村落、文化价值高的景点以及活动集中区域向外扩散;(3)敏感度高值区为村庄聚落和生产区域,与景观资源分布、生产生活需求和环境心理因素相联系;(4)相容度分析识别出4种景观态度类型区域,受乡村景观价值空间分布和居民态度的影响。【结论】居民感知的景观价值在空间布局上与居民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区域内,正负向景观价值混合更替,也表明了多种价值空间复合对利用意愿竞争的指示作用具有复杂性;PPGIS可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从居...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化、地域化、乡土化、小品趣味化等方面对四川美术学院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进行了分析.美术学院校园景观设计的最大的特征应该是体现艺术.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的景观设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彰显艺术性,其设计符合当今时代的景观审美标准,是生态、人文和艺术相结合的佳作,是真正的景观美.  相似文献   

16.
肇庆市"千里旅游走廊"景观生态建设对肇庆市环境保护及提升旅游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影像结合地形图及土地利用图,沿旅游线路划定了"千里旅游走廊"景观带,分析了景观带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依据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与模型将景观带规划为5种景观类型,分别是生态林景观、水系风光景现、生态农业开敞景观、园地观光休闲景现和人居文化景观.通过5种景观类型规划前后景观指数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每种景观类型的景观建设措施,为肇庆市环境保护及旅游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自贡城市绿地夏季植物景观的调查,采用SBE法对自贡城市绿地中的复合层类、灌丛类、疏林草地类、邻水绿化类和立体绿化类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评价高的公园植物景观实例,结合园林植物与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出了较为理想的植物设计方案.该研究为科学构建生态健全、美学价值高的自贡城市绿地植物景观,探寻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然河流在城市发展和城市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河流滨水景观的建设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课题.国外在河流滨水地带的景观建设过程中即有失败亦有成功的范例,而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以吉林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河流——松花江的景观特色和滨水景观建设现状,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指出其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景观概念的发展历史,根据景观的学科发展,将景观的研究分为景观地理学、景观美学、景观设计学、景观生态学,并探讨了其理论和方法.未来景观发展要注意以下几点:增强专家、政府、普通民众三者之间的交流;重视景观"美"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在景观研究中的应用;景观地理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20.
决定城市景观特色的要素很多,有自然环境要素,也有人为要素。地市景观特色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城市景观特色的时代性。影响城市景观特色的自然因素一般是永恒的,而影响城市景观特色的人为因素是可变的。城市景观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变化,如不发展创新,它的功能的实用性上、新时代的审美学上。以及总体的环境协调上都将不相适应.也只能成为历罗的见证品。二、城市景观的共融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地域交通的发达、世界各国的交往越加频繁,经济文化的交流必然导致城市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广泛渗透,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