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新的光纤光源泵浦源温度控制设计方案被提出来。在该方案中分别设计了测温电路、热电制冷器驱动电路和温度控制逻辑。测温电路采用改进的“桥式”测温电路,降低了电路成本,提高了测温精度。热电制冷器采用专用芯片MAX1968驱动,可以保护元器件。用FPGA实现控制算法,采用数字步进式的控制方法,以提高控制精度,方便系统调试,在此系统的控制作用下,泵浦源温度为0。1℃内,并给出了实验曲线。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片机的半导体制冷温度控制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半导体制冷器(TEC)的物理特性分析了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关键,给出了温度控制仪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整个系统采用闭环控制结构,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为半导体制冷器量身定做的驱动电路,可以方便的调节通过TEC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TEC加热制冷灵活迅速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比例积分(PI)的控制方法使得温度控制快速稳定.温控仪与上位机通过USB口进行通讯,实现了上位机对温控仪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3.
研制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智能控制掺铒光纤放大器.设计泵浦源驱动电路,具有手动和自动调节驱动电流、功率范围内任意点光功率控制、激光器保护等功能;采用MAX1968芯片设计热电致冷器驱动电路,利用PID电路调节致冷器驱动电流,可实现0.1 ℃的控制精度;对放大器8个参数进行监测和显示,并能根据所设工作模式和输入信号功率,自动调整前后向泵浦源的工作电流,以实现低噪声放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近红外测温系统的性能,采用加装光电传感器恒温控制系统的方法,保证近红外测温系统的探测器工作在同一温度下,从而提高测温系统的分辨率和稳定性。恒温装置采用半导体致冷器(TEC)作为制冷器,以ADN8830作为核心控制芯片,设计中对ADN8830的外围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对系统的PID补偿网络进行了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和实际工程调试,最终通过测量TEC的电流大小并以列表作图的方式得出,恒温装置可以在10 s中之内快速准确地达到设定温度,并可以长时间保持设定温度不变。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新型的EDFA泵浦激光器控制器,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方式实现泵浦的自动温度控制(ATC)及自动功率控制(APC),比传统模拟方式降低了功耗和体积.整个电路采用ADμC832单片机控制,全部控制软件采用C51编写.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热电制冷技术教学和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研制了风冷式热电制冷教学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热电制冷器组件、电源模块、保温箱、测控系统等组成,可以满足热电制冷器的热工、电力参数测量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可通过调节热电制冷器的输入电压、改变热电制冷器的工作片数、调节冷却介质流量,达到调节热电制冷装置的工作参数和性能指标的目...  相似文献   

7.
基于ADN8831的温度控制系统在激光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温度匹配KTP晶体的Nd:YAG/KTP倍频激光器,需要精确控制KTP温度,使其达到最佳工作条件.传统的模拟控温系统只实现了单向加热或制冷控温系统,基于ADN8831的温控电路利用NTC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采集温度信号,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控制热电制冷器制冷或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双向控制KTP温度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TSMC 0.18μm 1P6M CMOS工艺设计了用于在片测温的CMOS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采用双极型晶体管为测温核心器件,使用缩放式模数转换器(ZOOM ADC)来实现温度信息的读取.温度前端电路采用动态匹配技术(DEM)和斩波技术来降低电流源失配和运放失调,实现对电流增益β_F的补偿,提高电路的精度.同时,将ADC所需的控制时钟电路集成在片内,降低了系统应用的复杂度,整个系统面积为780μm×800μm.仿真表明,在1.8 V电源电压下电路的静态功耗为240μW,通过两点拟合校正后,实现了在-55℃~125℃量程内的测温精度为±0.5℃.  相似文献   

9.
