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十二五"期间广西酸雨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情况,利用"十二五"期间广西全区14个市的大气降水监测数据,通过pH值、酸雨频率、降水离子组分3方面数据统计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十二五"期间广西酸雨污染主要为弱酸性酸雨,其次为酸性酸雨,重酸性酸雨污染占比不足20%,较少有严重酸性酸雨;降水酸度总体呈减弱趋势,酸雨频率呈波动下降趋势,5年期间城市酸雨污染整体呈减轻趋势;酸雨区域主要集中在桂北、桂西部地区,东南部由酸雨区域变为非酸雨区域,酸雨区域面积有所减少;降水中SO24-离子当量浓度逐年下降,NO3-离子当量浓度呈上升趋势,SO24-/NO3-的比值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广西酸雨污染特征由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酸雨过渡。广西的酸雨污染略有减轻趋势,这与广西近年来的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有关。  相似文献   

2.
结合攀枝花市2006~2011年降水监测资料,本文对攀枝花市降水酸度变化及离子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酸度及酸雨频率变化呈现一定的波动,与2006年比较,降水酸度整体略有下降趋势,酸雨频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攀枝花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是SO24-,主要的阳离子是Ca2+和NH4+;降水中SO24-/NO3-的比值呈现降低趋势;降水酸度与可吸入颗粒物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酸雨监测点2016-2022年的监测数据,分析酸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6-2022年佛山市禅城区酸雨主要为弱酸性酸雨,降水pH值逐年上升,而酸雨频率逐年下降,酸雨污染整体呈减轻趋势,春、夏季酸雨污染较重,秋、冬季相对较轻,NO3-和SO42-是降水致酸的关键性离子,降水SO42-/NO3-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酸雨污染类型从硫酸型过渡到硫酸-硝酸混合型逐渐向硝酸型转变,NO3-对降水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池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5~2010年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分析河池市近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河池市酸雨的变化趋势总体下降明显,降雨的pH值3.28~8.60,酸雨发生频率为50.1%.河池市的酸雨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SO42-离子占总量的大部分,其次NO3-离子含量也较高.河池市工业和能源消耗大量煤炭...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降水中化学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琳 《江西科学》2007,25(6):781-783
通过对3年间江西省降水化学组分分析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及沉降量分析统计得出:江西省酸雨以硫酸型污染为主,但硫酸根离子在酸雨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下降趋势,降水中离子总浓度与降水pH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湛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4-2008年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对湛江市近5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湛江市降水pH值和酸雨pH值均有所升高,酸雨频率有下降趋势.降水离子浓度分析研究表明,湛江市区的酸雨硫酸根离子比重最大,属于硫酸型酸雨.综合分析表明,近年来湛江市大气降水质量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7.
选取1991~2003年柳州市降水pH值、酸雨率,1995年~2003年柳州市年耗煤量,1996年~2003年柳州市降水主要离子SO2-4/NO3-的比值等数据,通过计算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近年来柳州市的酸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柳州市从1996年开始针对酸雨污染采取的治理对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使酸雨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柳州市大气污染有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过渡的趋势,柳州市要加强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1—2015年宁德市环境监测站降水监测资料,对宁德市中心城区降雨变化趋势及酸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5年,总体酸雨频率为26.2%。酸雨p H值从2011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回升;酸雨频率从2011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影响宁德市降水的主要阴离子是SO2-4和NO-3,宁德市酸雨类型主要为混合型;酸雨的成因与地形、气象条件、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外来源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姜磊 《江西科学》2021,39(3):490-494
