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老鼠通常一闻到猫尿味就会躲得远远的,但是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感染了弓形虫(一种寄生虫)的老鼠却变得喜欢猫尿味了。更惊人的是,这恐怕正是弓形虫的一种巧妙计谋:弓形虫只有在猫的内脏中才能繁殖,所以通过帮助猫吃老鼠(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自然会把这种寄生虫传给猫),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     
目前,一种名为“甘比亚鼠”、可长得和猫一样大的非洲巨鼠正在接受训练,以便能嗅出人类的肺结核病菌。初步测试表明,老鼠能在30分钟内检测多达150个唾液样本,而人类的检验员使用显微镜,一天也  相似文献   

3.
, 《大自然探索》2012,(12):9-9
一项新研究表明,世上最毒蛇之一的非洲黑曼巴蛇的毒素——曼巴素可能变成一类新型麻醉剂。曼巴素的止痛效果和吗啡等一样强,但没有止痛药常见的副作用。新研究以老鼠作为对象,由于老鼠和人的疼痛通道相似,所以科学家相信曼巴素对于人类来说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4.
猛禽中的食蛇者除了蛇雕家族外还有短趾雕、短尾雕和笑隼.再一个就是非洲的土著蛇鹫,又称为秘书鸟。这次我们讲讲短趾雕、短尾雕、笑隼。  相似文献   

5.
V香蛇 在圭亚那邦可那村有一种奇异的蛇,身上能 发出一种非常香的味道。其味有防虫、防蚊作用。有趣的是,这种蛇会将身体卷缩起来,绞成一种非常美丽的“花纹”,当地人利用这一特殊的自造花型,用浓胶水洒在蛇身上胶住,制成美丽的“蛇窗格”。 香龟 在非洲尼日尔的喀通牧村生活有一种香龟。它的甲壳为圆形,呈褐色,头顶上长了一个香腺,脖颈上有许多香胞相连。香龟每天能散发出大约30毫克香素,使其全身都具有一股浓郁的香味,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6.
1.猫眼夜视仪提起夜视仪,就一定要提到猫。在漆黑的夜晚,猫能清楚地观察到老鼠的一举一动并敏捷地抓住它。猫的眼睛为什么能在黑暗中看清东西呢?原因在于猫眼的视网膜  相似文献   

7.
笔者养有一猫,皮毛绚丽,黄白相间捕鼠勤快,温柔可人,不料一日回家,昏迷在地,呕吐不止,遂送医急救。过了几天,猫总算大难不死,不料精神一反常态,碰到老鼠时往日的虎虎神威荡然无存,反而望鼠生畏,不敢再度问津,现出了"猫怕老鼠"的反常景观。原来这是猫吃了毒死的老鼠后的表现。老鼠的繁衍能力惊人。一只成年老鼠,年产5—10胎,每胎多只。幼鼠出世3个月又可产仔,子子孙孙呈几何数增殖。有人估算:一对田鼠产下的后代如能全数成活,只经四年,其家系可达1亿  相似文献   

8.
老鼠在干啥     
正右图中的这只老鼠正在非洲某国嗅闻地雷。科学家训练了27只这样的老鼠,让它们帮助清除内战留下的大量地雷。非洲巨囊鼠的体重为1.5千克,不足以引爆地雷,但它们却能轻松嗅探地雷。它们能探查微量梯恩梯,哪怕这些梯恩梯埋在地面下20厘米。训练一只这样的老鼠要花8000美元和9个月时间,但却很值得。每只老鼠每天能嗅探400平方米,是工程师采用探雷器探雷效率的15倍。一旦老鼠探测到少量梯恩梯,它就会把  相似文献   

9.
南非大蟒     
南非蟒是非洲最大型的蛇,其重量可达55公斤,体长可超过5米.这是一种强壮有力的蛇,硕大的蛇头呈三角形,头顶有深色的菱形纹标志.南非蟒习水,喜欢在水中游动觅食或静卧于水中休息.在进食之后或蜕皮之时,它还喜欢懒洋洋地晒太阳.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6,(6):63-65
蛇阴险可怕,它们不动声色的游动总给人以一种冷嗖嗖的感觉,因此在自然界鲜有天敌。但是,很多种类的猛禽却敢于与蛇叫板,有勇气也有能力给予蛇致命的一击。非洲稀树草原上生活的蛇鹫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而蛇雕、笑隼、短趾雕也是高超的捕蛇能手。  相似文献   

11.
非洲是一个令人神驰心往的地方,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出没着具有绝招的毒虫猛兽。在几内亚湾的一个岛屿上,就有一种全身赤红似火的蛇,它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里,当地黑人叫它“库加沙”。“库加沙”从外形上看,和通常所见蛇的模样并无两样。奇怪的是,它一碰到星星之火,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往往成为当地引起火灾的“火神菩萨”。这种蛇为什么会带来如此麻烦呢?科学家揭开了它的着火之谜。原来它体内含有大量易燃的脂肪,尤其是舌头上的含油量更高。有趣的是,当地黑人对于“库加沙”,与其说是讨厌它,倒不如说是喜欢它,因为这种蛇富有易燃的特点,人们…  相似文献   

