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随着我国北方油菜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展,迫使油菜良种的选育工作加快进行。过去多在云南、青海进行油菜夏繁,但这两地距离远、困难多、开支大。为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我们研究了五指岭的气象条件,1978年开始油菜夏繁试验,经连续五年的试验研究和资料的积累,为开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加速油菜世代繁殖,建立夏繁基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一、国内外油菜生产科研发展趋势油菜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美国、澳大利亚等原来不种或少种油菜的国家迅速发展油菜生产,中国、印度等生产较落后的油菜主产国油菜生产水平的提高,世界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上升。1989年油菜籽生产面积和单产分别比1980年增加56.7%和39.7%(表1)。1989年中国、印度、加拿大三个油菜生产大国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总数的75%和56%以上;欧洲的英国、法国、波兰等国的单产较高,均在200公斤/亩以上;加拿大油菜品质较优,除种植部分工业用的高芥低硫油菜外,基本实现了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良种化。我国80年代以来油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亩产也从30公斤提高到75公斤左右;油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2003,(6X):34-34
中国农网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专家主持选育的白菜型油菜三系杂交新品种——白杂1号,日前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正式审定。专家们称,这是我国自己育成的第一个白菜型油菜三系杂交新品种,填补了我国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没有杂交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正> 油菜是孟加拉国北部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的生长期比其它任何油料作物都短,但抗旱性较差,十二月底到一月份的干旱,对油菜危害严重,减少叶面积,导致低产。通过溉灌消除干旱,以及供应充足的养分和正确地栽培管理,油菜籽产量将会大大增加。我们这篇报告旨在研究溉灌和不溉灌条件下,施肥对油菜籽粒产量、含油量和与籽粒产量有关的油菜特性的影响,以及溉灌在孟加拉国对油菜栽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刘广峰  唐志端 《河南科技》1992,(2):17-17,24
<正> 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外界和人为因素影响,往往形成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等不正常现象。如不及时采取综合防御措施,将严重影响油莱产量和质量。一、油菜红叶:油菜直播或移栽之后,每年各地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红叶。油菜红叶先从老叶开始,蔓延至新叶;先从叶缘开始,再扩展至全叶。引起油菜红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雨水过多、渍害严重;干旱脱肥、缺乏元素;低温冻害,病虫危害等。受其影响往往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吸水肥能力减弱、叶绿素形成受阻,花青素大量显现,油菜叶片变由绿变红。导致光合作用降低,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 田间诊断是油菜栽培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及时查明油菜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其向丰产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油菜的田间诊断,不少科研生产单位与广大群众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目前还未系统地进行总结提高,有待我们共同努力。现将甘兰型油菜田间一些症状的初步诊断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列表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在不久前闭幕的中国优质油菜发展研讨暨产销衔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湖北省农业厅厅长倪德新、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等国内知名专家对加人WTO后湖北省油菜产业的发展作了专题研讨。他们在分析了湖北省油菜产D业的比较优势和不利因素后指出:大力发展优质油菜是应对人世挑战,提高油菜籽及其加工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 杂交油菜植株高大,吸肥力强,产量高,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着氮磷化肥的大量施用,油区土壤微量元素硼日趋缺乏。在豫南一些油菜产区,植株缺硼症状明显,花而不实,导致油菜大幅度减产。为了充分发挥杂交油菜的杂交优势,创造油菜高产稳产的营养环境,我们开展了杂交油菜施硼技术研究,其结果报道如下: 施用硼肥的增产效果 1988年以来,在信阳地区缺硼土壤上,以秦油2号汕菜为供试作物,经多点试验表明,无论是底施还是喷施硼肥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比不施硼肥  相似文献   

