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分析祁连山地区的地形、地貌、降水、冰川、径流、洪水成因等水文现象以及河川径流估算,初步了解了祁连山地区的水资源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通过前后期降水.径流关系的对比分析,定量估算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黄、淮、海河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的影响,这是关系到流域和地区水资源评价、利用和配置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雨水径流是城市水循环和区域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补充、调节地区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对青岛市近30年的降雨资料(降雨量日值)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雨水利用及总量控制理念,得出了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设计降雨量以及雨水径流控制率,为区域雨水径流控制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1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的特点长江中游流域面积68×104km2,水资源分区包括长江中游干流区、汉江水系区、洞庭湖水系区与鄱阳湖水系区,水资源的特点是降水与径流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长江中游区面积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而平均年径流深663....  相似文献   

5.
海岛由于条件所限和各方面原因,一般无径流观测资料,这样就给岛屿的水资源的评价、开发及水平衡分析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以辽东半岛登沙河小面积站及黄海之中的大长山岛在水资源分析估算中的实例,说明了根据自然地理相似类比的原则,海岛完全可以移用大陆沿海自然地理相似区域所模拟建立的降水径流模型,并在模型诸影响因素中,直接考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地区分布规律特征的陆面蒸发,以提高精度,从而为海岛水资源估算和水平衡分析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流域冰雪径流的资料数据研究,分析了流域冰雪及河川径流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变化规律,为流域环境保护和干旱地区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地区平均年径流深663.3mm,为全国平均年径流深值的2.3倍「';人均拥有水资源约2SOOm',比全国人均占有水平高12%;此外,从上游入境的客水量与中游区内的产水量相当,也可以开发利用.长江中游地区清江、洞庭湖、汉江与邵阳湖水系可开发水能资源约2O72XIc'kw['j,占全流域的11%,水能资源的开发区位优于上游地区.充沛的水资源是一项有利于中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要素,应对水资源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开发,建立水业群体,形成区域优势产业,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1水业群体的主要部分售水业.由于北方地…  相似文献   

8.
基于随机模拟和模糊聚类的水文干旱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一步探讨严重水文干旱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确定黄河上中游地区连续枯水段的发生概率和重现期 ,采用多站季节性随机径流模型生成长序列人工径流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人工径流序列中的枯水年份进行了识别 ,最后以黄河中游测站为例 ,通过对径流序列中不同长度连续枯水段出现情况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几种条件下严重水文干旱的发生概率和重现期。多站季节性模型和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进行水文干旱特性分析 ,丰富了现有的研究方法 ,所得研究结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和干旱年份的水资源调度和风险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水资源供需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庆市地处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1211.9mm,径流深度650mm。预测2030年全市总需水量145.53亿m^3,水资源总量大于总需求量。但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类需求不一致,人类活动频繁,工业和城镇用水量增加很快,水质恶化,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农村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及其匮乏,水窖饮用水是农村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但水窖蓄集雨水水质总体较差,引发的各类疾病持续上升,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目前,水质已取代水量成为水窖饮用水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过滤技术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有效技术,可实现雨水径流的直接处理与回用,且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生态过滤系统通常由植被系统和过滤系统组成,过滤系统有过滤层和滤后收集系统构成,植被系统种植于过滤介质之上.雨水生态过滤系统是雨水径流污染生态处理的重要技术,由于其适用性强,污染控制效果好,现在国外已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应用MIKE11水文模型研究人类活动对清水河水资源的影响,为保护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清水河1995—2008年实测降水径流资料,率定建立的清水河上游降雨径流模型参数,并借助经过验证的降水径流模型,分析人类活动对清水河上游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清水河1995—2008年实测径流进行模拟,模拟平均径流深与实测径流深拟合程度较好,相对误差为3.7%;逐日径流过程线形状吻合;模拟与实测流量的峰值吻合;低流量平水期吻合较好;二者总体拟合较好.人工开采地下水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组成径流的坡面流、壤中流和基流减少,尤其是基流显著减少,是清水河上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从水资源保护角度分析了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机理。认为高速公路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有公路开挖或路基对地下水流的影响、高路堤对地表径流形态的影响、公路弃渣对地表水体水文条件的影响、公路施工及营运过程中水土流失、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以及路面径流雨水对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参考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中水资源保护技术及工作经验,探讨了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发展中水资源保护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泾河水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当地适应气候变化决策提供技术依据,用Mike 11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泾河水资源变化趋势.依据泾河1982—2000年实测降水径流资料,率定建立泾河流域降雨径流模型参数,然后根据气候情景数据,借助经过验证的降水径流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泾河1982—1998年实测径流进行模拟,模拟平均径流深与实测径流深拟合程度较好,相对误差为7.2%;逐日径流过程线形状吻合,模拟与实测流量的峰值吻合;低流量平水期吻合较好,在丰水期吻合差一些,二者总体拟合较好.根据PRECIS区域B2气候情景数据(2011-01-10,50km×50km网格),预测南部山区地表径流呈减少趋势.相对于多年平均值,泾河流域地表径流未来减少8.5%24.3%.泾河干流径流减少幅度较大,将会对东山坡引水、固原东部引水工程造成影响,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宁夏中南部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4.