12.
猫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然而,现代人往往只是在谈到老鼠时才会想到它的存在,或者有如法国、英国、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猫作为观赏动物而列入家庭宠物的名单中.  相似文献   

13.
猫为什么要吃老鼠?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困惑不解. 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穆勒博士经过多年探索,终于解开了这一长期困扰世界动物生理学界的谜团.穆勒认为,猫一旦不吃老鼠后,它们的"夜视"能力就会逐渐下降,最终变成黑夜里的"瞎猫".  相似文献   

14.
有一首流行歌曲名为《老鼠爱上猫》。当然,在自然界中,并没有老鼠和猫相爱而且交配的事件发生.因为两种动物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没有多少亲缘关系。然而,同一科不同种的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却有可能交配.比如我们常见的骡子就是马和驴相互交配的结果。现在,我们假设一头老虎遇到了一头狮子.它们相爱了,然后有了“爱情的结晶”。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吗?  相似文献   

15.
在南非北部有一种小型夜行猫科动物,传说它能杀死长颈鹿…… 拉姆是一只黑足猫,身体娇小、瘦长,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绷得紧紧的.它在黑暗中蹑手蹑脚地潜行近40分钟后,终于靠近了目标物--一只趴在红棕色沙窝中的黑色大鸨.拉姆兴奋起来,尾巴像蛇一样剧烈地摆动.我屏住了呼吸.  相似文献   

16.
猫瞑夜视仪 提起夜视仪,就一定要提到猫.漆黑的夜晚.猫能清楚地观察老鼠的一举一动并敏捷地抓住它。 猫的眼睛为什么能在黑暗中看清东两呢?其原因存于猫眼的视网膜上具有网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嘲锥细胞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比强和颜色,圆柱细胞能感受夜间的光觉、  相似文献   

17.
猫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然而,现代人往往只是在谈到老鼠时才会想到它的存在,或者有如法国、英国、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猫作为观赏动物而列入家庭宠物的名单中。其实,尽管猫没有它的族兄族弟——狮、虎、豹那样威武凶狠,但是在整个人与动物的关系史上,它不仅在猫科动物中独占鳌头,而且就是在整个动物界中,也很难找到像猫这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都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戏称:猫与蛇相斗为"龙虎斗"。在印度,人们可以看到玩蛇艺人导演的别开生面的"龙虎斗"——獴与眼镜蛇的激烈搏斗。獴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丛林里,属灵猫科,头小嘴尖,体细长而肢短小;体长0.33米左右,尾一般超过体长的一半,皮毛呈灰褐色。獴是眼镜蛇的天敌.它具有天生的防蛇毒的机能。这两个"冤家"相逢,免不了一场鏖战。表演前.只见树下系着一只獴,一对闪亮的小眼睛特别有神。玩蛇艺人轻轻地抚弄獴背,獴用鼻子亲昵地嗅嗅艺人的手掌,看来它是个很温顺的小动物。这时,一个艺人吹起奇特的笛子——由一段竹管、半个椰壳制成,他的助手敲起手鼓,这是"龙虎斗"的序曲。不一会儿,音乐的节奏变得急促、强烈。蓦地,艺人一手揭开竹筐盖,一条眼镜蛇抖落身上的苫布,探出狰狞的三角头。它一发现獴,褐色的身子马上收缩、绷紧,摆开一副进攻的架势。艺人用棍子把眼镜蛇哄出竹筐,又解开系獴的铁索。"龙""虎"相对,乐声  相似文献   

19.
探秘懒猴     
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奇异的灵长目动物——懒猴。这种动物有着柔软灵活的躯体和像铅笔一样纤细的胳膊,乍一看,你还以为它是一只老鼠或松鼠。然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的两只眼睛靠得非常近,还有它的手指甲和脚趾甲以及它的那个大脑袋都说明它更像是灵长类动物。确实,这种动物既不是某类动物的变种,也不是啮齿类动物,它的的确确是一种灵长类动物,与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带的丛猴和马达加斯加狐猴有亲缘关系。美国的灵长目动物学家奈克里斯,对懒猴进行了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昆虫学家近日披露,几年前他在圭亚那考察时,清楚听见动物在地面和干树叶上活动的声音。他以为那可能是一只老鼠,结果发现它竟然是一只巨型狼蛛。这种体重可达170克、个头堪比手掌的蜘蛛也叫食鸟蛛,如此命名是因为一幅18世纪的雕刻显示了一只狼蛛吃蜂鸟的场景。实际上,巨型狼蛛很少吃鸟,而是大多以节肢动物为食,但若遇到其他脊椎动物,例如老鼠或蜥蜴,它也不会放过。不过,巨型狼蛛不依靠蛛网捕猎,而是用自己的尖牙作武器。它也产生毒液,但对人来说毒性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