利用江西省2016—2020年酸雨和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江西省近5 a酸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近5a酸雨污染程度逐年减轻,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整体浓度逐年下降.各酸雨等级之间层次清晰,各等级酸雨出现次数呈现出随酸雨等级由弱至强逐级递减的特征,且各等级酸雨出现次数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江西省酸雨频率属于酸雨频发级别,且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酸雨频率地域分布清晰,呈现出南北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征.江西省未出现特重酸雨区,酸雨区时间分布特征明显,除2016年外,按季分布特征为第1、第2、第4季度属轻酸雨区,第3季度为较轻酸雨区;按月分布特征5—9月为较轻酸雨区,其余月份为轻酸雨区.从设区市层面来看,仅2016年在南昌和鹰潭两地出现了特重酸雨区.空气中的酸性气体SO2和NO2的总浓度呈逐年递减的特征,特别是SO2浓度较2016年下降幅度达48%,是影响江西省酸雨污染逐年减轻的主要因素,2020年ρ(SO2)持续下降,ρ(NO2)出现逆势增长,意味着江西省酸雨类型也可能发展为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叶玉新  纪凯  周密  李璟 《江西科学》2021,39(6):1046-1050
为了解江西省上饶市年内降雨变化特征,以上饶市丰溪河流域内降雨为研究区域,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中24 h降雨量大于等于5 mm的降雨.主要监测降水pH、电导率和常量离子浓度,以得到丰溪河流域内大气降水水质时空分布规律.调查数据结果表明:丰溪河降水时间分布极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3-9月,占全年降雨总量的87.1%,降雨量极差为657.8 mm,流域降雨呈现从南到北逐渐增强趋势,年最大降雨量流域北部的鹤山,年最小降雨量出现在流域南部的下会坑;酸雨频率为26.2%,全年pH平均值为5.79,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冬季<春季<秋季<夏季;SO42-、NH4+、Ca2+和NO3-为降水中主要离子,总无机离子加权平均浓度顺序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与降水量呈负相关;降水离子与降水量加权年平均浓度分布规律为城区>郊区>农村>山区背景值站;SO42-/NO3-在1.66 ~4.91之间,平均值2.16,属硫酸-硝酸的混合型污染,人为源对大气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酸雨状况及其化学组成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2006年广州市降水监测结果表明,广州市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4.31~4.78,酸雨频率70.2%~82.0%。降水中化学组分以SO4^2-、NO3^-为主要阴离子,Ca^2+、NH4^+为主要阳离子,酸雨类型转变为硫酸型和硝酸型并重。广州市酸雨污染状况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12.
铜陵市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铜陵市2006-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降水化学分析资料和常规空气质量及气象资料,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铜陵市酸雨的分布特征、化学组成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铜陵市的酸雨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在秋、冬季略高,郊区酸雨较城区严重;铜陵市的酸雨污染属于硫酸型,SO42-和NO3-是主要的阴离子,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各种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局地差异,郊区低于城区,Ca2+和NH4+对降水酸度影响较为显著;铜陵市酸雨污染受区域性酸雨污染和本地污染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7年4月~2018年10月南通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南通地区年、季、月变化特征及12年平均酸雨变化规律,利用酸雨观测的长期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酸雨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结合南通环境监测站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形成进行初步归因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吕四、南通、如皋酸雨观测站都有酸雨出现,出现的频率都在50%以上。吕四站的(强)酸雨概率大于其他2个站;pH值也是最低的。由年平均降水pH值及(强)酸雨频率分析显示,2008年前后3个站酸雨达到最强,2014年之后,降水的酸性程度在减小,酸雨率在降低。夏季和秋季降水受污染程度较冬季和春季轻,吕四站冬季降水甚至达到强酸雨污染程度。南通地区3个站pH值都是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3个站的电导率均是随日降水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可以看出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降水的电导率。从主导风向对比降水pH值、酸雨频率,吕四站酸雨污染程度高于南通站和如皋站;吕四站和南通站出现酸雨概率最多的为东南风,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为东北偏东风。分析2017年全年南通站降水当日的降水pH值跟当日SO2、NO2、PM10和PM2.5均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当天大气污染越严重,降水酸度越强。由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也能说明跟近年SO2、N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在减少。