水量平衡各要素—降水、径流和蒸发等数量关系能够很好地表明一个地区的湿润条件,并与其他自然地理因素相互联系,决定着地区的地理特征,因此水量平衡的研究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理论的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流域河川径流序列的变化规律及周期特征分析,对小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乌江吊水岩冲沟1961—2014年天然径流序列,通过基尼系数、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年径流序列的年内分配、趋势特征、突变特征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吊水岩冲沟年径流年内分配大部分相对合理,部分径流年内分配差距较大;吊水岩冲沟年径流量呈不显著减少变化;年径流量丰枯转变频繁,突变多发生于1992—1998年;年径流量存在明显周期特性,第一主周期为23 a,次周期为17、6 a。研究成果可为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双柏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南部,地处滇中腹地,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水系分水岭南侧。境内河流均属于红河流域。该文依托双柏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根据收集到的双柏境内及其邻近区域的水文、气象、雨量站点资料,分析双柏县及其周边区域降水随高程的变化规律,据此分析境内各水资源分区、行政分区的多年平均面雨量以及降水统计规律。在降水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综合分析方法,分析各分区的多年平均径流以及径流统计规律。根据上述分析成果,可总结得到双柏县多年平均面雨量、地表水资源总量、降水、径流的时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湖北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等水资源,及各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即对水利建设、发展水产、开发地下水及充分利用水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红水河上游流域未来径流变化特征,利用VIC模型和全球气候模式(GCMs)对3种典型排放情景下的流域未来径流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红水河上游流域未来的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减少,且6~9月径流量明显减少,未来年平均径流量比历史基准期平均径流量减少约14.32%~34.33%;径流量在流域西部的山区增加明显,而在中东部的河谷平原地区减少较多;在未来径流总量减少的情况下,流域出口不同重现期的年最大日流量主要表现为增加,流域出口处的龙滩水库入库洪水上升的可能性较大,水库防洪风险增加,径流性水资源可控性和利用率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高寒流域河川径流的水源解析,选取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月流量、遥感积雪面积数据、实测冰川径流数据等多目标率定方法,改进单一依靠流量数据率定模型的方法,基于SPHY(Spatial Processes in Hydrology)水文模型开展水文模拟及径流组分研究,提高了总体建模质量.结果表明:在率定期和验证期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95和0.94,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降雨径流、融雪径流、冰川径流和基流作为径流来源,占总径流的比例分别为10%、25%、45%和20%,冰川径流和融雪径流是最重要的补给来源.月尺度上,冰川径流在7-8月占比最大,融雪径流在4-6月占比最大,降雨径流在各月占比最小.冰川径流占比最高,短期内可提供更多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而言冰川径流将逐渐减少,造成水资源短缺.因此,当地需提高应对径流变化潜在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中长期径流预报的精度,从而为水库调度决策及水资源配置管理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支撑,针对径流序列的偏态性和非线性特点,将Box-Cox变换与Lasso回归引入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构建基于Box-Cox变换与Lasso回归的支持向量回归月径流预报模型(BC-LSVR Model),在对原径流序列进行相空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