9.
稻田油菜生长季节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十分复杂,影响高产稳产的因素也较多,其中油菜移栽后出现烂根死苗是一个主要原因. (一)油菜移栽后烂根死苗的原因: 稻田土壤含水量过高是油菜移栽后烂根死苗的主要原因.据观察测定:油菜移栽后,土壤含水量在16%~22%时,油菜植株生长正常;土壤含水量在25%,持续时间4天以上的烂根株率为1.4%,死苗株率为0.8%;土壤含水量在34.8%~35.1%,持续时间在8~15天的烂根株率占36.6%~40%,死苗株率占29.1~32.8%;土壤含水量达42.8%,持续时间在10天左右的烂根死苗株率均在80%左右.可见,土壤含水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烂根死苗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油菜抗虫基因转化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董五辈华中师范大学李学宝油菜是我国的一种重要油料作物,其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目前,油菜的虫害十分严重,为了防治虫害、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解决农药的残毒问题,我们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即苏云金杆菌8一内毒素基因导...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是花生种植大国,在油料作物中,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第二位,总产、单产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2001年我国花生总产量达1458.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预计到2005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将达到7000万亩,总产量1500万吨以上。据海关统计,2001年1月我国花生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5100元,比国际市场价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油菜生产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亚洲乃至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正> 油菜在冬前苗期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叶片便由绿变红色。油菜发生红叶后,光合作用降低,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红叶原因,对症下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干旱造成淡红叶,油菜苗期若遇干旱,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变为淡红色,对此要及时浇水抗旱,浇水要采取沟灌,切勿大水漫灌。二、渍害造成暗红色,油菜冬前雨水多,会造成渍水伤僵苗,叶色变为暗红色,对此要采  相似文献   

14.
<正> 油菜菌核病,俗称烂蔸、烂秆、霉秆等。在豫南造成的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年份可达2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减产5成左右。据信阳地区观察,油菜菌核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虽然以开花后期至结荚期发生最为严重,但早期预防对于控制病害的流行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必须及早动手,千方百计地做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工作,并强调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多来年,信阳地区的经验是: 一、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早春油菜追施春肥,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促进油菜春发。但是要注意,不能偏施重施氮肥,尤其避免在苔花期过量施氮肥,应增施磷钾肥料,促进茎秆  相似文献   

15.
成果推广     
<正> 秦油二号油菜制种高产技术杂交油菜“秦油二号”是陕西农垦科教中心育成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大面积应用到生产中的一个杂交油菜种。经几年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大面积示范推广证明,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丰产性和较强的抗逆性,平均增产30%左右。“秦油二号”推广在  相似文献   

16.
<正> 硼是油菜生长发良过程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据试验,土壤水溶性硼含量在0.41PPM以上,油菜生长正常;在0.31PPM时,似有潜在缺硼现象。油菜缺硼轻则引起减产,重则出现“花而不实”病害,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油菜不同生育期严重缺硼有不同表现比较明显的症状是:苗期须根较少,表皮褐色、龟裂、根茎膨大:蕾苔期中部叶暗绿色,下部叶片脉间出现紫红斑,叶片下垂,植株松散;心叶淡黄,心叶卷曲程度比老叶重;后期植株明显矮化,花序弯曲,畸形、簇生,花序顶端花蕾退绿变黄,开花小,花色暗淡无光泽。不能受精,胚珠多数不能发育成种子。  相似文献   

17.
杨松云 《河南科技》1991,(10):14-14
<正> 油菜轻型(免耕)栽培法与翻耕栽培法比,轻型栽培法不必翻耕碎土,可以直接按一定规格开沟作畦,无论是阴雨天还是干旱天都不影响整地,能及时栽种油菜。轻栽法使苗势生长稳健,根系发达,苔茎粗壮,经济性状好,比耕翻油菜增产15%以上,且省工(亩省人工6-10个,牛工4个),省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油菜对硼非常敏感.油菜缺硼已成为油菜高产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增施硼肥是夺取油菜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 国务院最近决定,从1990年度起,提高菜油(籽)等食用油脂油料的定购价格。具体提价金额将另行公布。希望广大农民抓住有利时机,保质、保量、种足、种好秋冬播油菜,为夺取明年夏季油菜生产的丰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选育耐弱光胁迫油菜品种,缓解阴雨寡照气候对油菜生产的影响,以8个四川常用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正常光照和遮光处理油菜产量构成、倒伏特征和品质特性等,明确不同油菜对弱光胁迫的响应,构建油菜耐弱光胁迫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弱光胁迫下,油菜主序角果数、主序千粒重、一次分枝角果数、一次分枝每角果粒数的减少程度对产量影响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