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苏省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该省酸雨污染现状及"七五"初以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以南酸雨污染普遍重于淮河以北地区;"七五"初以来酸雨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降水酸度并未减弱;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仍占首位,酸雨带来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未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2—2018年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酸雨观测资料,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该站酸雨月、季、年变化特征,研究酸雨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酸雨污染呈现改善趋势,21世纪初酸雨恶化,2010年后酸雨又呈现改善趋势;历年平均降水pH值、酸雨频率、平均降水K值均在2009年发生突变。酸雨月、季节变化明显,8月平均降水pH值最低,酸雨频率最高,处于酸雨频发期;7月平均降水K值最小,3月最大;各季平均降水pH值变化规律均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各季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平均降水K值为冬季最大。小雨量级平均降水pH值最小、K值最大,大雨量级出现酸雨频率最高;日平均风速小于1.5 m/s的降水过程中酸雨出现频率最高,日平均风速1.6 m/s~3.3 m/s的降水过程中出现酸雨的次数最多,随着风速的增大酸雨出现频率降低;酸雨主要出现在NE、SW(或偏NE、SW)的风向中;平均降水pH值与当日平均风速、降水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4~2011年广西14个设区市及部分县的降水监测数据,对降水pH值进行统计和空间插值,分析广西酸雨特征的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状况,并探讨影响广西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1年,广西降水pH值年均值均小于5.6,酸雨城市比例自2007年起逐年下降;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比例自2006年起逐年下降;2004~2007年,广西酸雨区域分布格局变化不大,自2008年起,广西酸雨区域面积呈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广西的酸雨污染有所减轻,这与广西近年来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严格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7年4月—2018年10月南通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南通地区年、季、月变化特征及12 a平均酸雨变化规律,利用酸雨观测的长期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酸雨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结合南通环境监测站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初步归因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吕四、南通、如皋酸雨观测站都有酸雨出现,出现的频率都在50%以上。吕四站的(强)酸雨概率大于其他2个站,p H也是最低的。由年平均降水pH及(强)酸雨频率分析显示,2008年前后3个站酸雨达到最强,2014年之后,降水的酸性程度在减小,酸雨率在降低。夏季和秋季降水受污染程度较冬季和春季轻,吕四站冬季降水甚至达到强酸雨污染程度;南通地区3个站p H都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3个站的电导率均是随日降水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可以看出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降水的电导率。从主导风向对比降水p H、酸雨频率,吕四站酸雨污染程度高于南通站和如皋站;吕四站和南通站出现酸雨概率最多的为东南风,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为东北偏东风。分析2017年全年南通站降水当日的降水p H跟当日SO_2、NO_2、PM_(10)和PM_(2. 5)均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当天大气污染越严重,降水酸度越强。由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也能说明近年SO_2、NO_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在减少。  相似文献   

18.
李丹  叶伟星 《科技资讯》2009,(19):125-125,127
为了揭示目前云和酸雨污染现状,对本站酸雨监测数据2007年至2008年2年的降水pH值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和县酸雨污染相对较轻,一年中夏秋两季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均较小,冬春两季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较为严重,且两年来酸雨污染呈减缓趋势;降水量,雷电,气候条件对酸雨出现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时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87—2000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西安市降水pH值和酸雨的年内变化呈“双峰”型,即每年1—3月和10—11月降水pH值低、酸雨出现频率高,4—6月酸雨出现频率低,7—9月酸雨pH值较高.14年来,降水pH值与酸雨年际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降水pH值较高,酸雨年际变化不明显;1994年以后降水pH值下降,酸雨频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pH值与酸雨强弱由酸碱离子相对浓度决定.当酸根离子摩尔含量超过碱性离子时,降水pH值下降、酸雨危害增强;反之,降水pH值升高,酸雨危害减弱.  相似文献   

20.
商丘市酸雨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1992~ 2 0 0 0年 4 2 1个降水过程的分析发现 ,这 9年期间商丘市出现了 34次酸雨 ,酸雨频率为8.1% ,酸雨降水量 6 93.4mm ,占总降水量的 11.7%。 1992、1993年酸雨污染较其他年严重 ,但 9年间无强酸性降水 ,从季节分布来看 ,9月、11月、12月酸雨污染严重 ,1月、6月、7月无酸雨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