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雨水的利用现状、利用条件对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因福建省的滨海城市大都地处沿海,所以年降水量丰富,而地带性土壤则为赤红壤的特性值得注意。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不透水铺装的使用,使得暴雨径流增大,从而引发了城市内涝、水污染以及淡水资源匮乏等问题。同时又由于地下排水基础设施即将大规模改造或者扩建,解决城市的雨水问题,便成了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雨水适应性景观的方式来处理城市的雨水问题,并借鉴国外管理雨水的经验,拟建立以"线状"滞留疏导景观为骨架,结合"点状"集水景观,融合"面状"透水要素,构成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分级削减的雨水适应性景观网络系统,从而达到了对城市雨水进行有效控制与利用的生态目标、降低基础设施投资与维护成本的经济目标以及满足城市民众游憩休闲娱乐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调查中原经济区各地市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基础上,对这一区域进行了雨水利用的可能性分析。总结出雨水收集利用的方法,并计算出不同规模住宅小区的年雨水收集量和利用水量,建立了适用于中原经济区住宅小区立体化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得到小区规模越大越适合、利用率越高的结论。该项研究成果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各种水资源,开始实施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排水方式,污水入处理厂,经过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雨水直接入河,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排水工程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含雨水、雪水)径流和其他废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城市排水设施包括收集、输送城市排水的管网、泵站以及污水处理厂和污泥最终处理以及相关设施。近年来,水资源稀缺的趋势越来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在水资源缺乏的今天,对污水的回收、处理、再利用可有效缓解用水紧张的问题。本文从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入手,着重介绍了几种新型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务系统主要包括城市的水资源处理、利用、供水、排水、环境及相关产业和资源的管理。对城市水务管理进行规划,剔除管理的弊端,加强用水和管理的效率,保护协调水务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符合国内体制和水资源利用循环规律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分析当前城市水务管理与运行中存在问题,研究城市水务管理的经验方法及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作为城市入口空间的主体部分,不仅可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环境质量,而且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还可增加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本文在认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现状分析,阐明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对城市的意义,并从功能、意象、审美等角度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及研究性设计,以期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类创造的财富和人类自身都越来越紧密地向城市集中,在禹州市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生态型河道是城市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城市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和探讨生态型河道的建设,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当前河道的功能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防汛,人们对河道的生态作用和城市景观都有了新的要求,因而建设生态、景观型标准河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合理规划滨水空间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方式,该文研究生态环境效应可如何对滨水空间规划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对滨水空间的规划促进城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效应.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等,作为滨水空间规划生态环境效应的相关评估指标;建立城市滨水区规划路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统计方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当下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提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节水措施的重要性。从推广使用节水卫生洁具、使用优质建材、利用中水和雨水等相关环节,研究和探讨了给排水节水方法,以期获得更大的节水效益。  相似文献   

12.
南方某机场因二期工程规划占用原有雨水调蓄池及雨水泵站,从而导致二期工程实施后,机场工作区内原有及新增大面积的雨水无法正常排放,为机场带来防洪隐患。为此,机场二期雨水工程中需要扩建天然蓄水容积,迁建雨水泵房。结合机场规划及周边水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调蓄为主、强排为辅"的设计理念,采用景观河道与提升泵站结合的方式,为机场雨水调蓄工程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并对景观河道和雨水泵站进行规模设计,为机场雨水调蓄排涝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汪莹 《河南科技》2013,(17):138-139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园林化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概念。本文通过理论与实例分析,探究了园林景观和建筑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配置对建筑的影响效果,并提出了景观植物的配置方法,旨在体现景观与建筑相互映衬、均衡构图的效果,营造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度的不断发展,城市消耗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从而会导致城市水体的污染,城市可用水的总量在不断的减少,水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了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调研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水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城市可持续水管理的方法来构建生态城市,并且研究了加强城市可持续水管理的对策与措施。通过研究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对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也十分重视。同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200m3,尤其是在内陆省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更要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1750m3的用水紧张线。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6.
近25年来是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市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8,2000和2012年福州市三期的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技术,选取城市景观构成、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景观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同时结合新型景观指数PPU和Sq P(sq)等指标,分析福州市24年来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从1988年到2012年间,福州市景观格局以林地为基质景观,其优势度指数最高,分离度指数最低;城市建设用地向西、向南扩张明显,城市分维数、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都呈增加趋势;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水域的破碎化程度提高,未利用地破碎度最低;建设用地与耕地、水体之间转移量大,减少的耕地和水体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7.
陈燕 《河南科技》2008,(9):42-43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水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资源不足、供应紧张。再加上干旱、水灾等自然灾害现象的频发,使得如何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科学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水利工程项目的合理规划、布局和开发,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最大保护。本文拟从水利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出发,谈一谈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陈燕 《河南科技》2008,(5):42-43
<正>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城市绿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类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良好的经济发展背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却成为了一个重要挑战。所以,要对环境问题加以关注。水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水资源方面频繁出现问题。作为经济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水资源的价值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本文根据目前水资源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和阐述水文与水资源工作面临的挑战,希望可以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