基于半导体制冷器的结构和热电耦合特性,通过分离帕尔帖效应和焦耳效应的响应区域简化了内热源表达式,并利用椭圆偏微分方程建立了热电制冷器的新型热传导模型.该模型仅需制造商提供的标准参数,不依赖于热电偶的物理和几何参数,因而在输入电流和边界条件确定后可实现半导体制冷器在非均匀热流下温度场的数值分析.文中通过拟合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测试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通用性,利用该模型得到了含热电制冷器的小尺寸半导体功率器件散热系统的三维和切面温度场分布图,并对该散热系统进行了共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周科 《科技信息》2013,(6):511-511,513
本文介绍了连续测温系统的构造、原理、维护及使用方法,采用连续测温系统提高了中间包的温度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目标函数迭代优化的方法在解决线性混合情况下,源信号存在多种概率密度分布的盲源分离问题时,需要对非线性函数以及迭代步长进行正确的选择,算法比较复杂;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统计的快速分离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分离出不同概率密度分布的混合信号.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盲信号分离中源信号个数小于观测信号个数情况下源信号个数的估计方法.分别就带噪声和不带噪声两种情形进行了研究.对不带噪声的情形,给出源信号个数的以概率1正确的估计.对带噪声情形,通过构造适当的四阶累积量矩阵,将源信号个数的估计问题转化成为四阶累积量矩阵有效秩的估计问题,利用矩阵的SVD分解方法给出了源信号个数的估计.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将本文提出的估计方法与已有的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Another source of cellulas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 M Wood  D R Phillips 《Nature》1969,222(5197):986-987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源地址验证增强SAVI工作组重点解决了接入网的IP源地址验证,而自治域间的源地址验证仍然面临挑战的问题,以入口和出口过滤(ingress/egress filtering)防御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治域防御联盟的域间源地址验证系统方案.该方案通过设计特定的源宣告方式及相关路由策略,确立了联盟成员的验证规则配置形式,在保证方案轻量性的基础上提升了原入口和出口过滤技术的防御性能;着重研究了自治域防御联盟的源宣告策略,针对多路径和误宣告现象引发的回流误判提出了解决方法,证明了以自治域防御联盟为单位的过滤技术具备有效的域间源地址验证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资源管理决策问题,研究了技术系数对最优解向量的影响,给出并证明了保持最优解向量不变的充分必要条件———(ZK)条件;讨论了对价值系数和右端项的灵敏度问题;分别得到了保持最优决策方案不变的充分必要条件,给出了各系数的变化范围.使用基于Mathematica软件的Source-Manage应用程序和LinDo软件,对一个5×10规模的资源管理决策模型的价值系数和右端项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别给出了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东濮凹陷孟岗集洼陷生烃潜力。方法综合运用有机岩石学、热解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等方法,依据洼陷内21口探井的资料,对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Es1)和沙三段(Es3)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热演化史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油源对比。结果孟岗集洼陷北部Es1烃源岩属较中—差烃源岩,Es3下部烃源岩属较中—好烃源岩,Es3上部属差—非烃源岩,洼陷南部皆为非烃源岩;有机质类型Es1为Ⅰ,Ⅱ1型,Es3为Ⅱ1,Ⅱ2型;Es1热演化程度低,为低成熟型烃源岩,沙三1-2亚段(Es31-2)为成熟烃源岩,沙三3-4亚段(Es33-4)为高成熟烃源岩,濮深8井原油来自Es33-4的高成熟泥岩。结论Es33-4为孟岗集洼陷的主力生烃层系,孟岗集洼陷北部是找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市溧水区方便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Arc GIS对其汇水区域进行子流域划分,同时结合遥感技术对各子流域污染源强度和空间分布进行模拟,确定方便水库各入库河流主要污染源及汇水区域内污染源强度分布情况,然后利用实际监测值对Arc GIS模拟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rc GIS技术可直观反映各入库河流汇水面积大小及各污染源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Arc GIS估算值与实测值计算的污染物入库量的误差范围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8.
在烃源岩生烃史模拟、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精细剖析和对比的基础上,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油气成藏关键时刻主力烃源岩生烃演化及油气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东营末期(距今24.6Ma),位于洼陷中心的滩海地区沙三段底部烃源岩处于大量生油阶段。在明化镇末期(距今2Ma),位于洼陷中心的滩海地区沙三段底部烃源岩处于生凝析气-干气阶段,沙一段底部烃源岩处于大量生油-生凝析油阶段,滩海地区东三段和拾场洼陷沙三段底部烃源岩处于大量生油阶段。原油划分为5类,其中高柳构造带沙河街组原油(Ⅰ类)来自拾场洼陷沙三段烃源岩;高柳构造带浅层、庙北背斜构造带原油(Ⅱ类)来自滩海地区沙一段和东三段烃源岩;庙南斜坡构造带、南堡2号和5号构造带浅层原油(Ⅲ类)来自滩海地区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烃源岩;南堡1号构造带浅层原油(Ⅳ类)来自滩海地区沙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滩海地区奥陶系和沙河街组原油(Ⅴ类)主要来自滩海地区沙三段烃源岩,油气来源与油源断层切割烃源岩层系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公平:效率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分配领域的一对重要关系。一般认为,公平即是收入的均等化,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本以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为出发点,认为公平应是收入-付出比的均衡,它不是效率的对立面,而是效率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张少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5):6152-6153,6180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具备对长兴-飞仙关组气藏有较大贡献的潜力。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变化在0—130 m之间,有机碳分布于0.2%~3.0%,现今R0为2.0%~4.5%;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厚度在20—140 m左右,有机碳含量3%以上,Ro在1.9%~2.9%之间,二者已进入高、过成熟演化阶段,以生成气态烃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